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 > 098 卖家具

098 卖家具(1/2)

目录

唐知综仰头, 望向湛蓝清澈的天空,深秋了, 家家户户没啥事,会整理破旧的家具摆设,刚修补的修补,全实木家具,坏得不能修补是少数,况且村里人节俭, 花钱买家具多难得啊, 价格高了他们肯定舍不得, 价格低了唐知综觉得没劲,所以还是得挣城里人的钱。

“石林, 回家喊你爸没事就去山里砍点树囤着, 整天在地里转悠能转悠出个啥名堂啊。”村里人种庄稼全凭经验, 不懂科学知识带来增产的影响,顶多就是多施肥多除草, 靠这个能在某种程度提高粮食产量, 但增产的根本是种子,唐知国就是在地里转到头晕眼花也转不出上千斤粮食来的,除非他是袁隆平,然而唐知国并不是。

石林还惦记唐知福丢脸的事, 知青们围着刘春玲笑得前仰后合,刘春玲脸红得没法见人,唐知福还像个木愣子, 喜滋滋的收衣服,收铺盖,厚颜无耻得连他都臊得慌,到现在他脸都是烫的,“幺叔,真不管五叔啦?春玲老师会被别人笑的。”

性格那么好的春玲老师,刚被唐知福骗到手就不被珍惜,唐知福太不是人了。

“他都不害怕我们害怕啥,不管。”

唐知福脸皮厚,想要不被比下去,脸皮就得比他更厚,人至贱则无敌,唐知综自认自己不输唐知福的,因此他没啥感觉,反过来说石林,“你五叔好不容易找个媳妇,人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你掺和啥,真有时间不如好好练练厨艺,啥都要我教,我教得过来吗?”

石林看着挺聪明的人,做事不行,听说是县领导,炒菜握铲子的手都在颤抖,没出息的,遇到点事心态就不稳,将来自己开馆子接待其他领导不更慌张啊。

石林被唐知综训得说不出话,索性也不管唐知福了,看院子里有哪些要收拾,主动找事情做。

唐知福扯证的消息不到半小时就传遍了生产队,认识刘春玲的都说好白菜被猪拱了,鲜花插在牛粪上,而见过唐知福身材的已婚妇女们则说刘春玲是狐狸精,看着文静保守,骨子里也是个追求身体享受的。

新婚小两口没觉得有啥,外边风言风语倒是很多,唐知福娶了媳妇就万事大吉的性格,甭管外人怎么说,整天乐呵呵的,和刘春玲同住后,隔天专门去公社买酒买肉回来招待几个兄弟吃饭,唐知福打光棍时慢慢学会了厨艺,煮饭炒菜不说擅长但都会弄,刘春玲烧土灶给他打下手,淘米烧火洗菜切菜,井井有条不慌不忙,看得高翠华嘀咕,“老幺,春玲老师太能干了吧,老五是不是高攀人家了啊?”

唐知福木讷,做什么都粗鲁得很,记得刚分家出来,她搬过来和唐知福同住,唐知福煮饭不淘米的,切菜不用刀,直接用手扯断丢锅里煮,撒点盐就吃,有时吃到虫子,高翠华自己都嫌恶心,唐知福像个没事人,高兴地欢呼,“妈,吃肉”

就那样的人,娶了个知青媳妇?还是小学教师?

高翠华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见唐知综和石磊说话没搭理他,高翠华朝灶房走了几步,问刘春玲,“老五媳妇,要我帮忙不?”

不是她心善,而是怕刘春玲看穿唐知福后不和唐知福过日子了,那她幺儿的钱岂不白花了?

唐知福握着铲子,脸上流着幸福喜悦的汗,声音要比往日高昂,“妈,你坐着剥花生吃,我们忙得过来。”说完,唐知福偏头看专心切菜的刘春玲,笑得好不开心,难怪常听老一辈聊天说无论性子多野的人,结婚有了一家人后就会变得不同,以前他不懂,现在心想可不是吗,做什么都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效果事半功倍。

“春玲老师,咱们两个人忙得过来吧?”

刘春玲脸红地点头,应该没啥问题。

她刚和唐知福扯证,速度太快没适应过来,以致于压根不想到高翠华那句老五媳妇喊的是她。

唐知福乐呵的点头,冲高翠华道,“妈,你就安心坐着等吃饭就行。”

高翠华被他腻歪的眼神激得起了身鸡皮疙瘩,既然不要她帮忙,她重新回堂屋,除了唐知军和周凤,其他人都到齐了,高翠华问石林,“你二叔他们不来?”

石林茫然地抬头,“不知道嘛,二婶没说不来啊。”

传话的事通常都是石林做,他挨家挨户通知了的,唐知军不来他也没办法啊。

高翠华始终记得唐知军偷她钱的事,哪怕老幺劝自己不要和他计较,每每想起,高翠华就气不打一处来,她哼了哼,拉开长凳坐下,和唐知综抱怨道,“我看你二哥他们家是不想要亲戚了,美丽嫁到镇上后,全家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似的,也没看美丽回来看他们啊?”

唐知综在和石磊聊打家具的事,他让石磊打几个能活动的柜子,以及简单的衣柜,村里没人要就拖到公社去卖,听了高翠华的话,他说道,“不来就不来呗,他们不来咱还能多吃几块肉,老娘,你啊也别想多了,没准二哥是为我们着想呢。”

唐知综素来有仇报仇,报完仇过去就算过去了,唐知军最近没惹着他,他自然不会和唐知军撕破脸,况且他巴不得唐知军不来,这样他能多吃几块肉。

“就你心宽,你把他当兄弟,人家理也不理你,就说美丽嫁人后回来,有给你做叔叔带礼吗?”高翠华瞧不起唐知军两口子小家子气的做派,虽说美丽不是唐家亲生,毕竟在唐家住了多年,她结婚几个叔叔婶婶是随了礼的,她和丈夫回来,理应捎点东西看望几个叔叔,美丽呢?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似的,不止唐知综,连她这个长辈啥也没有,太不懂礼数了,要说不是周凤教的高翠华都不信。

说起美丽,夏月英和余秀菊也颇有微词,嫁出去的侄女回娘家,不给婶子捎东西反而送东西给王麻子媳妇,养不熟的白眼狼,以前真是白疼她了。

听高翠华抱怨,夏月英也来劲了,“妈说的是,论亲疏,咱才是她婶子伯娘,美丽正眼不瞧咱就算了,巴结王麻子媳妇是啥意思,不要我们这些个亲戚了?”

女人爱斤斤计较,有人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住了,余秀菊也加入声讨美丽和周凤的行列,叽叽喳喳的,吵得唐知综耳朵疼,唐知综不由得说高翠华,“妈,咱家又不缺你两包糖,你和美丽计较啥啊,她给你就拿着,她不给你也不问她要,多简单的事,别想复杂了。”

高翠华不满了,“怎么是我想复杂了,她跟着她妈嫁过来就是唐家人,她不懂礼数我还不能说她了?”

“妈,你说她干啥啊,人家有爸妈,你管她干啥啊,她带不带礼都不重要,我不会因为吃她两个糖就多长两斤肉,也不会因为没吃她两个糖就少两斤肉,她过得怎样都和我没关系,你也是啊妈,惦记有的没的干啥,咱过得不是很好吗?”唐知综不太懂高翠华的想法,在他眼里,他们的确算不上美丽真正的亲戚,美丽怎么做是她自己的选择,没啥好批评抱怨的。

人嘛,心胸放开阔点,想想怎么挣钱,有了钱买啥买不到啊,何至于眼巴巴等别人送。

夏月英不赞同唐知综的说法,“不是我做婶子的眼馋她的两包糖,没分家时我从没说过她半句不好听的话吧,结婚后回来就像不认识我似的,说出去外人以为我欺负过她呢,不得说我的坏话?”

“身正不怕影子斜,四嫂,你和美丽计较个啥,美丽礼数再不好,也是二哥二嫂教的,你找他们理论,揪着美丽有啥呢。”唐知综不喜欢美丽趾高气扬的嘴脸,但也见不惯夏月英欺软怕硬的性格,美丽做得不好是周凤指使的,问题在周凤身上,就像刚学扫盲,唐知军和周凤包庇美丽和美云,他不找美丽她们,就找唐知军,唐知军还不是乖乖说动她们上扫盲班?就说上个月,美云考试成绩不错,加了10个工分呢。

他始终坚信,没有对付不了的人,只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已。

这不,听说去找唐知军两口子理论,夏月英顿时焉了,妯娌两关系素来不错,但不知道中间发生了啥事,周凤说话总阴阳怪气的,美丽结婚,到处借桌椅板凳,唯独漏掉他们家,不是有隔阂是什么,问题是到现在,夏月英都没弄懂怎么回事。

怂恿唐老四找唐知军聊聊,唐知军直说没事,劝唐老四不要多想,兄弟间不存在什么仇恨,弄得唐老四也没办法,美丽和王富贵回家,她做长辈的没收到礼不说,唐老四还背着她偷偷给了王富贵红包,说是头次来家里讨个好彩头。

天地良心,王富贵连她家院坝都没进,更别说进屋了,唐老四就是老实,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

要不是这样,她不会有这么大的怨气,她问余秀菊,“富贵到你们家坐了会儿没有?大哥有没有给他封红包?”

余秀菊摇头,美丽和王富贵回来她并不知道,事后听王麻子媳妇和别人聊天知道的,看夏月英气鼓鼓的,不由得问,“他们去你家了?”

“去啥去,招娣喊她,美丽应都没应,两口子绕过田埂就直接走了,可恨老四看重侄女和侄女婿回来,激动地封了个大红包呢。”说着夏月英就满肚子火,家里条件并不算好,上有老下有小够苦的了,平时连肉都舍不得买,唐老四倒好,想也没想就把钱拿出去了,还是追到村外给的。

她怎么就嫁了这么个老实人啊。

夏月英念叨很多次了,唐老四不喜欢听,把剥好的花生给酒幺,与夏月英吵了起来,“美丽也算咱看着长大的,她嫁到镇上,婆家是吃供应粮的,咱礼数上周到点,人家也会高看咱,也会对美丽好点。”

夏月英哼,“她过得好关咱什么事,咱不吃她的不喝她的,有啥关系啊。”

“好了。”唐知综不耐烦,“多大点事就吵吵吵,要吵出去吵,钱已经给出去了,不痛快就上门要回来,有啥好吵的啊。”

唐知综毕竟是队长了,队上发号施令全靠他,平时笑眯眯的,真板着脸还是挺吓人的,夏月英和唐老四瞬间闭上了嘴,要他们把钱要回来是不可能的,丢不起那个脸,以为谁都是唐知综呢。

见幺儿子不高兴了,高翠华急忙跟着吆喝,“是啊,说啥说啊,钱给了就给了,别吵老幺了,老幺忙着给石磊安排活呢,打扰他要你们好看。”

石磊打家具不算新手,但外人没听过他的名字,说起打家具,只认黄木匠,尤其黄木匠两个女婿出师后,名气就更大了,石磊想降低工钱,唐知综不让,说手艺摆着,降工钱只会觉得掉档次。

唐知综要石磊囤家具,石磊问,“卖不出去怎么办?”

木材就白费了。

“你对你自己没信心还对我没信心?你专心做柜子和衣柜,其他的我来想办法。”唐知综的目光不在生产队,而是城里,尤其人越多的地方越好,人们爱凑热闹,两个人说东西好,其他人随波逐流会跟着说好,几句话就把东西卖出去了。

石磊没啥意见,专心在家打家具,余秀菊看他整天整天的忙,到手的工钱除了给唐知综的并没剩下多少,多亏扫盲,她也会算账了,石磊干活每天几个工分,自从学做木工后,耽误了几个月的活,就目前挣的钱,远远不如干活划算。

余秀菊心里不平衡了,不说石磊,还有石林呢,石林也算劳动力了,硬是被唐知综拉去猪场养猪,高工分换成低工分的不说,完全成了唐知综的奴才,洗衣服煮饭扫地啥都干,比在家勤快多了,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孩子凭啥去孝顺别人哪,想想就窝火。

偏偏石林被唐知综灌了迷魂汤,余秀菊说啥都没用,找唐知国念叨两句吧,唐知国不管事,反过来说余秀菊‘年纪轻轻勤快点不好吗?难得老幺肯使唤他,你多话干啥啊,老幺不使唤他,转过来使唤我你就乐意了?’,在唐知综看来,唐知综天生爱使唤人,想想刚开始石磊和石林不给唐知综干活时,唐知综死皮赖脸缠着自己的情形,左右有人要干活,石磊和石林年轻力壮,不使唤他们使唤谁?

唐知国对唐知综的态度就是,只要不麻烦我,其他随你怎么安排。

全家没个体谅自己心情的,余秀菊别提多郁闷了,不知哪次和夏月英聊起,夏月英对唐知综也有意见,说唐知综做队长后不照顾他们,偏向李建国比他们多,夏月英还计较的是,她生不出儿子,将来没人养老,唐知综有3个儿子,硬是不提过继个儿子给她,要知道,以唐知综的年纪,再婚是早晚的事,娶个媳妇后边肯定会接着生孩子,唐知综要那么多儿子干啥,不是摆明了要把自家比下去吗?

夏月英心里不痛快,加之多次半夜找唐老四生孩子被拒绝,心情更为糟糕,连带着看唐知综越来越不顺眼,索性连着两天没去扫盲班。

会计天天算着人数,谁缺勤他都记着,夏月英没来,他自然汇报给了唐知综,外边很多人来学习经验,村民们不踊跃参与,丢的是生产队的脸,以前生产队名声不好就算了,好不容易慢慢好起来,不能叫人拖了后腿。

唐知综并不清楚发生了啥事,石磊新做的柜子,他指挥兄弟两抬到公社去,白杨又是送钟表送铁锅的,投桃报李,他得回赠点礼才是。

得知夏月英没上扫盲班,他没多想,“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你问问我四哥,尽量少缺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昨天不来,今天不来,明天不来,后天来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

会计注意着夏月英动静,除了不参加扫盲班,其他时候都好好的,唐知综纳闷,“难道和我四哥吵架怄气了?”

不至于吧,夏月英很爱贪便宜,卯足了劲想考前十,没道理会缺勤啊。

会计摇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没问唐老四原因,想着唐知综是唐老四兄弟,他开口比较合适,让唐知综去问问。

“谁开口都行,我得去公社看看,你直接问我四哥吧。”唐知综摆摆手,指挥石磊和石林继续往前走,白杨每天接送孩子,照理说早早的在学校等着就行,但他有自己的考量,故意没去学校,而是直接吩咐他们抬去公社。

秦爱国做教育局局长后,白杨手里的事情多了起来,除了各个学校学习的情况,秦爱国还关心起学生们的健康问题,与时俱进,说是派他去市里学广播体操,要求每个同学每天跟着做,增强体质,以更健康清醒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白杨明天就得出发去市里,说实话,这是白杨在公社这么多年第一次被派去市里学习,不激动是假的。

送白浩文他们回来,白杨就回家里收拾了。

初步估计要学五天,他带了两套衣服,天天和领导打交道,臭烘烘的不太好,裹了四双袜子,用木头箱子装着,刚收拾好,就听到外边有人喊他,声音洪亮粗噶,不陌生,白杨经常在桃花村生产队听到的声音。

唐知综侄子,石林的。

白杨走出去,就看唐知综指挥两人放下柜子,唐知综双手压着盖子,朝他走来,柜子四只脚装了圆滑的轮子,轻轻就推动了,白杨看得新奇,新奇之余又纳闷,“知综同志,你怎么来了?”

院里不上班的大娘们都出来看热闹,唐知综拍了拍柜子,“给你送柜子来了,你给咱学校送的钟表和铁锅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我作为校长没啥拿得出手的,就送你个柜子吧。”在农村,柜子多是用来装粮食的,而城里不同,这样的小柜子,用来装换季的棉被衣服等,上边还能搁水壶啥的,实用。

白杨家不缺柜子,然而看唐知综轻而易举就推动柜子,觉得稀罕,“你哪儿弄来的?”

他走过去,双手推着往前走,然后又往左往右,跟小孩子玩玩具似的,唐知综道,“你忘记我侄子是木匠啦,他啥都会,上回我来注意到浩文他们的玩具和书到处都是,索性要他做个柜子装浩文他们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