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以煦之名 > 奕,朝堂

奕,朝堂(1/2)

目录

第六章

崔府。--*--更新快,无防盗上dizhu.org-*--

晚饭用罢,彤管起身告退。崔夫人这两日细观,发现彤管不多言语,不甚表现,便对崔浩进言:

“主君,彤管虽是你的血脉,她母亲却是歌姬,传出去实在不雅。不妨我做主将她许配出去?”

“我还是想多留她两年再说。”崔浩一生宦海沉浮,唯一遗憾的就是膝下空虚,好不容易得了女儿总是想养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

“主君糊涂,彤管为何与你相认?还不是做了错事,一旦殿下拿你开罪势必要将这事昭告天下的,届时,主君的名声还要不要?清河崔氏和我太原郭氏的名声还要不要?”

崔夫人以官声威迫,崔浩不得不重新考虑。

“依夫人所言。”

“主君,彤管身份上不得台面,你我还是要为以后打算的,不妨在族中抱养一个孩子?”

“不是说好的过继仲明家的幼子?”怎么又想抱养一个?都这把年纪了,哪里还有心思抚养?

“妾身无福,未能生育。还是想抱养一个孩子,好亲近。免得身后事无人理。”说着说着,涕泗横流,呜咽不已。崔浩心软,不知所言只好应允。

次日清晨。

南安公主府。

举朝休沐后,开启了新一轮的政事,而今天也是昔时的朝阳少年杜凤皇再次回归政治舞台。

冠冕,朝服,簪笏,皂角靴一应俱全。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轮廓分明,眉宇间英气尽显。

“还是朝服,适合阿兄。”

冯煦看着杜凤皇,感慨心起。

“你要是喜欢,阿兄天天穿给你看。”

小时候还是一个白白的团子,现在都是插金钗的年纪了,真快。不由自主的摸上冯煦头顶。

“朝服,里三层外三层的;整日里穿就中暑了。”素手抬起,整理杜凤皇衣领,又道:

“阿兄,若是妹妹能看到你在永安殿上的模样就好了。”

“只要你想,阿兄定会为你达成。”

“快到时辰了,阿兄快去,妹妹在这等你。”

“好。”

冯煦看着杜凤皇一步一步离去,骄傲油然而生。

“阿煦。”

冯煦听到南安公主唤自己的名字,转盼回首,双手交叠置于腰带中,屈膝问礼。

“玥姨。”

南安公主,拓拔玥。当今陛下长女,玥,意为掌上明珠。昔时,陛下思念舅氏,以杜超为阳平公,尚南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位大鸿胪卿。而杜超正是陛下生母密皇后兄长。若按杜家辈分,陛下都要称南安公主为舅母的;而南安公主与冯昭仪年纪仿佛,自冯昭仪入主魏宫,更如知己。故而因此,冯煦称南安公主为姨母。

“出了长乐宫,就不要惦记了,万事向前看要紧。”

南安公主膝下三位公子,对阿煦也是欢喜,对好友冯昭仪又是羡慕又是感慨。那样的逆境,也幸好有个孩子在身边,也好有个盼头。现而今,孩子出了那见不得光的地方,是好事!

“乌雷光芒太盛,住在乐城王府难免引人注目,不妨过来与我同住,也让我享享女儿的福分。”南安公主的眼神有些浓烈,双手也不自觉的将冯煦的手握在手里。

“玥姨,王府离公主府也不远阿煦会常过来的。何况我在王府,也可分担分担殿下政务,让殿下轻松些。”

南安公主明事理,也不好强求,唯有怜惜。

“可怜这样小的年纪,还要承担大事。道俊不日也从陇西回来,你与道俊好好相见。”

杜家与冯家早前定下的婚事,南安公主还是想提起来的。这样好的孩子,不能再受苦了。

冯煦听此,退后两步,俯身扣膝,行稽首大礼,道:

“我与杜家子乃父母之命,本不敢违抗。然,冯家势微,父母尽皆西游,姑母做主辞命婚事,望玥姨见谅。www.dizhu.org”

“孩子,我杜家不怕的呀!”南安公主揽起冯煦,道:

“阿淑这些年经历了什么!这样怕!”

“玥姨,长乐宫中,人情冷暖阿煦与姑母尽皆尝了。实在不能拖累杜家,更不能拖累玥姨您哪!”冯煦从袖中拿出冯昭仪手书交与南安公主,接过看,上书云:

阿玥,昔往时,两姓交好特定婚约。现冯家势微请以退婚,实不胜君子所为。其因盖以吾兄嫂之命,然吾兄嫂故去,吾退其婚事。公府王侯之家皆蒙君上泽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吾,自知无颜见尔,唯予书信以表诚。愿杜,冯两家婚约分手,重修旧好,释结恩怨。冯氏淑仪拜谢南安长公主。

南安公主对好友这些年的处境的担忧更深一层,也明白了为何与杜家退婚一事。

“阿煦。玥姨知晓,你姑母做的事,从不后悔。玥姨不劝,你若想,我杜家儿郎随你挑选;若有心上人,杜家就是你的依靠。”

南安公主先计划道俊回来再说,男未婚女未嫁,总有机会的。

从南安公主府出来过后,乘车回王府,柳叶这才开口:

“公子,您和昭仪为何现在放弃与杜家的婚事?”

“拖得久了就是目的不纯,更是伤了两家和气,倒不如断了干净。何况,杜道俊与我并非良配。”两个人在一起,不单单是兴趣相投,更多的是要有自己各自的生活,方能长久。

“也不知杜三公子的书读的怎么样了。”柳叶叹了一句,小时候读书读的一塌糊涂,总不至于现在还是?难说,世事难料。

“主要是,我有小白了。”

冯煦低着头,红着脸。

柳叶不置可否的摇摇头,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可在昭仪娘娘和大公子看来,李奕也不是良配,不过是情窦初开罢了。

乐城王府。

拓跋濬收拾妥当后,在门口等了许久,还是明海提醒:

“殿下,您还是快去上朝吧。”

“再等等。”

阿煦会回来的。

“殿下,煦娘子送杜大人上朝,赶不回来的。”

拓跋濬不言语,他就是想等。

“殿下。”

殿下,再不走真的来不及了。这是您第一次以乐城王的身份参与朝政,不能晚。明海想说,看殿下的模样又不知如何张口了。

再不走,可能真的来不及了,拓跋濬眼眸暗了下来,抬步上马直奔永安殿。

永安殿,国家大事议政大殿。

杜凤皇与长兄杜道生一同前往永安殿议政。一路走来,数人侧目,这样年轻英俊的少年郎已然是殿中侍中的官位,会是谁?况且与河东郡公一同,身份成谜。

“凤皇,你重归朝堂。好多人都不认得你了。”

杜凤皇失笑,淡然处之:

“今日过后,都会认得我。”

兄弟两人会心一笑,不置可否。

“父王,上朝后禁言。”

“为何?”

“因为从现在开始我是乐城王殿下。”

永安殿上,庄严肃穆。

今日的拓跋濬不再是“世嫡皇孙”而是皇太子之下唯一拥有实权的封王。

大魏的天,要变了。

“启禀陛下,臣有本上奏。”拓跋濬直身出列,持簪笏上奏。

“乐城王何事?”

陛下抬手示意,继续。

“启禀陛下,近日禁军调动,颇为混乱,职位不清,下层军士更是认不清直属宿卫监。臣建议,整肃禁军调动一事。”

太子拓跋晃心头一凉,这孩子怎么拿禁军开刀?

“…”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