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来(1/2)
过完了上元节, 按道理, 齐王与泰王就要回封地去。封地亲王留在京都这事毕竟忌讳, 但满朝文武见皇帝一副乐聚天伦的模样,也不好就此事再劝。然而, 就在上元节过后几天,京都城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齐王东方稚,在行宫别苑休憩时突然昏阙, 高烧三日不退,似有病危之态!
病情来得突然, 而且此事牵连甚广。因正值各地王侯、附属国前往京都共贺佳节时分,为了确保齐王东方稚不是遭人毒害, 皇帝东方宏得知齐王染病后当即封锁京都,数万禁军从郊外军营调回京都城驻守,其森严之势,给王侯以及百姓都造成了一定压力。
而皇帝因此事震怒,早朝时更是直指此事必定有人暗下黑手!百官惶恐,知道皇帝极疼齐王,当下跪了一地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一个眼神与皇帝碰上,就会有谋害齐王的嫌疑。
“父皇!齐王身子一向康健, 素日里也少有病痛, 这次突然在行宫染病而且不得恢复, 当中必有缘故!”太子东方顺出列, 神色严肃:“儿臣恳求父皇彻查此事!”
“儿臣恳求父皇彻查!”泰王东方承也跟着倒地而跪。
文官武将面面相觑, 一时间也不知该怀疑谁会对齐王有此动机。莫非是那盛国的人?只是他们国君储君都来了京都,若在京都行事,岂不是陷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怕是没那么蠢。如果不是盛国,又会是谁?小齐王从来没有得罪人,谁那么黑心肠来害她。一切都是谜。但看皇帝东方宏坐在龙椅上的铁青脸色,大臣们便明白此事没那么容易解决。
“皇上…”
文臣之中,大学士方源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他一向寡言,对于政事少有见解,但今日就东方稚一事,忍耐不住,出来开口:
“老臣也请求皇上彻查!”
这方源地位不高,官场政绩也一般般。但他却有另外一层身份,险些被人遗忘:盛治齐王的王妃,便是他的独女。换言之,现今的齐王东方稚,是他唯一的孙辈。方源虽只有一个女儿,只是她嫁给盛治齐王后,父女间的联系便很少;这方源又是个迂腐臣子,总觉得亲近儿女会影响彼此仕途,故多年来不曾关怀几句,感情生疏。
而今见外孙女突然病重,年迈的方源才恍然发现自己膝下剩她一个直系亲属,忙跟着太子泰王出列,请皇帝做主。
皇帝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爱卿放心,朕一定会派人彻查此事。子忠!”
“儿臣在!”
“遣人带话给国师,让他也去看看稚儿的情况!”
“是!”
见皇帝连国师都找了,百官脸上皆是悲怆之色。
听说那齐王爷是个极为伶俐的小姑娘,难道要就此殒命?唉。自古红颜多薄命,盛治齐王尸骨未寒,难道小齐王就要随他脚步而去、东方家又要蒙上白丧吗。
京都城中,同样将此事传得厉害。
东方稚早年可是在京都城住过几年的,加上后来极爱四处游玩,个别百姓对她也有些印象。说书人不也讲过‘齐世子’故事么?在百姓心里,东方稚便是个文文静静的乖孩子,老王爷薨后,还有人替她心疼,每逢初一十五就给老王爷上香。如今东方稚无故染病,不少百姓都暗念佛号,希望上苍能眷顾这个孩子,让她快快康复。
而盛国本来打算返程的车队,现在也被扣在驿站,除了日常起居饮食,其他地方一律不准去,等同软禁。
盛太子梁审又气又无可奈何。
他知道此时此刻万不能轻举妄动,毕竟他们是这件事里最大嫌疑人,若有一丝不满,都有可能被皇帝用罪名扣押。只是,圈在这驿站四周有什么乐趣呢?梁审无聊得直叹气。
也是佩服自己父皇还有兄弟能那么悠哉地坐在房里发呆喝茶,也不闷。
那个漂亮的小姑娘竟然无故病重?想到此处,梁审全然忘了自己在广安城的遭遇,一时间想起那绝色美貌,脑子里就塞不下其他东西。“若是死了,就可惜了……”他啧了几声,不复言语。
后来几日,前往行宫别苑的御医大夫可谓是一波又一波。
据悉,停在行宫门前的马车从未间断,从朝臣到掌权武将,从一品大臣到芝麻小官,全都流水线一般往齐王那里探望,然后都摇着头出来。个个见了那情况都觉得不妙,更有人传,行宫里已有宫人开始准备白绸寿衣等物,就看齐王能不能熬过去了。
这一事,闹得京都上下都像是蒙上灰霾。
“妹妹……你别这样。”
“让我去见她好不好?”
要说最难过的人,恐怕皇帝东方宏都算不上。
相府里的苏许,是这段时间里流眼泪流得最多的人。她在东方稚突然染病的那一天便得知消息,本想立即出门,却被苏远邦一直拦住,没能赶过去看她一眼。苏远邦说,这几天皇上以及各个大臣都会出现,苏许身份特殊,若是让皇上察觉了可不好。可是连日来过去行宫探望的人没停过,御医们又是整夜守在东方稚身边,哪里有机会接近?
于是苏许这几日都是坐在房中得知东方稚的情况,知道她高烧几日不退,知道她那日昏阙后便再也没有清醒过,知道她躺在床上意识迷糊,知道她现在全靠宫里的珍贵药材吊着一口气……仅仅几句描述,苏许便哭成了泪人儿,更别说让她亲眼瞧见那画面了,怕是要心疼死。
苏远邦安慰也不是,不安慰也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