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妃(2/2)
“今日那些姑娘的表现,你都记下来了吧!”
“记下了。”许嬷嬷拿着一本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小楷。
“都念与哀家听听。”
“是。”许嬷嬷打开册子,挨个念道:“忠勇侯府二姑娘,做了一首绝句,被娘娘夸奖后欣喜之色露于颜表,行事张扬了些许;诚安伯府三姑娘……;安宁侯府大姑娘,一直坐在原位喝茶赏花,没有参与才艺展示,而且,她与诸多姑娘关系都尚算不错;征西大将军府庶出二姑娘……”
许嬷嬷足足念了半个时辰才把册子上的内容念完,她早已口干舌燥,却分毫不敢停下。
“你觉得里面的姑娘哪些比较合适?”太后问。
许嬷嬷笑着说,“这是四殿下的大事,自然要由娘娘做主,老奴哪敢逾矩。”
她能成为太后最倚重的管事嬷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懂得自己的本分。
“你个老货,就会耍滑头。”太后笑骂一声,由宫女扶着坐起身,“罢了,哀家支使不动你,还是哀家自己劳碌多花些心思,把册子给我。”
许嬷嬷赶紧把册子递给太后,太后接过,一边翻阅,遇到合适的就在上面画个勾。
翻到清词这一页,太后犹豫了下,“这样一个颜色不凡的姑娘,怕是有不少人家在相看吧,听说她的性子也是极为娴雅,处事周全……”
许嬷嬷跟在太后身边多年,哪里不知道她的意思,连忙劝慰说:“娘娘看重的姑娘,自然没有不好的。如今娘娘又是在为四殿下打算,四殿下性子纯,配个娴雅的王妃再适合不过了。”
“你说的也是,霍大姑娘性子好,这点我是知道的,而且,她今日不争着献艺,可见也是个淡泊沉静的性子。”
许嬷嬷听太后说了这么多关于霍家大姑娘的话,心中有股莫名的预感。
性子好,淡泊沉静,可不是适合做四殿下的王妃吗?
要是个掐尖要强的,被赐给了四殿下,说不定还得闹起来,倒是太后娘娘的脸往哪搁?
果然,太后在霍家大姑娘那一页打上了勾。
太后选完人,把册子丢给许嬷嬷,“过阵儿等端午,找个由头叫她们进宫来吧!”
“是。”
现在已经四月中旬了,端午也就十来天的事。
且说清词那日回府后,霍秦氏问了她在宫中的事,清词一一说了,霍秦氏也放下心来,开始给清词准备及笄的事。
清词的生日是在八月,只有四个月了,有些该准备的东西也可以备起来了。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这里又不许穿短袖,再热的天也至少要穿两件,清词就更不喜出门了。
清词正在院子里练习琵琶,没想到初月急急跑进来。
“姑娘,宫里来人了,说是要姑娘接口谕。”
清词心中一惊,连忙起身,“给我更衣上妆。”
无端的,怎么会有宫里人来给她传口谕?清词想不通。
她唯一一次进宫还是太后的赏花宴,难不成是和上次的事情有关系?
她已经处处谨慎,确定自己完全没犯任何错误,所以,应该不是来问罪的,那会是什么?
清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妥帖,赶往前厅,只见一个身着绿色官服的女官坐在厅中。
这好像是太后身边的一位女官。
“姑娘来了。”
女官见了清词,连忙迎上来,脸上没有半点倨傲。
“不知太后娘娘有何吩咐。”清词朝她行了半礼。
还不待她行完礼,就被女官扶起来了。
“自上次赏花宴后,太后娘娘一直念叨着姑娘,过几日端午,娘娘想邀姑娘进宫陪陪她老人家。”
“承蒙娘娘厚爱,小女感激不尽。”
清词和女官说了几句客套话,女官还要去别家不便久留便离开了。
清词肯定,这次邀约绝对不只是单纯的过节。
或许,上一次的赏花宴就是计划中的一环,
明明知道太后的目的不单纯,清词却没法拒绝,谁叫人家是太后呢!
霍秦氏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坐立难安,生怕有什么事发生。
这下,清词都把精力放到安慰母亲上来,反倒没那么担心了。
等到端午这天,清词带了几把自制的小香扇打算送给太后以表自己的心意。
这里过端午,有送扇子的习俗,她这份礼物中规中矩,再合适不过。
就算对方有目的,她也得装出不知道,还得对太后表示感谢。
清词被女官引入太后宫中,不多时,被邀的姑娘就到齐了。
清词在一众脂粉香气中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好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