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天降男神 > 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四)

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四)(1/2)

目录

半山腰的禅院,佛堂上香烟袅袅,诵经阵阵,环绕着几尊高高的金身法相,一派庄严祥和。

白衣书生安静地跪坐在蒲团上,长长的诵经过后,他慢慢抬起头,目光越过长明灯的微光,落在远处那堆密密麻麻的往生牌上。

为逝去的亲人,在佛前点盏明灯,是虔诚的人们常做的祈愿。

这些已经消散于尘世的名字,比起山外的战火连天,算不得什么。他把父亲的往生牌寄于此地,仿佛这样就能远离战乱,守住一方安宁。

每年清明前后,君启笙都会陪他在这儿小住几天。弃文从武的日子远没想象中那么好过,坚持不住的时候,他总会想起这间禅院,这盏烛灯。

四月的穿堂风带着山间特有的植物香气,清明时节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紫衣青年环臂背靠大门而立,远远望着少年做最后的跪拜。南方战事吃紧,今夜怕是不能多留,两人心知肚明。

良久,孟昶歌缓缓起身,回头望向堂外雨雾时,眼神有几分放空。

“此时驰回,尚可及。”青年拿起倒倚门边的伞,一语道破少年的心事。

孟昶歌不语。

知晓他难过,君启笙便没再提这事,只消递上一把伞,然后拍拍对方肩膀。

“仲音,”少年忽地抬起头,温然出声,“汝言战事何日方休?”

闻言,君启笙心中一滞。

他自幼通音律,擅琴,“仲音”是族中亲友常唤他的字,表嘉敬。后来离家游学,与昶歌同窗,虽提过此字,却鲜少听对方这般唤他。此刻突然听闻,竟有些物是人非之叹。

他看清少年眸中的忧色,不偏不倚回答说,“速,则五年;迟,则十年。”

孟昶歌长叹一声,“十年...”

“割据之局由来已久,欲速则不达。”青年平声安慰他。

“若我助尔封疆称王?”

本该禁忌的话题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提起,少年语气平平,仿佛说的只是寻常学问,绝非谋划天下的大计。

“斡旋虽效,竟慢,若得异军突起,合齐伐魏,自破诸侯联结之势。革法强军,孟家军当仁不让...”

孟昶歌分析着当前局势,语速虽慢,却心思缜密,字字珠玑。

说到最后忽又话锋一转,直直看向君启笙,“我许君天下,君许我太平,何如?”

青年怔在原地,一时间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他从空气中缓缓找回自己的声音,干巴巴的,有点艰涩,“为何?”

却见少年盈盈而笑,坦然道,“吾信尔。”

举大事无不牺牲流血,成功者几何,踏遍多少鲜血白骨,才换来史官寥寥几笔。不过同窗数载,他君启笙,何德何能有如此挚友以命相搏。

“若得燕国一统,必使汝封侯拜相,享太平盛世!”

几许壮志藏于心,两人相视而笑,击掌为诺,一扫堂外绵雨阴霾。

“卡!下一场!”

王导喊“卡”声如期响起,郁缙紧绷的神经顿时松懈下来。

拍完这最后一场文戏,往后都是心心念念的打戏,再也不用翻来覆去背拗口的台词,简直不要太开心。

“情绪到位,配合的也很默契。”王导简单点评两句,便让剧组人员抓紧时间准备下个场景。

今天安排的重头戏是两人共退敌军的打戏,其中包含不少动作要求。

明星拍打戏,许多高难度动作由专门的武术替身完成,他们只需要完成露脸的那部分。

郁缙算是电影圈为数不多的例外。

既不怎么用替身,又能漂亮地完成连招。论起拍打戏,是圈里出了名的敬业。

当莫绝问起这方面时,郁缙强烈希望他能亲身上阵感受一下,完成不了再换替身。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莫绝从善如流地穿上银色战甲,绑好威亚。

双脚悬空时有一瞬间的失控感,他条件反射张开双臂,努力保持身体平衡,来回尝试几次,才适应良好。

接下来由动作导演示范连招。

将军的武器是一柄长缨枪,枪头如蛇形,顶尖而锋利,两侧薄刃掩于红缨下,结构奇巧。

剧组为莫绝设计的这套枪法以快为主,注重虚实兼备,刚柔并济。

出招时锐不可当,一旦得手便乘势一戳,敌人再无翻盘机会;回撤时又迅疾如风,稳重而不失大气。

拦拿扎刺,缠扑点拨,整套招式下来,长兵器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汪导,莫绝一上来就学这个,难度爆表了吧!”郁缙看完直呼太难。

汪岑武把道具递给莫绝,依旧坚持原来的想法,“先上手试试再说。”

莫绝第一次接触长兵器,手法难免生疏,拆解连招分别练过几次,倒也学得像模像样。

如此高效的学习能力令汪岑武越看越欣喜,不禁抛出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指导起来也是不遗余力。

“出枪要快,手臂抬高一点儿。”

“不错,步法这样更稳。”

“退的时候记得变力,手腕顺势翻转,枪杆可以有轻微弯曲。”

要不是远处还有剧组人员在布景,郁缙都忍不住怀疑对方示范动作为虚,教莫绝枪法为真。

圈子里拍过打戏的演员都知道,汪岑武是很多大导演的御用动作指导,设计出来的动作漂亮不说,实用性也是首屈一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