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2)
第五章
四月是春意正浓,夏日未至的时候。--**--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白天有风沙柳絮,晚上吹了一整天的风吹开了浓云吹开了沉沙,一轮圆月悬在空中,像是被白天的风吹的更圆润了一些。
圆润?宁晴喝了一半的酸奶放下又拿起,迅速在脑子里计算了一下当天的运动量。
白天他被“骗”去给有钱人讲话剧,自觉气势吞吐河山;晚上他赶完剧评的稿子,在走廊听壁挂电灯在坏的边缘忽闪。
午餐的时候餐厅电灯乖巧,不像这儿的电灯。
宁晴不可控地又回忆起自助餐时候的尴尬情景。邀请他的丁真真和摄影师是大学同学,两个人是密友,这就让他产生一种感觉:他们三个是三角形的三个点,连接起来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还是不等腰的,勾三股四弦五,他这个点跟丁真真的距离是五,跟摄影师的距离是四。
好在他这次终于记住了摄影师的名字,叶朗。两个字在嘴里一滑,好像是晴朗天空,好像有浓密树荫。叶朗本人坐着对面,困倦的眼睛、困倦的肩颈、没整理好领子的polo衫,好似一只下一秒要伸个懒腰睡觉的猫。
宁晴微笑、点头,拿出他自己应付熟悉的陌生人那一套。
丁真真是老练的销售经理,在宁晴开始尴尬点头的时候,开始问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问完宁晴又去问叶朗,比如说问高中在哪里读书,比如说问上周看了什么电影,比如说问大学的时候上没上过高数课。
宁晴开始很努力的听,很努力的记住,比如说丁真真和叶朗都是读工商管理,比如说叶朗上周感冒在家休息好久,比如说这两位高数都挂过科。他以演员的直觉,感到自己的表情夸张的过分,叶朗的声音受感冒的影响还是瓮声瓮气,丁真真的嗓音刻意压低还是尖锐的刮耳朵。
他们的经历竟然如此不同:宁晴演戏,职业规划每一步都在三年前做好;叶朗学画,职业道路却秉承“走一步看一步”。
为了控制体重宁晴只喝柠檬水,酒店的柠檬水加了薄荷叶,叶片上沾上了几个小气泡。宁晴喝了一口柠檬水,感觉自己的心也被拿出来在柠檬水里泡了泡。
赶稿子的时候他还在反复想,自助餐的短短半个小时,他表现的冷静不冷静,优雅不优雅?这跟下棋不一样,第一步谁先迈出谁就受制于人。宁晴迅速想起所有看过的爱情电影,不由得挺直了腰,他得表现的像一只孔雀,等到别人感兴趣的时候才展露出尾羽。-*---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
退一万步说,就算要挖墙脚,他也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远方的丁真真刚敷上了面膜,重重打了一个喷嚏,报废一张面膜。
月亮很圆,月光很亮,遮掩了星光。从走廊一方小窗子照进来的月光,要艳压走廊里昏昏暗暗的灯光。
宁晴在走廊上来回踱步,明明下定了决心,却又越想越慌。
他跟他跑路了的室友打语音电话。
他室友李静,多半是在片场刚刚下班,电话那头叮叮当当一阵响,一声尖锐的摩擦声直接撞击着鼓膜。
等了一会儿才听那头说:“哎呦,这位朋友大晚上的有什么心事?”
宁晴正要张口,电话那头又说:“你别说什么有没有时间聊一聊,我的戏明天才杀青,长话短说哈。”
他这样一说,宁晴反而说不出口,换了个话题说:“我们的话剧四月底就要上了,回来看不?”
“噫……没跳票啊!”李静损他。
黑他也是有原因。这部戏要是想排练成仿古希腊戏剧的形式,又能让大多数观众接受,难度还是不小。国内观众对于这种形式会不会水土不服,他们谁都不清楚。也难怪导演整天焦虑。
“还好还好,明天开始技术合成,据说这次灯光团队也有点意思。”宁晴说,“等回来请你看。”
李静那边哼了一声,算是回答。
“你说,”宁晴趁着李静不注意,开始转移话题,“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男朋友?”
电话那边果不其然开始咳嗽,李静说:“怎么?你又开始找小对象了?”
宁晴想跨越移动信号去薅秃李静的头发。
“这我还真不知道。”沉默两分钟后,李静说,“我是个死直男,只能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女朋友。”
宁静无声的翻了一下白眼,说:“那挺好,还能帮我判断一下他是直是弯。”
“诶诶?”李静这边急了,“你又打什么鬼算盘啊,请问这次有几位主角?”
“你回来的时候跟你仔细说。”
电话那边的李静得了这句话如释重负,赶紧说声再见挂了电话。
宁晴不是那种感情经历一片空白的人。他很怨念的一点就是,从初中到大学,也不是没有跟他表白的小姑娘,他也不是没向话剧社的朋友示过好。而每一段感情刚刚开始,他的好感对象就会发一张好人卡,说——我感觉你好像没那么喜欢我,不如分开再说。
然后他就会郁闷,找人聊天,先问一句——有没有时间聊一聊,接着逮住一个人一直聊到深夜两点钟。
他与李静的租房关系也是如此聊来的。
技术合成开始的时候,灯光师险些和导演打起架来。还好舞台监督发现苗头不对,赶紧让大家去休息。工作人员一涌而出,剧院内就只剩下导演在和舞台监督扯皮,这儿不对那儿得改,如何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