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远谋】

【远谋】(1/2)

目录

酒席散场的时候, 邺城已经快要进入夜间宵禁。再要从酒楼赶到城门处肯定已经落锁, 于是韩庭留众人在酒楼后边的客栈住一晚。等安顿好众人后, 这才带着阿庆和潘凤回家。

入夜的邺城凉风习习,天上稀稀拉拉挂着几颗星星, 月亮还没探头,更夫和巡逻的士兵就已经吆喝着上岗了。

韩庭心里想着回去给甄宓写信,顺便把新书也一同寄过去, 脚步不觉加快了几分。

回了屋里,还没让潘凤研磨,那边阿娇已经呈上来一封信。

韩庭拆开信封, 打开信一看,才看了几句就已经喜形于色。

信是甄宓写来的, 信里说她要跟着哥哥甄尧和两个姐姐来邺城了, 一来是随同哥哥到官学求学,让韩庭把他们这些插班生安排一下。二来是两人之前商量了那么久的医学院也可以落实了, 让韩庭把医学院的地址选好, 择日就可以开工了。

春耕的时候,华佗已经受邀来邺城推广过一次春季防疫, 不过那时候韩庭还在酸枣,春季防疫的事项全程都是由刘惠和潘凤给安排的。

桓帝时大疫三次, 灵帝时大疫五次, 韩庭已经经历过两次大疫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话可谓深入人心。

旱灾、水灾、兵灾都是源头, 届时打起仗来, 流民到处跑,更容易把疫病带到全国各个州郡。现在的医工质量参差不齐,民众普遍缺乏防疫知识,趁着开医学院的机会,及早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和医工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

韩庭一边捣鼓着医学院,一边翘首以盼等着甄宓的时候,袁绍那边的糟心事却先来了。

州府议事厅里,韩馥放下书信后一脸的阴沉:“袁本初居然贼心不死,还想拥立刘虞为帝。”

早先在酸枣,袁绍就曾经提议立刘虞在冀州称帝,这次虽然没有再提到冀州,但字里行间还是透露出满满的阴谋诡计,当他是傻子吗?这手伸得也未免太长了!

韩馥作为曾经的袁氏门生,最后一点点敬重如今也被这封信给消耗殆尽了。

下面分席而坐的众人都听出了韩馥言语里的不满,这位四世三公的世家子弟怕要在这边吃闭门羹了。

荀彧略一沉吟,说道:“听说伐董之时,董卓已经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和雒阳一众袁氏族人尽数屠杀,可惜可叹,如今汝南袁氏最后一点风光怕也要葬送在这两兄弟上了。”

刘惠附和地点点头:“此事重大,值得好好商榷,虽然袁家已经不如从前,但天下士人多和袁氏交好,稍有不慎,恐招致流言。”

审配抬头:“主公,那袁绍的粮草,是否还要继续供应?”

韩馥眉头微微皱起,问道:“渤海郡的军粮还在供给?”

审配颌首,说道:“尚在供给。”

韩馥把扔在案几上的信拿起来又看了两眼,要不要给他断粮?一时拿不定主意。

郭嘉原本是作为旁听跟着韩庭来州府的,见韩庭在边上对着他挤眉弄眼得像只小猴子,不由轻笑出声。

田丰正思考着各种利弊关系,被这显得愉悦的笑声打扰,当时就有些不满:“这位先生,不知有何高见?”

在场的大多是冀州世家豪族,私底下交游频繁,相互之间更以党人自居,只一位南边来的荀家子得韩馥看重,暂时对他们冀州集团构不成什么威胁,在他们看来,这州府是冀州派系的州府,容不得一个无名无姓之人在此放肆。

郭嘉对那些敌视的眼神却不以为然,他清清嗓子说道:“韩府君,嘉有一言。”

韩馥揉揉眉心,淡淡地说道:“先生请说。”

韩馥此前也注意到了他,虽然这文士清隽飘逸,看着有些深不可测的样子,但到底还是个年轻人,应该没有什么名声。如此场合无缘无故失笑,显然是失礼的,念在是阿庭带来的,他决定看看此人有什么才能。

“当时府君作为发檄者,并首推袁绍作为讨董联军的盟主,供给军粮是必须的。现在袁绍要拜北面那位皇室宗亲为帝,府君自拜西边那位即可。皇帝年幼,虽为董卓所控制,但没有如同当年的昌邑王那样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董卓断不可能废君自立。府君大可利用此事为由口诛笔伐袁绍,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袁本初之计谋断然不会成功。”

“可如果有人响应袁绍呢?”田丰继续呛声。

郭嘉伸出食指轻轻敲了一下前面的案几:“嘉断言,袁本初若邀请天下诸侯商议此事,可能只有一人会响应。”

田丰哼了一声:“先生说的可是公孙瓒?”

郭嘉摇摇头:“非也,从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侵扰我大汉疆域来看,公孙瓒乃主战派,刘虞主张怀柔,两人政见不和,公孙瓒不可能改奉刘虞,袁绍也不可能给公孙瓒写这封信。”

原本埋头写记录的李历拿下毛笔,想起另一个可能:“那是袁术?”

“我听说孙坚拿走了玉玺?而孙坚是袁术的附庸,此事属实的话,以诸位对局势的判断,袁术会归还玉玺吗?会给袁绍拥立的皇帝吗?两人虽为兄弟,但素来不合。袁绍早就压他一头,他不可能让袁绍再继续名利双收。”郭嘉微微闭眼,一副谁来我反驳谁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