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种子】

【种子】(1/2)

目录

截然不同的两段话在俘虏中炸起一连串响雷, 远处听不到的人们, 自然会有士兵代劳, 原原本本口述给他们听。

是失却终身的自由活下去,还是继续跟着草寇大军漫无目的乞食, 更多的人选择前者。

俘虏中的大部分人,之前也都是世家豪强家的田奴徒附,自由这个词让他们有点陌生, 有饭吃,有稳定的居所,又有什么理由再四处流浪?

但还是有七八千俘虏祈求返回青州, 这次北上的黄巾大半都是拼凑出的战斗人员,他们有家人被留在了青州大本营, 和家人分离生活, 对他们来说与死无异。

赵云和徐荣对于韩庭要把这些俘虏全数打包回勃海郡没有丝毫意见,一个是代领的太守, 一个是嫡系部下, 韩庭的决定就是唯一的铁律。

“韩君仁慈是好事,但将他们全部带回勃海郡, 不怕他们以后聚众作乱吗?”张郃微微皱眉,对韩庭的决定有些忧虑。

据他所知, 在如今这个黄巾遍地走的年代, 朝廷和各郡县处置他们的办法很简单。为了达到分化的目的, 大部分的人会被送去边境屯城做苦力到死;妇孺一辈子沦为奴婢;健朗者收服为士卒作为炮灰。

韩庭露出一个笑:“张将军可是忘了当年我说过的话?”

张郃忽然想起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彼时少年脸上尚带着稚嫩, 迎风伫立的样子却让所有的光芒失色。

他缓缓说道:“郃不敢忘记……韩君说,想要人人都有饭吃,有衣穿;病者有所医,孩童有学上;百姓安居,政治清廉。”

韩庭抬手指着远处井然有序登记信息的人群,语气说不出的舒缓:“所以啊,流民也是百姓,我不会将他们抛下。这些人是被大汉朝抛弃的旧民,却是我新蓝图的开拓者。你担心的事情,我想过千百遍,一切都会妥善解决。”

张郃恭敬不已,抱拳道:“是我悟性不够,叫韩君看了笑话。”

“将军现下在冀州任职,不知道我做的事实属正常。”韩庭忙按下张郃的手,“此战的黄巾首级就劳烦将军带回,父亲自会派人前往长安请功。”

徐荣看着那些穿着邋里邋遢的俘虏,想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主公,我们带的粮食可不多,供不起这么多人路上消耗。”

“明日当见分晓。”韩庭狡黠一笑,“应当也差不多了。”

次日,满载着食物的三十辆马车到达了临时俘虏营。

没用牛车是因为怕速度赶不上,只是这批俘虏人数实在太多,要想每个人都能吃个饱是不可能了,但一口薄粥还是有的。

随着营地里支起百口大锅,传令的士兵在营地里来回通传:人人都有份。

尚且算是俘虏的人们第一次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有饭吃,就不怕饿死了。

营帐里,徐荣啃着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饵饼:“粮食来得如此之快,原来主公早就料到我们会胜。”

韩庭把饵饼泡在稀粥里,一下下搅拌着:“要是连黄巾都打不过,那我砸在你们身上的钱和粮食岂不是白瞎了。”

赵云看了眼笨蛋徐荣,把硌牙的饵饼扔进他的粥碗里,对韩庭说道:“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不知道韩君要做何安排这些人?郡里的粮食可不够支撑了。”

徐荣说道:“去世家豪族借点,怎么也能熬过去吧。”

赵云摇摇头:“当初那些人可是很看好袁绍的,几乎把存粮全部都给他了。”

去年秋天,袁绍从勃海起兵之时,世家豪族响应纷纷,为了让他将来想起自己这份功劳,这些人除了留下必要的粮食,其他全部都给袁绍打包了,哪知道袁绍居然败了!

等赵云来到勃海任上,他们已经拿不出多少粮食上缴给新主了。

抱着立威趁早的心思,韩庭派人把全郡的隐田几乎都排查了一遍,现在勃海郡的世家豪族应当是全国十三州里最老实的一批了。

天津港所需要的建设人力不少,虽然经过今年一年的收缴,郡里的粮草仍是吃紧,如今再加上这么多的人口,派给各处的口粮可能要打折扣了。

韩庭一点担忧都没有,笑了笑:“无妨,我已经让张郃带借粮的口信去邺城了。”

今天一早,张郃已经带着五千人回邺城复命去了,留下一万人协助韩庭把俘虏送回勃海郡。

赵云听完松了口气,这位主人的“盟友”和她一样,总会把事情考虑得面面周到。他实在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看来自己以后干好本职足矣。能够在外安心打仗,怕是每个将领心底都能感到的快慰。

……

章武县,前汉高祖始置,县里设有盐官,许多百姓靠咸煮海水,藉盐为业。

当初取名章武,是因为章字,乐竟为一章。十,数之终也。武,定功戢兵,止戈为武。【1】

高祖赋予此县的意义乃是结束战争,开启和平。

如今章武县东面海岸边,修建了一条宽阔的驰道,一直通往北边一百多里处的某座巨大港湾,称为天津港。

十二月六日的这一天,章武县的百姓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计,顶着寒风跑到城外围观盛况。

早在几天前,城外就设置了一个超级大型的营地,成百上千的营帐立在平原上,蔚为壮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