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2)
那百户已逃得不见踪影,钓叟却寻回鄂州军中,企图得了百户的赏赐,再能从鄂州军这头讨些便宜。--**--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尤其是这个宋将军生得眉清目秀,身姿修长,举止文雅,不似武将反似文臣,应该好说话。
宋廷梁亲切的态度越发让钓叟心安,他被人带到帐外,从身后一刀砍掉脑袋的时候,仍怀揣着一颗发财梦,鄂州军上报的杀敌数目上又多了一人。
帐内宋廷梁问幕僚郎三爷:“西路军几时到?”
郎三爷答道:“吴将军传信来说是先锋已到,主力得七日后。”
宋廷梁心中将两军局势盘算一番,坚定地说:“那就七日内攻下岳州,以慰怀王殿下之心。”
郎三爷但笑不语,只夸将军高明,并不点破宋廷梁想独占攻城之功的打算。
鄂州军将散在岳州境内的全部兵马召回,集中兵力,朝岳州城中的楚军发出猛烈的进攻。
此举也意味着怀王势力对荣王的暗杀计划失败。
鄂州军算得上怀王嫡系,装备精良,粮草充足,经过三个月的扩充整备,人数已达到十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开到岳州城下,旌旗蔽日,士气如虹。让城中楚军切实体会了一把变幻无常的世事。
楚军在岳州被李由桢拖了近三个月,尤其以数倍于对方的兵力久攻城不下,还折损了大量兵员,气势大不如前。此时攻守易位,楚军看着被自己摧毁的尚未来得及修补的岳州城墙心情颇为复杂。
七月初三,楚军弃城而逃,岳州城复归大周。比宋廷梁定下的七日之期晚了三日,始终未见西路军踪影。
探子前来报:“禀报将军,西路军主力三日前抵达岳州边界,正遇上一伙撤退的楚军,西路军不明敌情,以为是楚军主力,中军又退回朗州了,左右先锋也相继撤退。”
“中军?中军主帅不是吴恪?”宋廷梁问。
探子道:“是荣王殿下。”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置信,不知是谁第一个笑出声:“荣王殿下这是被楚军吓破了胆,怯战而逃了?”武将们没那么多顾忌,哄堂大笑。
只有郎三爷在的时候,宋廷梁说:“到底太年轻啊,以为战场是什么?这下见识到了。www.dizhu.org”他在庆功宴上多喝了两杯,酒气上头,脸色绯红,眯着眼睛转头问郎三爷:“你怎么看?”
郎三爷先笑了一声,说:“老朽听了这消息,第一个念头是不信。岳州之战的战况将军看得比老朽清楚,李由桢初次带兵,能坚守三月,不可小觑,怎会是这等胆小如鼠之辈。第二个念头却是也可以信一信,荣王殿下为皇后幼子,年少志高,率军南下却被落得全军覆没,心灰气懒也在意料当中。”
宋廷梁笑骂道:“老滑头,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郎三爷朗声一笑,说:“那就再往后看,纵然他能装得了一时,能装得了一世?种种姿态做出来,总有图穷匕见的时刻。”
“听你这话,就还是不信。可他放着攻城的一半功劳,退这一步,图谋是什么?为东宫?”宋廷梁问。
郎三爷道:“这个也得往后再看。”
又惹来宋廷梁一声“老滑头”,二人哈哈大笑。
荣王殿下阵前脱逃的事迹在江南战场广为传播,而流言的主角李由桢正躺在吴恪为他搭建的最为豪华的一个帐篷中,闷头补觉。
三个月艰苦卓绝的坚守、连日担惊受怕的逃命,耗损了他的精力,他睡得不分昼夜,饿了醒来吃饭,吃饱了继续去睡。
吴恪认真地做了筛选,把一些实在难以入耳的筛除,挑拣了几条给报给他听。
李由桢正端着一碗鸡汤吃得很凶,却并不粗鲁,可见教养这事真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他听完,嘿嘿一笑,说:“这么说来,我倒成了个纨绔,还是那种尊贵得不得了,有皇帝、皇后、太子罩着的纨绔。”他竟然还真掰手指头数,口中道:“啧啧,我喜欢。”
吴恪无言以对,又问:“殿下接下来如何谋划?仍去攻朗州么?岳州一战,怀王、宋廷梁名利双收,太子已经来信,催逼我们尽快攻下朗州。”
李由桢喝光了鸡汤,放下碗筷,说:“大哥竟不给我来信,倒是记得你!”
吴恪一惊,忙要解释太子一时不知荣王所在,想来信也不知寄到何处。却被李由桢拦住。李由桢继续说:“大哥身在京城,对战局哪里了解。你让他宽怀,他既然已是明昭天下的太子,怀王就算要翻天,废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别自乱阵脚。千里之外指点江山,是用兵大忌。”
这几句话说得重了,事关天家之事,吴恪闭上嘴,心中暗惊,直觉眼前的荣王殿下已与从前有所不同。
荣王忽然问:“你为何才来岳州,没有收到我的求救信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