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雾霭风再起(1/2)
下风塘村在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呈普镇。--*--更新快,无防盗上----*---村前环绕清澈的沐河,村西南面是一大片沃野的田地。
下风塘有个故事,据说在战争时期这里山区还是非常闭塞,村民不知道外面的仗打成了什么样子,也从来不关心,忽然有一天有一支队伍误闯进来,留下了一个伤兵就又上前线打仗去了,村民找了个叫做林屏的女孩照顾伤员,那个伤员在这里待了一年就走了,女孩怀孕了,被村民知道后直接赶到后山去,生死不明。
后来战争胜利了,男人回来寻找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才发现女人早就死在了后山的山洞里,痛不欲生,一辈子没再娶亲。
解放之后这里的村民慢慢的接受教育,老一辈人也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就把以前根本没有名字的那条山脉取名屏峰山脉,用来祭奠当初死去的女人。
村后逶迤远去的屏峰山脉不算壮阔但非常秀美,还有据说是汉朝就留下的波雨亭和寿延亭,只要走过村口的古桥就到了,风景非常不错。
何生生坐着大巴车走进下风塘之后只有一种感觉,这地方这他妈的好,好山好水好地方,过去在北京城里吸进去的废气全都一扫而光,感觉肺里多年积攒的雾霾和汽车尾气乱七八糟的都被这里的好空气清洗了一遍,何生生感叹自己太聪明了,来这里实习是最最明智的选择!
何生生摸着自己空空如也的肚子,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太远,火车到客车再换成到长途大巴颠簸到现在,看着旁边不远处的那头黄牛他都很想把它宰了烤一烤。
黄牛好像听懂他心思一般,摇头摆尾的走到泥地里凉快去了。
何生生拿出电话,找到风塘园老板的号码,拨了过去,不一会儿一个冷冽的声音传了过来:“到了?”
何生生赶紧点头如捣蒜,忘记了人家根本看不见他的客气:“但是易先生,我到这就蒙圈了,或许咱们这边有没有个接头的人,要不我不知道该怎么走啊?”
那边轻轻一笑:“等会儿巴赫会去找你,你跟它来就好了。”
“哦哦,巴赫先生是吧?”
“哦,不用这么客气,巴赫是条狗。”
“啥?”……
挂了电话,何生生就看见一条拉布拉多朝自己跑了过来,见到自己先转了两圈,然后就往旁边的小路走。----更新快,无防盗上----*--
何生生觉得自己像被耍了,又觉得那位易先生不像是会开这种玩笑的人,只能跟着这位“巴赫先生”一路走。
还好何生生别的优点没有,但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特别看到不远处的大片果园的时候,他也就真相信这条狗是认路的老手。
他觉得既然是导游就得先巴结一下,于是乎从包里拿出一根火腿肠,仔细的扒下外皮给巴赫,但巴赫同学嗅了一下,鄙视的看了何生生一眼,然后径自的往前走,没有想吃一口的意思。
乖乖,真是条帅气的狗!何生生想。
何生生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其貌不扬宅男性格,但学习不错,作为农学院的高材生,何生生觉得这果园真是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园子。
果园不是看着齐整规矩就是好园子,有很多讲究,比如一定要避免在山麓、山谷洼地容易积存冷空气而造成霜冻的地区建园子,也要避免在风口、常年积涝之地建园子。而且要根据果树区域化要求进行统一规划,让同类果树的生产园地相对集中,这样肯定是为了以后产品处理、加工等方便些。
据何生生目测这个已经属于中等规模以上的果园了,果树面积占80%左右,防护林和道路包括他没见到的房子等占地约占20% 。如果修筑道路和排灌系统做的好,这简直就是一片农学院最佳实习基地。
巴赫带他走进一条树林,传过去看到了两排院子,大小类似于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前面的小了些,后面有两个院子比较大。深灰色的墙壁还有瓦片房,让他有种进了北京胡同的感觉。
不过这里比北京的胡同安静多了,现在的北京胡同基本上都已经变了味道,砖墙没变,但杵在那里跟旁边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仿佛是在安静的挣扎,但再过几年依旧彻底沦为人们记忆里的影子。
巴赫带着他走到后面的一个大院子门前,就蹭的一下蹿了进去不见踪影,看起来不是很待见何生生。
他看见院子里出来一个男人,仔细看了一眼,就定在了那里。
这男人一张脸长的非常干净漂亮,下巴削尖,鼻梁硬挺,他个子很高,穿着一身的短衫短裤更显修长,没被衣服遮盖的地方有漂亮的肌肉线条,只是眼睛望向自己的时候带着一丝审视,毫不客气的上下打量了一下。
何生生顿时觉得有点心律不齐,还有那么点小畏缩,马上立正站好,就差没行礼了。
照理说这男人只是长的好看了些,自己怕个什么劲儿?
“何生生?农学院的研究生?21岁?”男人问道。
何生生点点头。
男人微微笑了一下,满脸写着客气的疏离,想了一下说:“那你们农学院的校训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