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南州中学(2/2)
学校食堂开了最后一天,校长叮嘱过,给两位志愿者开小灶,炒不辣的菜,味道不错,可惜当天就关了门,只好外出觅食。室友傅军强给人感觉就是很成熟又很随和的那种人,培训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老拿着一个黑色的方块旧手机在冲电。想到手机,大桓才发现自己忘了很要紧的事,要跟家里报平安。在军营里打电话,是很受限制的,也有办法,大桓怕麻烦,一拖一个星期过去了。电话打过去,家里人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放下心来。奶奶是最疼孙子的,这段时间天天埋怨父亲,你应该跟他一起去的,你应该给他买个手机的,孙娃不见了,你把他找回来。父亲有他的坚持,这小子要是能把自己弄丢,这样的儿子不能要,父亲既怕麻烦又要脸,没有查单位电话逐一打。说了下近况,父亲还是很满意的,让常跟家里联系,一星期通一次电话。
大桓发现了一件很严峻的事,裤兜里的三百元整钞不见了,没有用钱包,开始一直没花钱,翻来倒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也许失了窃。只剩下七八十块钱的零钞,志愿者补助(国家财政每月600元,地方补200元)姗姗来迟,到了下月初才发。为了渡过这十多天,到超市买了很多粗粮、玉米粉、燕麦煮了做早餐,中午晚上煮粥加咸菜,对付过去,宿舍有个小电饭锅。傅军强也不太宽裕,他经常去吃豆花饭。这十多天就让胖头于削瘦了下来,并且伤了形。国庆假期回家,家里人都在问,怎么瘦得这么厉害。根源在吃上面,父亲听说大桓的窘况,又怪儿子没主张,不会找学校垫支一些钱。其实,那时学校都放假了。
七八月份的重庆也是全国著名的火炉,更添了一样,出行的时候上上下下坡度大,特别是上坡,累得一身汗,一般就躲在室内吹空调,懒得外出,大桓以前夏天很少用上空调,这一用就喜欢上了。从南州中学下到河两岸的繁华商业区,落差上百米,简便的路径是顺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下,半山腰中也有房子、商铺,鳞次栉比,多为老房,这一段台阶称“百步梯”,走起来很有韵味。
县城内还有一景就是大名鼎鼎的“彩虹桥”。1999年1月4日晚,22名武警战士进行训练,由西向东列队跑步至桥上约三分之二处时,整座大桥突然坍塌,桥上群众和武警战士全部坠入河中,经奋力抢救,14人生还,40人遇难死亡(其中18名武警战士、22名群众)。事后查明,这座使用不到三年的人行桥竟然是一座“六无”黑桥。盛江县原主要被追究责任,受到法律严惩。这则旧闻轰动一时,大桓当时在《中国青年报》和杂文期刊上有关注。
在震惊中外的重庆盛江彩虹桥垮塌事件发生近两年之后,一座新颖别致的“X”型钢筋拱桥横空出世,它宛如一抹七彩的虹霓飞架大河东西两岸,当地人亲切地叫他新虹桥。和新虹桥一起落成的,还有大型警示雕塑《托》。雕塑由两根呈弯曲状的大圆管、一只手和七个彩球组成。以圆管的齿形断裂状来反映“虹桥”的昨天,用柔美的手托起七个各色的圆球,预示着当地人民明天美好多姿的生活。在这座雕塑的左面花岗岩基座上,有一块警示后人的“虹桥警示牌”,铭文:新建豪张,旧痛回肠。主政贪妄,属众遭殃。腐之为患,国祸民伤。从公慎纪,勿怠勿荒。勒石警示,永志莫忘。
虹桥事件后,本地官场遭到整肃,时隔仅五年,对本地官风、政风大有影响。据孙林分析,本地政治风气十分保守,都小心翼翼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敢为人先的气魄,要了这么多志愿者,都是政治花瓶,要求他们不添乱子,平稳渡过服务期。孙林在县委宣传部的工作就是每天读报,从上级党报中找出有关盛江的新闻,记录在案。孙林和李可合租了一套单元房,一人一间,有厨房,傅军强和大桓过去吃过饭,傅军强也是河北人,他们老乡间很团结。林艾在实验小学报到后,学校已放假,她就在办公楼的顶层住了下来,条件很简陋。林艾不喜欢大桓,认为他爱吹牛,说大话。傅军强对林艾很殷勤,两所学校离得也近,结果徐毛妹得手,林和徐经常出双入对。大桓跟着傅军强参加活动,成了河北圈子的附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