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1/2)
第二天, 办完入学手续, 向蔚去了翻译工作室,把这几天翻译好的交上去, 同时再拿点回去,反正暑假有的是时间, 向蔚想着多赚点钱。
向蔚翻译挺快, 不过也不怕没有工作, 袁家大公子开个翻译公司, 还会怕没人上门嘛?别说很多想要巴结袁家的杂志社等各类部门,就单说英语,这个年代这样的公司本来就少。
不过看向蔚这么拼命, 袁二群还一度怀疑向家是不是很缺钱,想着是不是帮衬一把,后来见向蔚从他这里短短三周便带走几千块钱, 便闭嘴不说了。
听施野说他家还开了衣服店,店铺生意也是好的爆, 这样算来,用不了多久, 向家便会成为“万元户。”
中间发生个插曲,前几天抱回去的文件中不小心夹杂了一份日文,简短, 不长, 也不知道怎么不小心混在了里面。
向蔚怕耽误翻译社工作, 隔得远, 不方便送回工作室,干脆一并翻译。日语其实很简单,上辈子向蔚并没选修这门课,全靠自学成才。
其实除了日语,他还会德语,并且,还会一点点韩文,前世生意需要,德语和韩文不说达到随意翻译的程度,但日常交流与听说读写问题不大。
所以,等他把日文翻译交上去的时候,袁二群惊愕到静音。
“蔚小弟,你是我的福将。”日语翻译这年头少之又少,比英语还难找,他正发愁,这下可好了,‘’于是,向蔚手里多了很多日语资料。
且日语翻译比英语翻译给的钱多。
学校办理流程很快。正常,要三天之后才开始提填志愿,提报志愿完毕,一周之后才会有通知书陆陆续续下来,然后到八月份凭借通知书去学校报到。
然而,这些老师去特招回来的学生,未免夜长梦多,是提前跑手续,当然,奖学金也一并发了,天一高中这样干,为了就是把学生锁定,不让他们中途变卦。往年,眉中和一中这两所龙头大哥并不在乎他们搞的小动作,谁爱去天一就去,高逼格的学校从来不缺成绩好的学生。
然而今年,出了向蔚这个例外,可让眉中肠子都毁青了。
原本,他们一致以为向蔚会去眉中,事实上,刚刚出了成绩,眉中就联络过三宝中学校长,当时以为这孩子志愿就是眉中来着,只是没想到,消息不属实啊,好吧,应该说是向蔚中途变卦了。
于是,三天之后,等他们收到志愿表,找半天,居然没找到向蔚的名字;还以为是向蔚填报了一中,于是眉中不高兴了,打了个电话去一中,表示要和向蔚谈谈,先把志愿表压下来。
一中无辜的表示:“我们没收到他志愿表啊。”
然后,他们才知道向蔚被天一高中截了个胡。眉中和一中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大家都是公立学校,多年来的好基友,自然同仇敌忾,两个老校长气的不行,致电教育局,把天一高中狠狠的“投诉”一番,并且强烈要求撤回向蔚档案资料,说孩子是被天一骗走的。
天一的校长,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能开私立学校,也不是没有背景,他可不买账,表示,档案定了,不可能退;天一高中手续文件齐全,招生符合流程规范,孩子也是志愿,凭什么受你们污蔑,向蔚就是我们的娃了,谁敢动用手段在教育局截胡档案,他就去检举。
大家都是体制内的干活,谁还不知道谁,你要乱来,我就死磕,这年头,大家还是怕检举,人家合法,也只能哀叹了。
眉中还派了老师专门去向家家访,天一给三千元奖学金,眉中琢磨琢磨,咬咬牙,愿意给五千块,向蔚歉意的拒绝,他去天一,并非冲着奖学金,只能说遗憾了。
此事连公社干部都惊动了,与有荣焉,公社送来三百块钱,鼓励向蔚好好学习,这还少破天荒地头一遭。
隔几日,向蔚参加英语比赛,毫无悬念,力压一众选手,摘取桂冠。且因现场有外国人,用英语和向蔚交流毫无障碍,外国友人还竖起大拇指对向蔚连连赞美。
比赛赢得一千块奖金。
这也是向蔚答应去参加比赛的原因,除了应答老师要求之外,还冲着这丰厚的奖励。如果是几十块的小奖励,他估摸也不愿意去。别说他参加比赛是什么“只看钱,”向蔚的确就是这样,没有钱,他去参加比赛没有意义。出风头吗?
对他这个心理年龄成熟的男人来说,完全没有那种欲.望。
向蔚的英语老师也因此而备受青睐,一跃被评为特级教师,毕竟,向蔚是他带出来的学生,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不可能不被注意到。向蔚英语好和他的教育密不可分,教育局准备把他调到县城去。
不仅如此,向蔚周围的人,包括父母夏夏以及生活在六组的外公外婆,生活的环境,向家收养夏夏一的事都被大家提起,人人都赞一声。
不过这时代不像后世那样,铺天盖地都是媒体,所以这些消息也仅在部分人中传,并没有对向蔚造成多大的影响,否则,向蔚定要苦恼,因为,他并不喜欢别人拿“收养夏夏”来说事。
严格来说,向家并没有收养夏夏,但这里就是夏夏的家,夏夏不需要被收养,他有家,只有孤儿才会被收养,他不想这些词语来伤害到小孩子的心灵。
就算是善意的,他也不允许!
至此,各类奖励加在一起,包括拿到手的和没有拿到手的,没拿到手的是天一承诺的比如特招进去的这些孩子,如果得到什么名次,对应奖励多少钱。电视台给向蔚算了一笔账,如果向蔚保持这个成绩,到高中毕业,陆陆续续能拿到一万多的奖励。
所有电视台都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电视台也要趁热度啊,毕竟,向蔚这个成绩太过于逆天,状元,五门满分,竞赛,和外国友人对话,翻译……
这个时代,并不向后世那样很多大学生,况且这是小地方,一个没有出过“天才”的小县城,大家更是努力宣传,首先正能量;同时,也是政.府乐于看见的结果,因为,在这几年,正是中专转高中一个政策的变化初期,前几年中专很热,大家都热衷于考中专,读师范、铁饭碗、分房子,现在则鼓励考高中、读大学。
向蔚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以说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