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渭城朝雨(1/2)
【一】
渭城下了雨,路上的泥裹满了车轮和马蹄。--*--更新快,无防盗上----*---
赶车的人年纪不大,穿一身灰色的粗布短衫,脚上一双起毛的旧靴子。
他忽然用力一拉缰绳,停了马车。
车里的人出声问道:“怎么了,留青?”
他答道:“大人,前边儿路上有条狗。”
柳叶色的车帘布撩开,探出一个瘦白的青年人。
“走近些。”他说。
留青便又赶着往前了些。
这狗趴在泥里,瞧着还不如一个马蹄大。湿漉漉地淋在蒙蒙细雨里。
年轻人下了车,走了几步到它身边蹲下。
狗便抬起头,仰着一双黑亮的眼睛,对他摇了摇短短的尾巴。
年轻人垂着眸,淡淡笑了下,伸手摸了摸它的小脑袋,便抱起来带上了马车。
“走吧。”
“是。”留青重新赶起车来,“大人,不如给它取个名字?”
“渭城朝雨浥轻尘。就叫小尘罢。”
渭城知县今年四十有六,四十三岁方中了举,做了三年知县,没见有什么成就。说是府衙当中房屋多有破损,要他们去城南江边住。
留青愤然曰:“去城南住也就罢了,只是按律,我家大人官职通判,当住三间三厢,怎的成了三间了?”
知县笑道:“这是我想不周全。只是如今偌大的渭城,能给沈探花住的,就只有这三间屋子。”他一双细眼斜瞅着沈苑之
,“听闻沈探花出身屠户,见识过的自然比我等寻常读书人要多,自不会在乎这些个小事儿的,探花说是不是?”
“我呸!你还好意思说自个儿出身好,我家公子十七就中了探花,你是几岁才捞着个举人?”
这知县最忌讳别人说他年纪,当即脸便黑成了锅底。---留青还要再骂,苑之拦了他,道:“大人说的是。只是家父早不做那屠害生灵的事多年了。城南也好,毗邻渭水,景色宜人。”
留青抢着道:“就是说呢!还能钓鱼!”
沈苑之一笑,见知县脸色不好,也怕留青再出言冲撞,便告了礼仓促走了。
渭水边儿上三间屋子对角排着,倒还算结实干净。只是离水边近了些。
沈苑之挨个看了,走到屋外老槐树下道:“我不喜晒,东北那间屋子给我罢。剩下俩儿你挑一个。”
留青笑了:“爷这话说的,我不要北边的,难道要去睡厨房么。”又叹了口气道,“可惜地方太小,腾不出地儿给爷做书房。”
沈苑之随意道:“放我房里便是了。”又说了句,“烧些热水。”就向马车过去。
渭城西边有座府,上书“晋王府”。这府建得不甚宏大,比不得当地顶有钱的地主。
王府里的长史姓长孙,名梦樵,表字子渔。自打贬谪沈苑之的圣旨发出,他就派人日夜盯紧了城门。人才到,便打听了个清楚。
“那沈徽文行李简薄,随身只一人,名叫留青,是自家中带来。知县妒其才,以城中无房为名,让他住到了渭水河畔。”
晋王秦檀还不到二十,表字闻远,母云妃,已薨。十七封王,出京至渭城。
“就是你说过的那位本朝最年轻的探花?”他一面说,一面继续写字,“他来这儿,是李公公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