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城多雨(1/2)
把奚风扬丢在劳役队之后,王迢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他独自离开了鄂城,连杨河皓也没带上。
少了奚风扬的军队显然对王迢更为满意了,不论是服从度还是积极性都大有提升;而另一边的济麟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就指望着一举攻破锦州,天天催促他们动手。
在蜀地的高芮面对大军压境也陷入了两难:若是兵戎相见,自己手下的将士定会以为是为了高峡,从而心生不满;若是将高峡驱离蜀地,天下子民与后代笔吏不知会如何书写此事。
手足情?不巧了,高芮根本不在乎。
于鹤来因此嘲笑他和奚风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读书读傻了的伪君子罢了!血肉亲情都不在乎,反而在乎身后名,这都是什么心思?
身为高芮的嫡长子,于情于理高慎都认为父亲应该立场于高家天下,大甫天子未亡,身为臣子与皇亲,理当护君国周全,甚至应当收复失地,平叛反贼。
“这种恶心人的话,你去和你娘亲说!”高芮看完大儿子的劝谏信只回了一句冷冰冰的话。
可是他还是陷在这个烂泥潭里没办法抽身,直到兄长再一次触犯到了他的底线。
不过不能怪高峡,他也并不知情。
早在两个月前,姚集拿着一本账簿来找高峡的时候,这个久不理朝政的皇帝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山穷水尽。才短短一年半,当时逃出宫所带的金银细软已然消耗完毕,这三百人的吃穿用度也就成了个问题。他拿着账本,翻来覆去的看,才发现往日逃亡,那些愿意接受自己的官宦达人多数收受了高额的保护金,也是,没有利益,谁来和你一个无权无人的落魄皇帝把酒言欢。
奚风扬啊奚风扬,真是愚不可及!高峡合了账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峡不得不考虑遣散一些人。他首先遣散的是那些保护他的两百将士们,零零碎碎凑了些钱,连翠妃头上的簪子都拔下来了。
其中也有忠心耿耿的人,执意要留下,高峡反而不领情,直接把人骂跑。
空了的院子里,只剩下那几头猪在呼呼噜噜睡大觉。高峡睡不着,蹑手蹑脚披了衣服出来,就看着那几头被姚集伺候的肥肥胖胖的猪,皎洁的月光底下竟然有一些好看,当然,也少不了凄凉。
姚集也失眠了,他看见窗外有人影,起身推开窗,看见了自己的主子正看着猪栏出神,心里叹了一口气。
“陛下,睡不着吗?”他推门走了过去,低声问到。
高峡吓了一跳,整个人都震了一下,回头看见是他才放下心:“你这奴才,是要吓死朕!”
“陛下今天才是吓死奴才了,这宫女妃嫔小厮百号人您不遣散,倒把能打仗的轰走了!”姚集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恭敬地道。
“老姚,这女人和小厮跟着朕远走至此,已是不易;那些将士都是壮壮实实的汉子,在这个乱世怎么样都能活下去,但是这些个后宫下人们啊,出去了怎么办?”高峡看着姚集,似乎希望对方给个答案。
“人各有命,陛下何必冒险……”姚集又叹了一口气,好像这日子只能叹气过活了。
“这不是冒险,杀王任才是。”高峡坦然地笑了笑,“宫女和嫔妃都是弱女子,适逢战乱,难以为生;你们啊,若是出去了,被人知道身份净遭白眼,也是艰难。虽说朕也挺不久,但多一日安稳也尚可。明天你和人把这头猪卖了,换些粮食,问问有谁想离开的,就都打发了吧!”
“陛下,这……”姚集欲说还休,哑口半晌,终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早点休息吧,朕也回房了。”高峡拍拍对方的肩膀,背着双手离去。
一直呆在房子里的奚柳氏也没有想到如今已经山穷水尽,服侍她的老妈子也不敢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的老夫人;高峡打发掉想走的下人后,院子里就剩下五十几号人,都是些老奴才和无处可去的人。
尽管如此,没几日下来,米缸又是见底了;姚集没办法,又带着人把一头猪卖了。
难得的是,翠妃这会儿不作妖了,天天乖巧的跟在高峡身后,还愿意变卖自己的衣衫首饰,想着和皇帝共患难。
“陛下,你为何要将奚丞相去送死?”翠妃此刻真是相当怀念有丞相在的日子,至少无忧无虑。
“他昔日与王迢的事情,朕以为只是玩笑,但他不顾一切要救王迢,还真是让朕刮目相看!”高峡说到这里笑了一下,有些无奈又觉得不可思议,“奚风扬是个死脑筋,王迢不是;说送他去死也也不太对,芮弟与朕嫌隙颇深,一直认为奚风扬是朕派来监视他的,所以很不待见;朕是翻身无望了,留下奚风扬给芮弟,无异于将其皆置于山崩之下;当然,如果奚风扬当真能招降王迢,自然是最好的。”
“臣妾还是不明白,奚丞相神通广大,陛下暂且不说翻身之事,留他在身边至少还可以谋事……”翠妃拉着高峡的胳膊,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妇道人家,不要追问了。”高峡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