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人之下 > 殿前

殿前(1/2)

目录

翰林院说白了就是皇家秘书处, 修撰说白了就是皇上的秘书, 负责的工作包括记录皇上的言行, 起草诏书, 进讲文史, 掌修实录等等。

但秘书归秘书, 却并不代表皇上身边就你一个秘书, 事实上翰林院里的人还真不少。包括学士,侍读,侍讲, 修撰,编修在内,七七八八有几十号人,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秘书处。而冯少棠的修撰也不过是个中间等级的从六品小官。

每科的正科进士都会入翰林院, 修习一年后分配到各部去历练,部分留下的翰林要么就是备选的学士, 未来的阁臣, 要么就是没处去, 没人要的废柴。就这样翰林院每年新旧更替, 人员参差不齐, 可以说是衙门中最特殊也最复杂的一个部门。

头一天点卯, 冯少棠穿着崭新的青色补服,早早的就赶到了翰林院。翰林院并不在皇宫里,而是顺着皇墙根另立的一处府衙。

到了地方才知晓自己并不是来的最早的, 秦光耀, 张幼熙等人早到了。冯少棠一个修撰,秦张二人两个编修,加上二甲一堆庶吉士,浩浩荡荡小二十人等着翰林院开门,那场面还真是气派!

这一等就等到了辰时三刻,才迎来了位老翰林,那人似乎对前来报道的菜鸟们不屑一顾,只道:“一个个来这么早做甚?不知道翰林院的规矩么?”

年轻人中有不服气的,开口便冲道:“我们不知道什么翰林院的规矩,卯时末开衙,这是朝廷的规矩,我等来的可不算早。”

这话等于是指着老翰林的鼻子说你来迟了,老翰林当即脸就耷拉下来了:“怎么说话呢?年轻人不知进退,连翰林院前也敢喧哗?你家先生莫不是没有教你?何处自有何处的规矩!”

年轻人哪里听得这话,眼看着脸色紫涨就要发作了,冯少棠忙和稀泥的岔开话题道:“我等只是早早的来,等着拜见上官罢了,却不知学士大人侍讲侍读大人何时来?”

见状元发话,那年轻人不好再说啥了,老翰林也得了台阶,只开了门,慢悠悠的迈着步子往里走,嘴里道:“大人们都是身上有差事的,要在圣上跟前伺候着,不到午时哪里得空回来?”

原来如此,管事的都是一早赶到宫里伺候,下面的官员没了约束,难怪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了。

一行人跟着进了翰林院,只见一栋二层小楼前面围了个院子,院子里有口井,旁边的银杏树正发着嫩芽,枝横盘桓的长着,很是有些年头。

那老翰林进了屋自顾自的拿了本书便坐下了,把一杆新人就给晾着,众人都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又有人便问:“我等……”话还未说完,老翰林就摇手道:“别问我,我又不是上官,等学士们回来再说罢。”于是就没人敢吱声了。

冯少棠左右无事,见屋内各案几上浮灰粘手,便寻了个抹布,到院中打了水沾湿了,回来擦案几,顺手把案几上摊放的卷宗也就给收拾了。

张幼熙见状,也上前帮忙,又有几个有眼力劲的,见状元都如此,便纷纷忙活起来。但大多数新人却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如今好歹也是官身了,又如何能做这等低贱的活?就算是在家中苦读的时候,这些事那也是不做的。

冯少棠倒没觉得丢人,只忙活了一会儿,就将屋子规整了一遍,原本显得有些阴郁的堂屋倒是变得敞亮起来。

好容易挨到了午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一面皮微黑的中年人带着一群人便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穿绯色补服,上绣鹭鸶,这是正五品官的穿戴,而翰林院的五品官只有一个。

众人忙躬身道:“见过学士大人。”

翰林学士马萧环顾四周,见屋子被打扫过了,每个案几上堆放的卷宗也规整过了,显得整齐明快了不少,心中不禁欢喜。

要知道翰林院可不同内阁六部那些归于宫内的衙门,都有内务府太监分派洒扫。翰林院独列宫墙外,内务府可不管宫外的活计,而翰林们虽然清贵但品级俸禄确实也低,更花不得钱雇人做事,最终都是靠各位翰林自己收拾罢了。

然而各位老爷又有哪个是勤快人?乱堆乱放的,边干边吃的,每到修订典籍,草拟史册的时候,翰林院那简直就是遭了灾似的,怎一个乱字了得!他堂堂学士在自己府里养尊处优惯了,有时候,简直都不想跨进翰林院的大门!进来简直就是进了个猪圈!

然而他没开口问是谁做的事,只微微点了点头道:“你等就是今科翰林?”

众人忙应了,不少先前袖手旁观的人便偷瞥冯少棠,暗笑他一介状元做这等俗务,却连上官的一句话都没得,真真是跌份!

冯少棠却无所谓,她放低身段做这些,却不仅仅为了在学士大人跟前表功,而是做给其他老翰林看的。新人初来乍到,如何最快融入集体,还得老人照看帮衬,总归多做些事是没错的。果然,虽然马学士没提,但他身后的那些老翰林们都面露笑意。

却听马萧又道:“谁是修撰冯少棠?”

冯少棠出列道:“下官正是冯少棠。”

“哦,”马萧打量了她一眼,“今儿皇上提到你了。”

说罢就调头进了后堂,留下一堆老翰林给新翰林安排差事。

冯少棠得了他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倒也没有太过在意。换做任何一个新晋的翰林,这句话可是不得了的!至少能让他自己美上半日功夫,没瞧见旁人正用羡慕的眼神打量她么?但冯少棠不然,她私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君臣之分,更不会因为皇上的一句半句而得意忘形。

她只安安分分的随着老翰林接洽事务,哪里的卷宗需要修订,哪处的文稿需要校对等等。

马萧从后堂更衣回来之后,见她宠辱不惊的模样,倒是给了个不错的评价:沉稳。

十四岁的状元郎,竟还能如此沉稳!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

当然,皇上提到冯少棠,这话并不是他马萧用来试探人的,而是确有其事。今儿早上下朝的时候,他按照皇上的意思草拟了诏书,送给皇上过目时,皇上冷不丁的提了一句:朕钦点的状元冯少棠在你那儿,你且参看几日,若是妥当,过些时候便带到朕跟前来罢。

这可是了不得的事!要知道翰林虽说是皇帝近臣,可哪有新晋的翰林就能在皇上跟前行走的?谁不是磨练个一年半载,熟悉了宫里宫外的规矩,人事做派的惯例,才能混到皇上跟前伺候?

看来今年这位一路轰轰烈烈的考上来的西北狂生冯少棠前途无量啊!

几日之后,冯少棠果然接到了面圣的消息。

“宫里的规矩该说的本官都说过了,你可记得?”马萧将她提溜到身边提点。

冯少棠点头应道:“谢大人教诲,下官记得。”

“跟着皇上身边,皇上不开口你不得先开口,皇上不垂问你不得自行回应,凡是皇上的只字片语都得记录在案,皇上要起诏书么……”马萧想了想道:“你若写的不好,就跟皇上请罪,瞧着你是新人的份上,皇上许是不会责罚的。”

冯少棠连声应是,心中却是明白,马萧恐怕并不愿意将草诏的差事交予她。

马萧又道:“你今儿的造化可是本官给你求来的,当珍惜才是。进了宫,你要谨慎行事,小心再小心,行错半步都是一个死罪,届时可谁都救不了你。”

“多谢大人提拔,下官明白。”冯少棠恭恭敬敬的应了。

不管马萧是否代她求了差事,至少他没有刻意设绊子阻她,她承这份情也不算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