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惆怅来不及(2/2)
一抹淘气又刺眼的阳光斜斜入了纱帐,让原本漆黑的周遭进了金黄一片,李昀眼皮动了动,模模糊糊间,仿佛远处有隐隐约约的河水潺潺,仿佛也能听见水鸟的叫声。
李昀揉了揉眉头,入眼的是一片带着光晕的青色纱帐。
头痛欲裂,动一动脖子都发酸,怕不是睡在石头上睡的落枕了。
此时一个少女开口,悠扬入耳:“李公子可是醒了么?”
李昀浑浑噩噩的点点头,仿佛半梦半醒间。
粉衣少女道:“奴婢这就准备,为李公子洗脸,早膳已经备好,公子睡的久,吃些软粥比较好……”
李昀一惊。
这里是哪里?
李昀转过头看着粉色衣裳少女,又转头看着周遭一切。
方方正正布置妥当的厢房,没有任何华丽布置,却典雅得当,旁边放着的那个花瓶儿颜色鲜艳,价值不菲。
这是自己没有来过的地方。
这到底是哪里?……哦对了,自己,自己不是在烟障之中么?怎么一觉醒来却是在这个地方?
难道是睡的久了,秦子期撤了烟障的时候发现自己中了瘴气,于是将自己抬了出来?
李昀坐起身来,接过粉衣姑娘递来的帕子:这里是哪里?
粉衣姑娘嫣然一笑:这里是芙蓉谷啊。
李昀叹口气,果然,是秦子期见自己晕在了烟障之中,将自己解救出来了。
看来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了。
不知怎的,李昀心中却有些窃喜,默默从心里油然而生的,不想与人道的,窃喜。
“你家公子呢?”李昀擦了擦脸道。
“公子说让奴婢们好生伺候着李公子,因为商事缠身,已经离开了。”
李昀点点头,将自己简单洗漱了一下,觉得自己饥肠辘辘,正巧粉衣女子端上来了早点,李昀也没有客气,一个筷子下去,爽脆的三酱碟配着一碗白粥,正好填了李昀的肚子。
早饭过罢,粉衣女子请进来一个大夫模样的人,道:公子吩咐了,李公子若醒过来还是要把把脉,瘴气阴寒,最好开副药暖身,怕有什么不妥。
李昀只好伸出手臂,大夫摇头晃脑的看将一会,道:公子脉像虚浮,染了寒气,需吃些驱寒且去虚火的药。
李昀道:这烟瘴还真如传说一般阴寒。在下不过在这烟瘴中待了两个时辰不到,就有如此多的毛病。
粉衣女子掩着袖子笑了:李公子这是在烟瘴里睡糊涂了,整整一夜待在那种阴寒的地方,身体再好也怕是受不住的。
整整一夜?李昀没说话,倒是大夫应了一声:就是,这瘴气吸多了可是要伤身体的,前些日子听说有位富家公子在烟障外待了许久,这还没进去呢回去就开始上吐下泻,公子这样的算是轻微的了。
大夫密密麻麻认认真真的写了张方子,说这是自家秘药,喝上三副定能药到病除,又说李昀身体健朗,又很年轻,定不会落下病根儿。
李昀只好客套道:“果然芙蓉谷人才济济。”
大夫摸着短须道:“在下若能有当年秦二爷的风骨一二,也算是得教了,哎。”
李昀看着大夫摇头晃脑的走了,心里还在琢磨,这秦二爷不是在谷里么?又瞧了瞧大夫放在桌子上的药方,心里一凉。
周周正正,一板一眼,是柳体小篆。
本朝盛行字画,书法却是随着皇帝喜好而来,柳体小篆是新皇登基后才兴起。
过去百年间流行的是正体小篆,而在开国年间,书法算是遍地开花,留下的存本大多都是颜体,没有如今小篆那么周正。
当初杜若堂一笔一划让李昀去学的,正是颜体。
李昀挨坐在椅子上,拿着那个药方有些颤抖。
粉衣女子送了大夫回来,见李昀呆愣的坐在那里,道:公子怎么了?
李昀小声道:“敢问姑娘,如今是何年月。”
粉衣女子道:“正是阴历八月初九。”
“是何年份?”
“自然是申玖年”
李昀手一松,那张药方飘落在地上。
申玖年,泰安三十八年,李昀正是泰安年二十四年出生。
李昀又道:“敢问姑娘,如今这芙蓉谷的主人,是何许人也?”
粉衣女子不解,却也回答了:“自然是苏公子。”
苏公子,苏祈,字筱之。
李昀走到屋里的那面黄铜镜面前,摸了摸自己的眉眼。
同样的身量,同样的样貌,却再也没了洛恒眼角的微痕以及脸上的浅色伤疤。
这张脸李昀看了二十四年,当然认得。
李昀,又回来了。
百年之后,又是一个秋凉夏末。
杜若堂枕着软垫靠在纱窗旁边看书。屋外是沉沉云雾,仿佛没有尽头,此时洛恒走了进来,看见他便走过去挨着他坐着,杜若堂翻开方才看的那页书给他看:芙蓉谷如今送给了毛团儿,恐怕如今变成狼窝了。
洛恒看了那一页,是个神奇画本儿,说芙蓉谷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外城外更有狼群守护,原因无他,乃百年前有一位狼女看上了秦外城的富家公子,想委身于他,奈何公子有了心上人不愿辜负,狼女伤心回到了山林里,富家公子后来家道中落,心上人也跑了,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此那狼女又回来了,帮他度过难关,又相伴其考了功名,公子感恩,不顾族人反对娶了狼女为妻……
洛恒微微一笑:恐怕以后景路是有苦头吃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五百年前八杆子打不着的一头狼,会如此纠缠与他,还编造这样的故事,也是新鲜。
杜若堂也笑了,忽然想起来什么:一直没问你,当时你醒来以后,觉得回去了五百年后,想的是什么?
洛恒双手环过去替他拢了拢衣服,道:也没什么,不开心,不欢喜,就好像本该如此,一声惆怅都来不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