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城遭劫(1/2)
第三十八章
桐儿心里虽然已经笃定了葛生和红芍的关系,但她还是想亲自问问葛生,只有葛生亲自告诉她:“红芍是自己的意中人”,桐儿才愿意去相信这个事实。
船上的房间不像住家户的房间那样大,和红芍尴尬地呆在这样一个窄小的空间里,桐儿既不愿意主动和红芍说话,也懒得回复红芍的话题,只用嗯啊之类的语气去应付。红芍换了几个话题,都得不到桐儿的回应,自己觉得没趣,也闭了口,不再言语。这小小的空间里,安静得能听到两个人的呼吸,更让人诡异的是:整条船都沉浸在这种静默中。
宁六子想着自己的心事,从衣食无忧、饱学诗书的宁永绥,到今天穿着短衣上船搬货、拉纤的宁六子,命运跟他开了这么大的玩笑,使他还不能接受这现实:“若是当初在宁家,像葛家这种家世门庭,想攀附上我宁家恐怕都难,而现在,我自己主动想帮助桐儿,还被她拒绝了,果然是凤凰落地不如鸡。”想到这些,宁六子又开始怀念起他的家人,他家的祖宅大院了。
老李叔和葛有常相熟,知道葛家的事情,也能猜出葛家夫妇的心思,今天看到葛生、桐儿和红芍的种种表现,知道事情复杂,自己也不好掺和,就装作喝醉酒,睡到那里不说话。
葛生心里高兴,和叶家老大喝酒说话到午后许久,下午看看船行无事,就去睡觉了。这样,整条船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和走动,安静的让红芍心里打怵,她和桐儿一样,不愿意主动到那边去找葛生,只好坐在床的另一头,靠着船帮,眯起眼睛装睡着。说来也奇怪,这样坐着,反倒不像上午晕船了。
这样挨到太阳快要落山,葛生终于来到了这里。
听到葛生进来的脚步声,桐儿和红芍同时站起来,迎着葛生的方向,用眼睛看着葛生。桐儿看到葛生的目光先是看向自己,然后绕过自己的手臂,看向了红芍,那目光里,满满的都是柔情!桐儿斜着看了一眼红芍,红芍的眼里放出和葛生一样的光芒,两个人互相看着,仿佛桐儿根本不存在一样。
“哥,我想到船尾去看太阳落山”,桐儿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说出了这句,本来她想了许久的话:“红芍到底是你什么人?”可面对着葛生和红芍,她却没问出来。
“嗯,好,在大河上看夕阳西下确实美,你去吧。”葛生侧过身体,让桐儿从自己眼前走过去,目光依旧停留在红芍那里。
桐儿独自站在船尾,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远处,水天一色,明亮灿烂,两岸平原沃野,绿裹云蒸,真的好美啊!
“可这些在我的眼里,怎么都是戏文里说的愁红惨绿呢?”桐儿心里想着:“我哥没有跟着我出来,他留在那里陪着他的红芍,我离开那里,他和红芍就可以独处了,那是他心里想的吧?可是,我又能怎么办?”
“我又能怎么办?”桐儿看着远处,水天交汇的地方,有一群鸭子游过,“虽然爹娘有意让我和我哥成婚,可他们还没有和我哥说明,我总不能自己主动跑到我哥面前,自己告诉他‘我要和你成亲’,这样的话,要多没羞没臊才能说出来呢?”
桐儿想了许久,依旧找不到办法,“总是要回家的,等回了家,在家里,总是我爹说话当家,我哥也不能不听我爹的话,我就在船上熬到回家,不要让别人看笑话。”
桐儿在船尾,默默地想着她的心事,直到所有的彩霞都褪了颜色,不远的岸上已看不清楚树和高岗的区别,船家大声地喊:“姑娘,快进船里去,天黑了,要是不小心掉水里,看都看不到,谁也没法捞你。”桐儿才慢慢地走回她和红芍住的那间舱房。
桐儿进来的时候,舱房里烛光明亮,她看到葛生和红芍斜对面坐在床的两头,两人之间隔着二尺远的距离,仍然像葛生下午刚进来时一样,互相看着对方,目光里都是温柔的情意,桐儿没听清他们正在说着什么,就一脚踏进门。
看到桐儿走进来,两人都立刻站起来,葛生过来拉了桐儿一把:“妹,你看,我弄了吃食,你和红芍姑娘一起吃些东西就睡觉吧,明天早上也不要忙着早起,咱们到地方还远着呢,这两三天里,就吃饱了睡,睡好了吃,高兴了,就站在船边看看风景。”
葛生说着就准备向外走,说完这些回头向红芍眨了一下眼睛,红芍会意,回了一个浅笑。
葛生向外走,桐儿向里进,两人的身体在门内交汇,桐儿向一边闪闪身,给葛生让路,葛生却欺身上前,嘴对着桐儿的耳朵:“妹妹,红芍将来是要进咱们家,做你嫂子的,你替哥好好照顾她,记住了?”
葛生说完,就离开了这里,留下桐儿和红芍,两人也没有话说,各自收拾了一下,然后在这不宽的床上,一人一头睡下了,直睡到第二天半上午,然后梳洗吃饭,吃过了继续睡觉。
总算到了地方,买齐了货品,大船回程。在离回家的目的地还有一百里水路的时候,相向而行的一条商船上,有人大声喊这船的船家,葛生和老李叔听见,赶快到船头来看情况。
“前面有强盗,你们莫往前开了,跟我们一起的那条船,走在我们前头,斜刺里一条小船过来,把他们的船栓上了绳,岸上几十口人一齐拉,水里也是人,小船上也是人,上了船就杀人抢东西,我们船在后面,一看不好,转过来就往回走,好容易逃出命来,你们莫去送命了。”
这边船家立马就把船转过头,大声地跟老李叔说:“这些时不太平,我们这样满满的一船货,肯定容易遭贼惦记,还是到前面的县城码头躲一阵,打听着平安无事了,我们再回亳州。”
大家都隐约知道,这些时日不太平,宁六子从颍州府逃出来,颍州府已经遭了难,现在看来,亳州这里也不太平了。
两条商船上的船家有互相认识的,他们大声地讨论着对付的办法,最后,两条船靠近着,放慢速度,并排往前走,船上的人都拿了刀子斧头之类,站在船的两侧,一旦有小船靠近,决不让他拿绳子来拴住大船,先开回到沿路的一个县城码头再说。
离那个码头很远,就看到那里冒出多处的浓烟,这样成片的烟火,绝不是普通人家烧火做饭的烟囱冒烟,老李叔叫了一声:“不好。”大家心里都已经明白:这县城码头也不能去了。
大船继续沿着水路向东,经过这县城的时候,大家都分外警惕,手持着刀斧,睁大眼睛看着水面,好在并没有人来抢劫。
本来想着明天就能回到家,可现在,船离家却越来越远了,桐儿和红芍按葛生的吩咐,呆在舱房里,一步也不迈出门。恐惧让人暂时忘记了其他,桐儿和红芍两人互相依靠着,躲在舱房里。
顺着河流,船往下□□了几个时辰。这里河宽水深,两岸视野开阔,一望过去,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商船上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唉,出来之前,我跟老葛老叶商量,原是知道现在世道不太平,走了这些天,看看快回到家了,心里还谢着各路神灵,没想到,这祸害就赶上了。”老李叔自言自语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