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风定别君归 > 前传二

前传二(1/2)

目录

沙南城西有一座江宅。----更新快,无防盗上----*--

江志杰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曾着一篇《东方赋》惊艳文坛。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拜访的鸿儒白丁围得江府水泄不通。来人满怀期待地拜访到他门前,或为高谈论阔一番,或是为结交这四海雅士所青睐的翩翩君子。

但大多数人刚进门就怀疑是不是被人诳了。

江宅内还算幽清,什么竹树柏树围了一院子,黄纸编的书堆了一屋。江志杰会客时白衣翩翩,步履平稳,一束黑发服服帖帖的扎在脑后。不禁让人感慨真是玉树临风,才貌双全。

来人对这位大才子抱着满怀的尊敬与欣赏,但还没客套上几句,就似是见了一汪苦海倾涌而下。

“我十三岁开始写诗,在此之前没念过书,但写的第一首绝句就令那私塾先生连连叫好。”

“那年八月我去参加乡试,写的一纸行云流水,可惜那考官有眼不识珠......”

“唉!都说我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但那考官竟劝我去当道士?说这样还能多活几年?”

“苍天无眼啊!苍天无眼啊!”

他唠唠叨叨一番,又慨叹起世道不公人心难测,撺掇着访客与他一同归隐山林,**东篱,远离这苦难交加的红尘。

江志杰巧舌如簧,竟真的劝动了三五个同样苦闷的读书人。www.dizhu.org一伙悲春伤秋的酸秀才絮絮叨叨,约定十五日后在岐灵城北会面,一同脱离这人间苦难地,去做逍遥自在的活神仙。

江志杰劝诫着世人不要误入红尘世间,自己却沉沦其中。几个背竹篓扛铁锄的秀才十五日后会面在岐灵城北,干等老半天也不见江志杰半个影子。后有一小厮赶来递上一纸书信:鄙人三日前寻得真命之人,各位道友大可不必候我,只遵循本心而去即可,勿念。信尾落款大大三个字:江志杰。

几个秀才大眼瞪小眼,咒骂着将那封书信撕个粉粹,各自背着竹篓扛着铁锄又散了。

沙南城西张灯结彩,大红鞭炮噼里啪啦满街响。沙南人都说江志杰和杨家明珠是一对璧人,郎才女貌,比翼连枝。哦不,是郎才女才,郎貌女貌。

江志杰忽觉什么当官济民的都无所谓了。

但老天对他还是太苛刻。

五年后,江志杰独自坐在一座低矮的坟前,疯言疯语了好一会儿,便丢下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投江自尽了。

江家的孩子被托付到一位教书的老先生那,取名为江临枫。

江临枫打小目达耳通,口齿伶俐,见到谁家爷爷奶奶伯伯阿姨姑姑叔叔都会说一套来讨得人家欢心,平日里打架骂人也从没输过。但他跟着老先生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到头来就练得一嘴打油诗。

在老先生的逼迫下,他也头悬梁锥刺股地奋哭温书了几日,便载着老先生满怀的希冀去参加了乡试。

江临枫是不愿做官的,本打算跑一趟,带个好消息回来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也就罢了。但当他还悠哉地走在回家路上时,老先生就已经去了。

他回到家中,没有听到老先生如往常一般的叫唤他的名字。穿过堂屋,他望见石桌上早已凉透的茶水,没有哭也没有笑。

江临枫果然金榜题名,好说歹说也算混着了个小官。他一反常态,竟坐上了这个官位,还老老实实地本分了三年。三年之后,江临枫辞了官,到一棵老柳树下磕了几个响头,离开了。

“葡萄蛋你过来,我问你,这是什么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