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出】(1/2)
大雪停了, 酸枣联军依旧龟缩在雪堆里观望雒阳局势, 董卓这边已经开始磨刀霍霍, 先挑软柿子捏。
正月初三, 董卓麾下的西凉五重将之一——中郎将兼女婿牛辅,率五千骑兵佯装要从平阴县渡河攻打北线营地,屯驻河内的一号人物王匡,急忙派遣手下督军从事韩浩带着三千人驻守西边的孟津渡口,自己领一万泰山兵死守平阴渡口。
董卓虽然荒淫,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河水这一段的渡口多达七处,乃是一个渡口群, 孟津和平阴只是其中两个比较大的,声东击西是最好的计策。而王匡显然没有领教过董卓的诡诈, 这次被好好教育了一回。
王匡在河水对岸一连等了几天也不见牛辅发动攻击,只探到西凉军日日吃肉喝酒,心里正纳罕的时候, 大军背后已经传来震天的马蹄和喊杀声。
王匡大惊——中计了!
身后这一支乃是牛辅帐下校尉郭汜率的两万精兵, 由东南面的小平津渡河,转而绕到平阴县后面发起突袭, 王匡毫无防备被包了饺子。
前有狼, 后有虎, 一场混战之后, 王匡手下的泰山兵几乎被全歼, 只带了数十骑狼狈逃往河内腹地。
随后牛辅、郭汜合兵, 沿着河岸奔袭向孟津渡口发起猛攻,韩浩全军覆没,其本人也战死。
战报传至酸枣,联军各路人马见董卓军势逼人,众皆不寒而栗,随着袁绍手中的酒杯落地,在场诸侯的信心也被砸得四分五裂。
而远在雒阳的董卓手中却牢牢地握着燃烧的火把,他在等待一个信号。
随着朱雀门和三公府邸的方向燃起第一道滚滚黑烟,董卓这才信步走向雍门,狞笑着将火把抛了出去,被油脂浇透的华丽大门遇火即着,瞬间蹭起数米高的火墙誓要烧尽一切。
“烧吧,烧吧。”董卓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放的那一把火,狞笑起来,“你们不是要打进雒阳吗?这一座雒阳城就当块骨头赏给你们自己抢吧。”
“董贼!你不得好死!”极其不和谐的声音。
董卓回身一看,不恼反笑:“哟呵,少府大人,饭可以随便吃,话可不能随便说,到了长安,你们依旧还做你们的三公九卿,只是换个地方,又有什么分别?”
其他朝中官员默不作声,对于董卓的所作所为,“聪明”的人似乎不该出这个头。
穿着黑色官服的老者仰天大笑,笑出了眼泪:“好,好,好你个董贼,”但眼泪流尽也改变不了什么,他面朝刘协的金色车辇行了个大礼,“陛下,少府历来供养天子,但如今老臣已拿不出一分一毫供陛下使用,实在是愧对陛下信任,今日鲁某斗胆请辞,陛下保重!”
说完,人已经冲进了熊熊燃烧的雍门之内,口中连喊三声:“大汉永存!大汉永存!大汉永存!”就再没了声音,只余下一团看不出样貌的膏脂靠在城门上和大火融为一体。
刘协坐在马车上双臂颓然地挂着,望着火焰的眼神空洞。
他摸了摸身上佩戴的玺绶,忽然想起了皇兄刘辩——这是从皇兄身上摘下的,那天皇兄退位时的神态,是否和他今天一模一样?皇兄喝下毒酒的那一刻,有没有保佑过他这个弟弟?
董卓不知何时凑到了他的面前,那副嘴脸只让他觉得恶心。
“陛下,该启程了,长安可是高祖皇帝的龙兴之地,不比这雒阳差。”董卓说得柔声细语,听起来却字字诛心。
刘协咬着嘴唇一言不发,董卓狂笑离去。
雍门外的官道上,雒阳城数百万民众浩浩荡荡的队伍连绵了几十里,在西凉军士的长鞭和恐吓之下被迫前往长安。
西凉军驱赶人群犹如驱赶牲畜,若是下手重了倒地不起,就再给上一刀,淫人/妻女者,夺人粮食钱财者不计其数,西行路上尸体不断被抛下,鲜血汇成了小溪潺潺流向洼地。
刘协不忍再看,匆匆放下了两边的车帘,可那些不绝于耳的啼哭声却总也挥之不去,他终于泪流满面——若有圣人,请救救我的臣民吧!
圣人不出,恶人犹在。
李儒贪婪地瞥了瞥刚刚从身边经过的几牛车金银财宝,看着董卓骑着高头大马过来,忙迎了上去:“相国,相国今日好威风!”
“哈哈哈。”董卓一跃下马,重重拍了拍李儒的肩膀,“文优实乃我之萧何!”
李儒哪里能不知道,为臣时,萧何是肱骨忠臣,做人来说,又是无情无义之小人,董卓赏识他,却也不会无条件信任他。
拥立献帝他出了主意,鸠杀刘辩是他干的,火烧雒阳是他的计谋。董卓兴,则一生荣华富贵,董卓死,他怕是也要被点了天灯,他李儒早就没了回头路!
“相国,我听说这邙山底下的宝贝,可不少呢。”李儒一肚子坏水,又开始怂恿董卓。
董卓围着李儒转了一圈,笑道:“文优和我心有灵犀。不过你放心,我已经派奉先去了,光武帝原陵、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还有本朝十一帝皇陵,哪个不是尽藏天下奇珍,这些都得运回长安孝敬天子,可不能让那群关东莽夫们得了便宜!”
李儒捋着他的八字胡偷笑,好一句孝敬天子,天子享用了先人的殉葬,怕是会折寿哩。
“不过嘛,灵帝皇陵我还没让奉先去,”董卓对李儒知根知底,李儒贪财,适当安抚也是应该的,“文优近来辛苦,不若带上百十人替我再去看看是否有所遗漏?探明后务必追上西行大军,我且在雒阳附近再挡上他们一阵。”
李儒微微低头,皮笑肉不笑:“自当替相国分忧!”
董卓吃肉,旁人喝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