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1/2)
北静王爷和贾宝玉二人走后, 御书房里陷入了安静之中。
“骥恒啊, ”圣元帝看着低垂着头的林琰, 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朕把你派去西北如何?”
林琰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臣, 不想去。”
圣元帝慢慢走到林琰身边, 伸手拍了拍林琰的肩膀。
“朕总想着把你留在身边历练几年, 再送你去军中, 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快,明日早朝的时候, 忠顺那一党派的人怕是要开始弹劾你了。”
林琰抬头看向圣元帝。
圣元帝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弧度, 转过身去看向桌案上跳动的烛火:“而且这只是一个开端, 你在朝中根基不稳,冲动之下又以下犯上打了亲王一顿, 他们会联合执掌宗人府的庄亲王一起攻讦你, 直到你身败名裂、抄家灭族为止。”
“你会怎么做, 骥恒?”
林琰微微蹙眉,若他只是一个人,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西北,可他还有家人……
“现在朝中大臣仍有不少站在忠顺那一边,若想保全你, 只能同他们妥协。”圣元帝道, “西北那边自夏天起一直不太平静, 朕希望你能借着这个机会戴罪立功, 让那些人闭嘴。”
刺骨的凉风从半开的窗户吹了进来, 昏黄的烛火胡乱摆动着,映在林琰年轻俊美的脸上,明明灭灭很是渗人。
“皇上,请容臣思考几日。”
林琰平静地回到了林府,一进内院,便被神情焦灼的林如海拉到了黛玉的屋子外头。
“父亲?”
林如海向里屋指了指,满脸的心疼:“玉儿自回来以后,听到了些风言风语,一直哭到了现在,我怎么劝都没用。”
林琰了然地点了点头,走进黛玉的屋子,只见她整个人蜷缩着蒙在被子里,嘤嘤的哭泣声从被子传了出来。
看到熟悉的场景,林琰不由失笑,有多久没见过黛玉这样哭过了,这么一看还真有些想念。
林琰将围在床边束手无策的丫鬟们推开,坐到了床沿边上,伸手戳了戳被子下的小鼓包。
“妹妹,哥哥回来了。”
黛玉将被子缓缓拉下,露出一双肿成桃子的双眼来,她抽噎着蹭到林琰身边,声音里还带着浓重的哭腔:“哥哥没事吧?”
林琰瞧了瞧黛玉满脸的泪光,接过紫鹃递过来冰敷的帕子,盖在她的眼睛上:“我瞧着你看起来倒像是有事的样子。”
黛玉感受着眼睛上冰冰凉凉的触感,双手握着林琰的手腕:“我听说皇上要治哥哥的罪……”
林琰蹙眉,犀利的目光转向三个贴身丫鬟,紫鹃她们慌忙跪下,道:“是几个婆子喝醉了在那里胡言乱语,老爷已经吩咐将她们发卖了。”
林琰点头,对黛玉道:“那些风言风语你不必放在心上。”
黛玉没有被糊弄过去,而是紧追不舍地问道:“那哥哥不会被治罪的吧?”
林琰沉默了一会儿,决定告诉黛玉一半的事实:“可能要从宫里调到军中去。”
黛玉的手紧了紧,眼眶里的泪珠儿又要决堤。
林琰虽看不到黛玉蓄势待发的眼泪,但敏感地察觉到了黛玉情绪不对,嘴里忙补充:“我以前便想着调到军中去,如今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只是不能经常回家看望你。”
黛玉一把拉下覆在眼上的帕子,看向林琰。
她此刻的视线还是模模糊糊的,只能看清林琰大概的轮廓,但她却执拗地定定看着林琰的眼睛,仿佛要看透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林琰伸手弹了弹黛玉的额头,道:“小丫头越大越不好糊弄了,但这次是真的,我自小便向往军营,这次机会正好合适。”
……
林琰走出黛玉的屋子,外头已是月上中天了。
内书房灯火通明,林如海倒了一杯茶放在林琰面前,淡淡道:“说说吧,皇上想怎么处置你。”
林琰将圣元帝的打算悉数告知了林如海。
林如海蹙眉沉吟了片刻,心里有了计较:“你和忠顺王爷打架一事可大可小,可忠顺王爷明摆着的态度便是不会善罢甘休,皇上的考量不无道理,就像之前沙欣那个老匹……沙欣大人,不也是和同僚打架被皇上‘贬黜’到扬州去了吗。”
林琰点头:“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想着让我去西北,突厥那边小动作不断,现在正是挣军功的好时候。”
“圣宠不过是虚无的泡沫,皇上的心思瞬息万变,向来都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还是实打实的政绩和军功有用。”林如海停顿了一会儿,又神色复杂地看向他:“我知道你自小便向往着驰骋沙场,如今你将忠顺王爷打了一顿,皇上顺势将你‘贬’到西北去,也算是错有错着了。”
林琰嘴角弯了完,似乎是认可了林如海这种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