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钩新月天如水 > 第三章 凡听美食 过耳不忘

第三章 凡听美食 过耳不忘(1/2)

目录

黑夜。蔚王府车驾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向明瑟山疾驰。

车内备有紫檀食盒,北溟蔚打开食盒:“你请我吃茶,我回请你吃点心与果子,可好?” 点心尚是热的,散发诱人香气。

却月一见这许多吃食,顿时欢喜,大赞:“北溟君真有君子之风。”北溟蔚心想,原来这就是她理解的‘君子之风’,怪道君子寂寥。见却月一时不知拿哪样,便指着色泽洁白的蒸糕与她:“不如先吃大方糕,我平日里倒也喜欢。你一路过来,想必饿了。它既可裹腹,也不伤胃。薄荷的除外,玫瑰、百果、澄沙,你自选。”

却月欣然拿出一方帕子捧着玫瑰馅儿的大方糕,欢天喜地的吃将起来,北溟蔚也持箸拣了块相同的大方糕。却月一边吃,一边囫囵:“我还唬走了时夫人。” 她想着即便自己不说,他的近侍自然知晓,既是含糊不过去,倒不如坦言。仿佛是自己幻觉,只见北溟蔚面上一红,又倏然而逝。听得他淡淡道:“那样便好。”却月这才放下心来。

饱足后,神智清明了许多,自然有了气力说话。她见北溟蔚似有所问,却忍而不语。于是朗然望向他:“ 姑姑过得很好。姑姑说,孔子弟子曾问夫子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有无怨恨?夫子曰 ,求仁而得仁,有何怨恨。”

北溟蔚喃喃:“求仁而得仁?也只有她了。” 夜渐深渐凉,车内寂然,只听得马儿疾蹄声,使人忽生一种平和的宿命感。

“她平日里行医诊疾、且详记药用、药理,说要集平生心得,于后世医者切磋与参照。” 却月接着道。

“你姑姑天赋过人,幼时即识得百草,若著成医书,必能泽被世人,是无量功德一件。”北溟蔚沉吟:“这些年,我曾闻说,明瑟山有一奇人,医术高超、扶弱育孤,极受当地人爱重。但此人携有稚儿,种种描述又与你姑姑不符,我便未再深究,不想竟是她。”

“那稚儿想必是说迵儿,他现下七岁,姑姑是迵儿养母。此外,平远、春望、青瑶三人,原是山中孤儿,姑姑见他们无所依靠,便求助族老安顿,闲时教他们识字读书。山间的生活清寂寒素,姑姑十分忙碌,却也充实快乐。” 却月笑道。

“却月如何与姑姑结缘 ?”北溟蔚问。

“我家与姑姑为邻,常有往来。数年前,爹爹留书远行,相托姑姑照拂我,亦嘱我保护姑姑。此后,我便一直跟随。” 却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