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柳花巷命案(1/2)
柳花巷的掌柜见一众人前来,左右盼了盼,没瞄到想要见的人,不免心生失望,却也是积极配合着吴泽府的办案。
洛驿城在柳花巷四处走着,一路到了二楼,二楼走廊墙壁上有一扇窗,大概许久没开,积了些灰尘,他推开走廊窗户往下看了一眼,左边墙角就是发现尸体的地方,一条三尺宽的巷子,被肆意流淌的血液染的黑红一片。
洛驿城往下面的墙壁看了一眼,伸手摸了摸窗檐。
这边是柳花巷,对面是……洛驿城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去过了,烟花楼。
而这扇窗户斜对面就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
这时,那边的窗户忽然被人打开了,那边的人没想到对面还有个人,一时怔住了,然后礼貌淡然的笑了。
洛驿城冲她点了点头,却看见房间里还有另一个人。
那个人的脸没露出来,但洛驿城已经猜到是谁,因为除了他,玉竹不会让别人夜宿在房间。
为了避免尴尬,洛驿城将窗户关上了。其实他能猜到玉竹现在的处境,可他不能再去烟花楼,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什么危险,所以他只能避而不见。
对于玉竹,洛驿城是愧疚的,可他现在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就连问候一声,他都没有勇气去扣门。
“尚掌柜,这死去的女子你是从哪带回来的?”
洛驿城没下楼,背倚栏杆看着下面在审人的燕讥。
燕讥捧着本册子,大概是这柳花巷的账本,他时不时皱一下眉,洛驿城也不知道他看出个什么没有,倒是叫那尚掌柜紧张的很。
尚掌柜拉长脖子往燕讥手里的册子瞄了一眼,眼珠一转,道:“回大人的话,我们都是老实本分做事,这些女子都是自家爹娘不要了卖到青楼,我们只不过是从中挑了些面貌出色的,哪曾想出了这样的事,还望大人早些抓到凶手才好呀”
燕讥抬头,皱眉盯着他,嘴角一勾成冷笑,“掌柜的,你这账面做的真是干净。果然老实的很”
尚掌柜皮笑肉不笑的附和,“当然,小的知道大人们平日事务繁忙,因此便将这账本做的一丝不苟,免得大人为我这小小的柳花巷操心”
燕讥说:“可我听人说,你这儿的姑娘大部分都不是昌国人,如何解释?”
尚掌柜犹豫了一下,说:“大人,您这是听谁说的呀,咱们这儿的姑娘出身清白,大人随随便便一查便知”
如此笃定的话,不是真的清白,便是真的查无猫腻。
这样的把戏在对于洛驿城来说见怪不怪,他见了太多,哪里没个官商勾结的猫腻。
洛驿城往大厅扫视了一遍,没见着钟离,难道是在巷子?
洛驿城返身回去再次打开了窗户,这次对面的窗户关上了,不知何时,天上开始下起了密密麻麻的雨珠。
巷子里站着好几个人,其中就有钟离,他恰好站起来,抬头往四周的墙壁看了一圈,目光一转,对上了窗户边的人。
洛驿城咧嘴一笑,冲他打了个招呼,“钟大人!”
听见他兴冲冲的喊,钟离连多余的表情都没有,一贯冷漠的低下了头。
洛驿城噘嘴切了一声,心道这人怎么可以这样?给点反应又不会少块肉,下次一定得让他见到自己就主动说话才行,就算不说话,好歹给点反应才行。
想着想着,洛驿城的目光从下面那群人移开了,漫无目的落在四周,天上的雨就像不要钱一样泼了下来,远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在风中疯狂摇摆的灯笼。
洛驿城刚把视线收回来,又突然抬起了眼睛,目光如炬看着不远处的街角那边。
“大人!发现一些东西!”
邓展从后院跑了过来,急匆匆禀道。
外面的雨太大,已经把巷子里的血迹全都冲散干净。玉竹虽然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证人,但记得的和表述的都是关于昨晚拍打窗户的声音,除此之外并无其它。
由此,他们推断青莲是在房中被杀害的,可关键是房间内没有一丝一毫的血迹,也没有一丝血腥味,层层叠叠的伤口,可想而知是多惨烈的画面。不说血迹,竟然连声音,柳花巷的人都没有听到过。
邓展发现的东西是在柳花巷后院的一个草垛子里,一把沾了血的刀,一块红色的长布,其实那块布本身是白色的,因为被血液浸泡而变得鲜血。
棉布上的血经雨淋湿,混合在雨水里从草垛下面流了出来,这才被邓展发现。
尚掌柜看见刀和布,脸色开始不对劲起来。
“把它打开”,钟离道。
布被打开,众人顿时惊骇,那不是一般的布,而是袖云布,一般用来防水,而且这块布他们不久前还见过。
无人开口说话,尚掌柜却猛地跪了下来,追悔莫及的大喊:“是我的错!是我一时冲动杀了人,我愿意一命抵一命,你们把我抓回去吧!抓我回去吧!!”
洛驿城淡笑,摇头,“说谎,人不是你杀的”
“胡说!”,尚掌柜呵斥道:“你知道什么?!柳花巷为客人着想,每个厅间都隔了一层袖云布,这种布价值不菲,只有我们柳花巷才有。青莲是半个月前来的这里,性子高傲怎么也训不服,我一气之下就想着要给她点教训,我本来只是想吓吓她,可当我看见那满地的鲜血时,我兴奋了,我忍不住想要更多……”
尚掌柜一边说一边笑着,浑身颤抖,面容扭曲,当真是疯狂至极。
“你们知道吗?鲜血的味道何其美味,你们要不要也尝尝看?”
说着,尚掌柜拿起地上的刀舔了一下。
邓展嘶了一声扭过头去。钟离皱眉看着他。洛驿城盯着尚掌柜想的入神。
这时,尚掌柜握着刀横向一转,猛地刺进了腹部,刀尖未抵致命处便被人一脚踹到了墙角,发出叮当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