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1/2)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周述瑜低声读着这几句话, 相比起何玉的字来说,这几句词实在太夺人眼球了。
虽然他的句型并不是很工整, 但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洒脱之意境跃然纸上。
“这是何人所作?‘穿林打叶’应是在雨中,‘何妨’两字颇为俏皮灵动,而‘任平生’这三字,读来畅快不已, 此文的作者应该是一个豁达爽快之人,若是有可能,引荐一二。”
何玉听着周先生的解读,冷汗涔涔, 一下子没注意就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坑。
“这文是我在杂书上看到的,看到喜欢便记了下来,没有记载作者的名字,所以我也不知道是谁人所写。”何玉推脱到。
“那边罢了。”
周述瑜颇有些遗憾地说道,而后才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何玉的字上来。比起先声夺人的文,字就显得有些差了。
“你的字,嗯~”
周先生看着何玉的字,有些吞吞吐吐。
“先生, 您就直说吧, 不用有所顾虑。”何玉闻言, 直接说到。
“首先是运笔不随心, 应该是长期描摹的缘故, 没有放开手写,所以徒有形而无意。”周述瑜直言道。
说实话,周述瑜的评价还是稍有保留的,何玉这种明显是新学写字的人才会出现的问题,纯粹临摹,且没有按照正确的运笔来进行,所以一笔一划的走向都不正确。
“这样,你每月的初一、初二到这里来,跟着文友一块儿练习如何?”周述瑜说到。
他这儿不是私塾,也不招徒弟,只是一个招朋引伴的场所,大家以诗文会友,以书画论情,参与到其中的都是对诗情书画拥有一定追求的友人,大家互相介绍,慕名而来。
“谢过先生。”何玉迫不及待地说道。
之后,他们跟着周述瑜在庭院闲逛了一圈,这里有假山流水、还有竹林幽径,实是美妙。
待从竹林小筑中走出来,陈涛便与何玉说道:“我看周先生对你并没有太大的不满,已经很好了,周先生的交友中,多是书画名家,你跟着多学学,获益很大的。 ”
“大师兄与周先生很是相熟?”何玉很是好奇地问道。
“我也曾经和你一样,制瓷要更进一步,自是需要提升这方面的休养,便是现在,我也会时常过来请教一二。 ”陈涛直言说道。
“大师兄厉害。”何玉非常钦佩地说道。
像这样的自觉一直是何玉羡慕且渴望的,自觉自律地提升自我,无论是哪行哪业,均能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也已经慢慢沾染上了这种自觉自律。
今天刚到月中,何玉随大师兄出来之后,还是按部就班地在瓷窑工作,而后回到自己的小院。
现在,他不需要应付瓷窑的任务要求,所有的精力都可以放在制瓷的学习中。
年前,何玉刚刚接触茶壶的制作,这种复合结构的瓷器,需要大量练习来积累手感。
他便连续做了半个月,刚开始一天做两个,修坯修两个,之后一日里做四到五个,同时修前一天做的粗坯,几乎都要厌烦了,陈涛都有些看不太下去,直接叫他歇上一两天,换换心情。
城外的小河边上,何玉硬是被大师兄拽出来体验垂钓。
春天的微风拂过,空气中仍然有些微的清冷。
“感觉怎么样?”他们来到这里差不多半个多时辰之后,陈涛问道。
“感觉,轻松了很多。”何玉这会儿心里忽然很是平静,不像之前几天,一直保持着一种疲惫焦灼的感觉。
他做茶壶,就和前世高考前做题一样,不断重复到了厌烦的地步,而他自己还没有节制。
“这样多好,不要逼得自己太紧。”陈涛与他说到。
他是真没看出来,何玉骨子里还有一份这样的狠劲,当真是出乎他的预料。
“知道了,师兄。”何玉回头调皮地朝他笑笑,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只见这时候,何玉这边的鱼竿忽然动了一下,何玉激动地喊到:“上钩了,上钩了。”
迅速将鱼竿提起,上面挂着一个巴掌大一点的小鱼,不过他们还是高兴不已。
傍晚回去的时候,何玉和大师兄的水桶中,都有三两条手臂长的大鱼,最初钓到的那条小鱼,已经消失了身影。
何玉第一次独自带着自己的笔墨上竹林小筑的时候,格外的局促不安。
小心翼翼地选了一个最偏僻的地方,偏偏人多了之后,周先生则大张旗鼓地将他介绍给了众人。
“我们今天有个新朋友,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涛兄的小师弟,何玉。”周述瑜开场便说到,而后便招招手与何玉说道:“何玉,到我这边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