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太子妃攻略手册(重生) > 晋江独发

晋江独发(1/2)

目录

《太子妃攻略手册(重生)》

by 重弦

2019522 晋江文学城独发

【清理朝堂】

邵明渊布置好了, 连证据都给了长孙简生, 一来表明能力, 二来讨好岳父。

他要将纪凡等人尽数根除, 给予英国公府重重一击。

英国公反应迅速,在翌日被魏太史参了一本之后, 就迅速与纪凡撇开了关系。

这一本参的突然,可谁不知道魏太史向来直来直往的耿直脾性, 号称从不说假话,连太子都挨过他的骂。魏太史知道的不多,也是一月前受了太子委托,特意多注意了些纪凡,好巧不巧真叫他察觉了些端倪。

昨儿纪凡把刺杀一事往西凉引,他就觉得不对。颇像故意引头,转移视线, 再加上他知道纪凡此人并未刚正不阿,想了又想, 今日早朝, 一本折上参了上去, 打得纪凡和英国公一个猝不及防。

这全在邵明渊的计划里, 由魏太史揭发参折, 比长孙简生要好。

魏太史在朝多年, 又岂不明白自己上了太子贼船,不过他本就站东宫,如今也算是彻底表明了。

纪凡被参的猝不及防, 但他好歹装了这么多年,在朝颇有威望,当场反驳起来稳重有序,更直言不怕被彻查。纪凡确实不怕,后有英国公府,他落难了,英国公府也逃不开,更何况,他手里捏着迁外官员的命脉,谅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纪凡这时候还不知道,他已经被杨珂山放弃了。

杨珂山要撇清关系,少不了一番运作,把英国公府摘得干干净净。

纪凡堂堂正正,一身正气,丝毫不惧。

魏太史慷慨陈词,浩然之气,非要查他个清楚明白!

兹事体大,宣帝当即下令将纪凡囚于纪府,立即派人着手调查,其中便有长孙简生和路续。

路续安生了没多久,又被太子拉上,无奈之下只得认命,一心替太子办事。

再绕回来说一说太子,太子上辈子除了在感情上傻白甜除外,其余事情上拎得清做得好。在太子还小的时候,他的外祖父,也就是老宁国公,就安排了人手放在他身边,暗线遍布朝堂内外,听太子调遣。

按理说,东宫和英国公府双方势力不相上下,以太子的足智多谋,怎么也落不到沦为废太子的地步。甚至可以说,他在后面幡然悔悟,如梦方醒后,仍有养精蓄锐,翻盘的机会。

邵明渊错的离谱,回过头后发现一切都没了。

他终于认识、承认到自己爱上阿瑾了,可阿瑾没了。

他的罪过是死亡都不能弥补的,但却只能选择死亡,结束掉令人可笑又短暂的一生。

他想老天让他重新活回来,定是叫他来赔罪补偿的。

纪凡一案掀起了滔天巨浪。

起先因为魏太史参了一本,还未有明显证据的前提下,将纪凡囚于纪府,直到几日后由长孙简生奉上确凿证据,宣帝震怒,当即下令,先将纪凡关押,纪府封了,然后再任命刑部尚书为主审邢官,大理寺和都察院协助审理,负责彻查此事。

整个京城气氛陡然紧绷起来。

别说在朝为官者会密切关注此案了,连街角老百姓都获得了新的谈资。

而杨贵妃近些日子安静极了,邵崇雪知晓纪凡背后有英国公府手笔,如今看这样子,杨珂山应是把英国公府摘干净了,这才没有涉及到。

纪凡一案情节之恶劣,堪称是只手遮天,把多少年轻有为的官员暗中手脚外迁出京,有些是不知真相,以为

考绩未发挥好,郁闷一阵带着全家老小前往赴任,不曾有疑。而对此有疑的人,纪凡捏着他们的命脉,威胁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他既能在考评上做无声无息的手脚,亦可在他们有异心时制造意外。

当然只靠纪凡一人,他还没这么大的能耐。

官员沆瀣一气,结党营私,将事情紧紧捂住,这么些年了,半分风声都未透露。

齐朝这些年来折了多少优秀有才的年轻才干,可想而知。

这也是宣帝震怒不已的原因之一。

他素有明君之称,这么多年,却未曾发觉此事,被蒙在鼓里。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这事是太子察觉的,看来儿子对比他来更有治国之才。

不过短短八日,朝中大小官员凡是和此案有关系者皆被羁押。

同时下令重新考绩,由安国公康易为主审官。

这段时间长孙简生很忙,阿瑾也没闲着。

先是孙家在如此紧绷的氛围,下了聘礼,三书六礼用极快的速度走完,婚期匆忙定在了一个月后。

长孙家会给吴箐桃添嫁妆。

以庶女的规格,不会亏待于她。

孙家下的聘礼给足了萧雨欣母女面子,她们是表亲,寄居在承国公府,承国公府是出于亲戚关系才出的嫁妆,所以聘礼会留下和嫁妆相同的规格给承国公府,剩下多出的再由吴箐桃重新带回孙家。

孙作庆念念不忘阿瑾,吴箐桃偏偏有一两点在他看来似阿瑾,如此一想,就更迫不及待娶回来玩一番。

他对这场婚事看得开心,整天嘻嘻哈哈,要成亲了依旧往烟花柳巷走,美人在怀,喝着小酒,春风一度,就把未婚妻抛之脑后。

当然,这些事情,吴箐桃是不会知道的。

阿瑾心情很好,太子给的药单子是真的,含霜在前几日转醒,如今正调养休息着,为了给她补充营养,阿瑾恨不得天天给她参茶鸡汤。

而且就在前几天,太子带进来一位隐世神医,须发全白,仙风道骨,就是有些脑子糊涂,可医术了得,能治管家旧疾,还能治容澈的眼睛。

他说几年前遇见的神医,就是这位老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