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1/2)
官学顺利开学, 老师们也按照各自的教学任务开始分班上课, 刚刚到冀州没几天的陈老见没他的事儿, 当时就不高兴了。
陈老原本是在颖阴老宅教语文课的, 刚到老宅时曾计划在颖阴老宅先教个一年半载,后来就不肯走了。
用陈老的话说,老宅有吃有喝又能做学问,还经常能见着点稀奇玩意儿, 他现在已经对格物有些兴趣, 综上所述, 老宅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不过今年秋天的时候, 陈老突然提出要辞去先生一职。
韩庭一番询问才知道, 原来陈老有个少年同窗, 因为两人兴趣相投而引为知己,后来又效仿古人义结金兰。
可惜好兄弟早年太过激进被卷入党锢,受了牵连被下狱处死, 家里只留下一个儿子。
他兄弟的儿子命也不好, 成婚没几年就一病不起,陈老感慨造化弄人, 在他去后对这对孤儿寡母颇为照顾。
他这侄孙年少时不爱读书,喜爱结交乡野游侠,管教后也依然是我行我素,这让陈老很是头疼, 但又没有办法, 只好能教多少教多少。
仲秋那会儿, 他这侄孙替人报/仇被官府抓住,幸好被他那些游侠朋友所救,回家后见母亲差点哭瞎了眼睛,便立志洗心革面不再舞枪弄棒。
陈老听后很高兴,决定回长社县好好教他读书。
陈老这些年来在老宅已经和学生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众人不愿陈老离开,韩庭也劝解陈老动乱将至,不如把他那侄孙和母亲接来冀州避难,还可以教他读书,这样以后也好有个照应,陈老考虑一番后便同意了,于是韩庭就派了人跟陈老一起回长社县接人。
陈老到冀州一看,呦呵,新官学办得有声有色,这敢情好,又能愉快地教书了。可没曾想,他居然被闲赋了!
陈老打听到韩庭在官学的办公室里看书,就气势汹汹地跑来找韩庭:“荀君,现在怎么不给我安排课了!”
韩庭歪着头掏掏耳朵又吹了吹:“您年纪都这么大了,该像我从太/祖一样歇歇了,平常在家教教侄孙,没事了遛遛鸟,吃吃喝喝,想做学问了就给学子们开个讲座,这小日子过得多好啊。”
陈老也知道韩庭是为了他好,但仍是摇摇头:“那不行,我还没老得教不了。你得给我安排点学生让我教,我这侄孙以后要进官学读书,得多学点才是。”
韩庭这才注意,外面还有个少年扒着门在看他们。
这少年看着像十四五岁,长得倒是眉清目秀,身上穿一件朴素的青色儒服,文质彬彬的样子丝毫没有游侠的那种江湖气。
见韩庭正在看他,少年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心里头嘀咕起来——这冀州官学的教导主任怎么看着比我年纪还小?
韩庭指着少年问陈老:“这少年就是陈公的侄孙?”
“正是我那侄孙,”陈老点点头,伸手招呼少年进门,“你先进来,这位是韩小郎君。”
少年进门对着韩庭拱了拱手,略有些遗憾地说道:“这位韩君好,我名叫徐庶,字元直。我和母亲跟着叔祖来到邺城没几日,不想官学已经截止报名了,看来只能等到明年开学了。”
韩庭坐直身子咳了两声,装作镇定说道:“那个,也不算晚,可以破例,可以破例。你就作为插班生进官学读书吧,反正也没正式上过几课,来来来,我带你去登记一下。”
韩庭热络地拉着徐庶的手跑了,边走还边嘘寒问暖“你们娘儿俩在冀州住得还习惯不?”,“谁要欺负你了,你可得告诉我,我罩着你!”……
被冷落的陈老在屋里想不明白了,这俩人才见第一面,感情就如此深厚了?!
韩庭心里现在就一个字——美!
两个字——很美!
三个字——非常美!
历史上虽然对徐庶的记载不多,但徐庶作为诸葛亮的“诸葛四友”之一【1】,后来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只不过徐庶南下时,母亲被曹操俘虏,徐庶只好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世也将此事渲染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说徐庶不肯为曹操献一计一策。
韩庭记得徐庶曾经在魏文帝时期做过中郎将和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也就是他爹曾经在雒阳做过的官,但为什么其一生记载寥寥却已经无从考究。
平庸的孝子也好,被冷落的人才也好,韩庭决定慢慢观察。
韩庭带着徐庶登记完信息,徐庶还选修了格物课,韩庭问起原因,徐庶不好意思地笑道:“原来我整日舞刀弄剑,现在能多学一点是一点。”
正巧,一群官学学子排着队出了官学大门,徐庶见领头的手里拿的事物,好奇地问:“那是鞠球吗?”
鞠球有点类似后世的足球,蹴鞠说的就是踢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