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寻魂·三(1/2)
阳凤城的夜格外的安静,百姓早早的睡了,除了不时有“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声音外,即使是有两道人影一前一后的从一排排的屋顶上掠过,也不会被察觉。----更新快,无防盗上----*--
夜间的风显得有些薄凉,带着丝丝冷气从屋顶上对峙二人脸上吹过,一个吹动了长长的白胡须,一个撩动了鬓间青丝。
井泽眼睛半眯,语气中含了些不耐烦的怒意:“我从未害过人,不过是想本本分分的做生意罢了,老道士,你又何必盯着我不放。”
老道眉须皆白,一袭宽袖白袍,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妖就是妖,何须多言。”
如今这年代,人与妖之间其实是有潜在协议的,只要妖不为非作歹,祸乱人家,那些收妖一般都不会管,毕竟常人能力有限,有时候需要妖的帮助,比如井泽,他做的就是珍珠和一些珠宝类的生意,他身为鲛人,滴泪成珠是他的本事,而且这些珍珠各个都是精品,自然比往常商人的要好些,在市场上也是很吃香的。
但也有一些人比较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非我族者,其心必异,所以他们压根就不在乎那些潜在协议,遇妖必捉,这样的人,人族虽会劝解,但真的要说有什么制约,那肯定是没有的,总之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妖族自然见次也不会傻站着被抓,至于最后结果,只要不闹得太大,谁也不会多插手。
老道:“妖孽,我劝你还是尽快束手就擒吧。”
井泽没有多言,直接默念法诀,汇聚空气中的水蒸气,化为一道水柱,向着老道攻去。老道手握拂尘,凌空一甩,一道白色的光芒迎了上去。
水珠飞溅,两道攻击不分伯仲,水柱在空中分散开来,撒在屋顶上,像是正在下雨一般。
司文如以往那般,到了点后,他放下手中的书,吹灭蜡烛,准备歇息,可今日他刚一躺倒床上,就听见雨点淅淅沥沥的声音。
“下雨了吗?”司文闭着眼睛,喃喃道。
翌日,在生物钟的控制下,司文踩着点醒了。
一如既往的起床洗漱,一如既往的晨起漫步,生活平平淡淡,与往常无二。--*--更新快,无防盗上----*---
“夫子又去晨趋啊!”早起的小商小贩们一边摆着摊,做上香喷喷的稀饭包子,在袅袅的雾气中和司文打着招呼。
司文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本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后来家道中落,父母早逝,只留下一座老宅给他。他自幼饱读诗书,若是常人,想必就去京城搏一搏功名,但司文志不在此,他这一生,惟愿呆在这座阳凤城,教书育人,平淡度日,若可以的话,待过几年,娶一名女子,这女子不需美丽动人,也不需才气过人,简简单单就好,夫妻俩举案齐眉,平平淡淡就好。
旭日初升的阳凤城,没有阳光正好时的那般喧嚣,街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的。司文一路慢慢走着,最后出了城,来到他往日最常去的地方——阳凤湖。
阳凤城就是根据这阳凤湖取的名字,据传在数十年前,最初的阳凤城还是一座物资匮乏的小城池,而且也不叫阳凤城,叫什么倒是没人记得,就连老一辈的人都只是摇摇头,直呼想不起来,但他们总是会说当年的百姓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穷得很,后来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从这阳凤湖内捡到珍珠,还卖了个好价钱,这下,这阳凤湖一下子便声名大噪,阳凤城的百姓借此富裕了起来,只是这湖再大,湖内珍珠再多,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所以当年的人民定下契约,每过十年才能从湖内取一次珍珠,这契约定好之后,所幸百姓们也是明理的,大家自觉的约束自己,竟从未有人违背,同时,为了感谢阳凤湖的赠与,这才将城池的名字改为阳凤城。
阳凤湖湖水清澈,但湖内深达数十米,常人都不敢下水,湖旁有一杨柳,活了多长时间倒是没人知道,只晓得在阳凤城还不叫阳凤城时,他就在这,老人们说,这树啊,成了精,只是感谢阳凤湖的养育之恩,不愿意走。
“又见面了,老朋友!”司文每日清晨都会到杨柳树下读一会儿书,日日见着,就擅作主张的交了杨柳树这个朋友。他如以往那般打了个招呼,杨柳树晃动了下垂柳,仿佛真的像老人们说的那样,成了精,在给司文打招呼。
司文轻笑了下,旋即坐了下来,在杨柳的阴影下,翻开书籍,安安静静的看着。
此刻阳光正好,岁月清悠。
“诶,那个谁,帮我拿一下衣服谢谢!”
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司文一跳,他下意识的寻着声音转头,正好看见湖面上站着一位男子,裸露着上半身,像是刚刚游完泳似的。
司文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英挺健壮的男子,一时有些不适应,以至于他忽略了常人怎么可能在水面上那般立着。他迅速撇过脑袋,本着非礼勿视的信条,他盯着手中的书,看着那仿佛在跳舞的文字,说:“你的衣服在哪?”
井泽轻笑了下,他道:“在你旁边,这挂在柳树上。”
旁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