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1/2)
这个少年是当地东城区的贼头。
手下带着八个小贼偷, 除了两个年纪比他小, 其余都比他年纪大。
最大的那个已经十九岁了, 笑起来憨憨的,巷子里谁也不知道他是个贼。
他们十个人遇到宁蒗时已经形成了有规章的小团伙, 偷来的东西交给谁出手,每人各是多少分成,都规定的清清楚楚。
宁蒗不知道这少年是如何当上贼头的,但是这么小的年纪想要成为一方的贼头, 不仅需要有人拥护他,还需要自己站的稳脚跟。
第二次相遇是宁蒗刻意为之, 这少年在街上闲荡,寻找着自己的目标, 而宁蒗则是在经过他旁边时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贵人之相,奈何为贼。
少年眼睛毒, 那时已经认出宁蒗,对这种神神叨叨的江湖术士他素来是不信的,但是宁蒗偏又和其他术士不同。
首先, 他穿得比那些举着幡的方士好, 看得出来是个不缺钱的人。
其次,他拖家带口的, 看样子也不靠嘴吃饭。
最后, 宁蒗语气里有深深的惋惜, 好像一根针猛然戳进心里似得, 胸口揪着的疼。
第三次相遇, 少年带着几个贼头站在南城墙脚,眼里盯着一个大腹便便从北方来的行商。
宁蒗提醒了行商两句,那行商匆匆道谢后急忙离去,少年带着他的人转而盯上了宁蒗。
“别做这些事了,”宁蒗直直的望着年纪最大的那个,“让老人家担心得夜不能寐,只怕病情会加重。”
那年纪最大的脸色微沉,憨厚的表情消失。
几人里,唯独少年上前一步:“你是什么人?”
“一个过路人罢了。”宁蒗看了几人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请你们吃饭去不去?”
几人都看向少年,那少年咧嘴笑了笑,眼睛在宁蒗身上打量两圈,眼神冰冷:“去,怎么不去,山子哥,你去把小八小九都叫来一起……”
宁蒗也没请他们去什么酒楼,就找了个面馆,让店家上了几碗面,又割了大碗的肉……
十一个人,吃掉二十三碗面和六斤牛肉。
最小的那是个女娃,不知道是谁的妹妹,才八岁,肚子都撑圆了还不想放下筷子。
“别吃了别吃了。”
宁蒗将女娃面前的碗端远,给她要了半碗汤:“慢慢的喝点汤,不然晚上还得肚子疼。”
小女娃看了少年一眼,又念念不舍的看了那些面和肉,端着碗小口小口的喝汤。
大娃负责在城里采买、卖货,宁蒗当起了甩手掌柜,整天在外晃悠,实际上是每天下午都在面馆请这十人吃面。
三丫觉得奇怪,找了机会非要跟着宁蒗出门,到了面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从小被宁老太太耳提面命教育勤俭、努力、奋斗的三丫,看见这么一群年纪不大的人成为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吃面时脸色一直不好看,那几人以为她嫌弃自个儿脏,吃完面故意使眼色让最小的女娃去蹭三丫的衣服。
本以为三丫会后退躲开,没想到她竟用帕子给女娃擦了脸和手。
“你们个个有手有脚,靠什么吃饭不行?非要当贼?”
“你们偷东西的时候倒是开心了,那些被你们偷了的人呢?人家有钱就活该被你们偷?!”
“这几天我爹请你们吃面,可不是为了让你们吃饱肚子去偷东西的!”
三丫越说越生气,宁蒗看着好几人因为她的话微低了头,反倒是那少年,嘴角拉扯出一丝凉凉的笑,虽没什么言语,但让三丫越发生气。
其中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想辩解什么,看见少年的手势后,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有几个守城门的路过,这些人迅速散开,灰白的身影融入人群。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三丫看着那些人,咬着牙,“爹,你管他们做什么!”
宁蒗摸了摸三丫的头:“刚才胸前补了三块黑色补丁那个,他是年前加入这个队伍的,那时候他爹被人打死了,他娘被人推搡摔了一跤,现在还躺在床上……”
“他报了官,被打了二十板子撵出来了。”
“皮肤最黑的那个,他爹娘都死了,家里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最小的刚会说话,你看他刚才偷偷往荷叶里藏面条,就是为了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吃……”
“那个跛脚的,看起来比你还矮,现在已经十七了,爹死了,娘改嫁了,去找活儿也没人要他,以前当乞丐,腿本来没那么瘸的,要不到饭回去被那些大乞丐打成这样……”
宁蒗对这些人的情况如数家珍。
三丫抿着唇,半晌没有说话。
宁蒗也看着他们的背影。
这少年聚集起来的人,除了都经历过苦难外,还有另一个共同点——他们更愿意包容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