首页 > 女生小说 > 文明传播异世界 > 七十八、离开

七十八、离开(1/2)

目录

和区内赛一样, 决赛颁奖完也举行了庆祝晚会。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 即使这一回涌进来的平民增多也进行的很顺利。

一年的磨合, 各部门干事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十分熟练,完全可以带新人了, 之前时玉就计划着给各部扩招,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在区内赛后便进行了第二次选官。

这一次名额是上次的三倍,每个部门招收三十个, 还有十个实习生名额,给了四个学院里适龄的学生,等他们来年毕业,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新干事们已经十分像模像样。

至少晚会没有人闹出错来。

有了这两次接待经验, 时玉和霍辞便将长安镇正式开放提上了流程。

不过在这之前, 得先把报纸的名气打出去。

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下午,投稿截止,宣传部当晚便挑选出了最佳的五篇刊印出来,连夜交给商队带出了长安镇。

“得专门设立一个传信使。”

时玉思索着。

报纸要传播的广,不能光靠商队去跑, 商队还有自己的活要忙。

报纸最重要的一个卖点就是时间, 让大家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如果不能做到即时即刻, 新闻还叫什么新闻, 改叫旧闻才对。

以目前的情况日报做不了, 只能做周报和月报。

蜜金国幅员辽阔,即使修了路,也做不到一周时间内将报纸散发全国,到时候周报出来,能第一时间拿到手的也只有周围几个领地,等其它领地的人拿到手,已经成了旧闻。

“还有站点。”

蜜金国没有驿站,贵族有自己的信使,平民要想写信捎东西只能托付给熟人或者行商。

要将报纸送到各地,还得需要当地有联络点配合。

信使、站点……

时玉忽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快递吗?

当即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个忘了!”

“什么忘了?”霍辞从文件堆里抬起头,今天轮到他主笔。

时玉兴致勃勃:“快递啊,差点忘了,我们可以把快递搞起来,咱们居然把这个给漏了!”

一边懊恼扶额一边语气兴奋道:“快递搞起来,送信送货,加快信息交流,而且快递点连起来就是一个天然的信息联络网,和派出去的记者还能互相监督……”

他们办报除了传播安利,还有重要的一点——收集信息!

消息不通是他们的弱势,即使这两年派出去不少“商队”,但阶层难以跨越,商队只能活跃在平民中,对于贵族的许多信息知之甚少。

教廷皇室,甚至邪教都能轻易在长安镇安插探子,他们却没有办法将自己的耳目送进对方身边。

既然暗着不行,那干脆用阳谋。

报纸总得要新闻吧,新闻怎么来,记者去采访啊,记者帮你扬名,贵族总不会拒接吧。

等报纸的影响力显现出来,想必许多贵族会非常乐意被采访。

只要他们愿意开口,信息网自然就搭建了起来。

不过光有记者也不行,记者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害人害己,还得有一个部门相互监督。

原本他们打算扶持起两个记者派别,让他们互相竞争制约,再由宣传部设下监督所。

现在有了快递,又是一层保障。

而且——

“锦衣卫?”霍辞几乎立刻从他话里提炼出了重点。

“没错!”时玉敲击掌心,给他一个聪明的眼神,“我打算把快递小哥打造成类似锦衣卫的存在,军营里的新兵快饱和了,等过几年,护卫队里的老兵也该退下来……”

既然他们向教廷贵族表明了不沾染权势的态度,便不好将军队人数扩张的太多——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长安镇不大,需要多少兵力那些人心中有数,再多难免和他们说的和平理念相悖,眼下护卫队警局已经达到饱和,短期内不会招人,偏偏军营还在一直招兵。

虽然名义上打着义务服役锻炼年轻人体魄的说法,但这样持续不间断训练,未来俨然有全民皆兵的架势。

与其让人怀疑,不如再找一个理由将新兵分流出去。

再者长远来说,目前在伍的护卫警察退下后,也得有一个安排,警察还好些,退休年龄宽泛些,有些可以转文职,护卫看重的就是年轻力壮,一旦失去这个优势,立刻就会被换下。

不论忠诚还是能力,这些人恰好是做“锦衣卫”的好苗子。

霍辞略一琢磨,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搁下手里的羽毛笔,一边从抽屉里拿出记事本,一边说:“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让镇里的年轻人去外面看一看……”

长安镇百姓的日子和外面对比起来,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已经成年的还好,从苦日子里过来的,懂得珍惜,年轻一代就不一样了,过个三五年,享福久了,未必知足,甚至滋生堕性。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不能将人圈在长安镇,桃花源是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待,总得让他们去外面看看,看看普通平民过得什么样的日子,有对比才有动力。

想到军营,他摇了摇头:“新招的这帮兵蛋子有不少偏激的……”

后面招收的这帮新兵,有好些是从一路逃亡过来的逃奴里选入的,这些人和之前被送来的奴隶相比有很大不同。

虽然有知识有脑子会独立思考,但相对的,难洗脑难教育,大部分来长安镇都有很强的目的性,脱离奴隶身份学会本事回去报仇都是轻的,卧薪尝胆想重回贵族阶层的不在少数。

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这帮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

当然,霍辞对他们并没有意见,只是出于对长安镇的保护,这些人不适合长期留下来,干脆便送他们一个前程,至于能成与否,那就看他们个人了。

时玉想到那些衣衫褴褛的逃奴,不由叹了口气。

何止新兵,这帮逃奴里有一半多都有心理问题,用现代化说叫创伤后遗症,好在能坚持走来的,都是性格比较坚毅的,等安稳下来,时间会帮他们治愈。

饭都吃不饱的时代,哪还有功夫在意什么心理不心理,吃饱穿暖,慢慢便会好起来。

快递的事还得从长计议。

时玉和霍辞花了两个多小时,先写了一份计划书出来。

他们想做的快递和现代的快递并不完全相同,有很多地方需要衡量。

比如怎么在不侵犯各领地行商的利益下实现共赢,怎么确保领主不会插手快递点,怎么培训员工等等。

定好大体框架,两人叫来金移,让他先尝试着在香葵城和对岸两座城里做试点,等试出模板,再比照着扩大。

与此同时,关于自行车赛的报纸随着商队飘散到了全国各地。

“大新闻,大消息,我们绿针公国在第一届环公国自行车赛拿到了冠军!”

绿针国是最先铺满大街小巷的,绿针国王子在得知商队要去散播报纸后,主动接了这个活,让自己的属官带着报纸连夜奔回国。

官方主动散播,自然很快传遍了整个绿针国。

因为之前的区内赛,绿针国自上到下都被科普了自行车赛的情况,许多平民和奴隶还亲身参与了比赛。

绿针国的区内赛比了整整三天,横穿了绿针国直道,领主们修路简单粗暴,一直筒,遇到障碍,除非人力奈何不了,一律推平,反正自己的领地,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处在赛道两边的领民基本都围观了当时的比赛,也知道还有决赛。

“我们得了第一名?真的吗?”

“真的,报纸上写了,代表我们绿针国的六号得了第一名,神使大人亲自给他们递了奖杯!”

“报纸是什么?”

“就是一张双页的神国纸,上面印了文字,发放的人这么叫。”

“在哪发放?我怎么没见到?”

“哈哈,你早上没在街上错过了,来报信的大人一路让人免费发呢,再说了,你又不识字,在也没用,人家只发给识字的。”

“那你怎么知道?”

“听人念的啊,我听了好几遍都会背了,走走走,你要想听咱们去酒馆,我刚刚路过,看到酒馆有人在念呢。”

……

“……两位神使大人亲自从城楼走下来,亲手为冠军颁发了奖杯……围观的人群为绿针国王子和冠军鼓掌欢呼……”

酒馆里众人屏息,五篇文章翻来覆去听着,丝毫不觉得厌烦。

每每听到重要的地方,都激动起来。

“我们是冠军!”

“我们得了第一名!”

大家碰杯欢呼。

这个世界的百姓并没有多么深刻的民族意识和国家归属感,除非领主真的爱民如子,让领民记住他,发自内心爱戴他,这种情况太少,大多数领主们并没有兴趣搞什么仁爱天下,也不屑屈尊降贵刷声望,下等人不需要他们费心。

这是第一次,领民们为自己的领地感到自豪。

虽然大部分只是随波逐流,并不懂为什么得了冠军他们要高兴,但气氛会感染人,民智未开的时代,影响尤其显著。

在城堡庄园里的贵族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绿针国神殿主教接到下面的汇报走上街头,看着欢呼雀跃的人群若有所思,随后写了封信命人送去了王城。

信纸很快呈上了光明神殿大主教的案头,头发越发花白的大主教对着信件沉吟起来。

相比绿针国的沸腾,其它几个公国就比较泛泛,注意力大多放在了报纸这个新鲜事物上。

不过,很快,下一份报纸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第一届全国杯足球赛将在明年三月拉开帷幕,比赛门票将于本月售出,总共五万张,不限身份,凡是想来观看比赛的都能购买,长安镇商队统一售票……”

轰然。

全国上下炸开了锅。

先是一个足球赛,再是不限身份,两厢叠加,全城轰动。

对普通人而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也能去长安镇了!

“快快,快派人去城门口盯着,看长安镇的商队什么时候来!”

王城里颇有身份的自由民们反应迅速,他们的构成复杂,有的是勋爵贵族的附属,类似华夏古代的客卿,有的是较有身份的家庭教师音乐家画家等,还有贵族的亲戚,皇帝也有几门穷亲戚,何况贵族,还有乡绅、富商等等等等。

从前他们没有资格前往长安镇,现在有了机会,不管是真心想去还是为了面子,必须买到票。

商队还没有来,新一期的报纸又来了。

这一次仿佛是一本长安镇介绍指南,将长安镇的大致情况介绍了一遍,而且还有图画。

报纸一散播出来,大家挤破了头,谁都想拿到一份。

再也不是听说据说,由神使亲自揭开了长安镇的面纱。

看过报纸,顿时对去往长安镇更热情了,谁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几次,万一错过就再也去不了了呢?

千年难遇神使下凡,怎么也得去亲眼见一见。

而无权无势的平民们则将目光放在了领地即将组建的足球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