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重回80年代暗恋的老婆追我了 > 炫儿

炫儿(1/2)

目录

宴席上发生的一切, 就是场闹剧, 也不知道朱国庆什么时候走的了,反正向蔚也不关注, 他专心给夏夏做“心理辅导,”,索性, 夏一冉很乖巧, 过了一会儿便又高高兴兴的了, 之后,向蔚便陪着夏一冉和很多孩子一起玩。

为了哄小朋友开心, 向.老男人.蔚还做了一回儿童,带领一群孩子玩儿跳房子, 踢毽子, 打弹珠和老鹰捉小鸡, 把袁二群和施野那一堆人笑得不行。

向家办宴席,袁二群,施野,和三个大男孩, 另加上袁淑婷都来了,施野开了个摩托车, 而袁二群则是开个小汽车,把弟弟妹妹们带过来的。这一行人让向家狠狠长了一把脸。小汽车也, 在这个年头, 能开的起小汽车的人, 对于农村人来说,跟世界首富差不多。

毕竟大多数人见识少。

被“嘲笑”的向蔚,不客气的把所有人都拉了过来,陪着一群小朋友玩。除了夏一冉,还有村子很多娃娃,等到吃饭时候,个个脸上汗涔涔了。村里人对向家的印象又好了一成,因为“开小汽车”的有钱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带着自家娃娃玩耍。这说明什么?人家向蔚面子大啊。

“谢师宴”隔日单独在镇上餐馆办的,完后暑假就没什么事情,可以放开胳膊玩儿了,不过“玩儿”这个词语对向蔚来说,显然不可实现,他的时间非常宝贵,事实上,在这个时代,日新月异,若贪图享受,则会碌碌无为。

而向蔚,则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他只恨自己时间太少。

————————————————

“向老哥,有你家儿子挂号信。”

一个阿姨,老远见到向建波骑着自行车经过,急忙叫了一声:“喏,好像还有两封平信,我给你找找你帮他带回去吧。”

阿姨穿着“向家服饰”买来的衣服,这是整个三宝镇上唯一的邮局,小镇邮局,并没有后世那么讲究必须独门独户,阿姨还开了个小卖部,其实邮局和小卖部是合并在一起的,生意可好了,比供销社生意好,1989年,虽然供销社还存在,但它的存在价值早就被无数的小卖部取缔了,生意一落千丈。

信也不会亲自送到每个人手上,只不过,谁家有信、包裹啊什么的都会把名字写在一个小黑板上,取走便擦干净,小黑板每天早上挂出,晚上撤回,都是乡里乡亲的,若有见到认识的便帮忙取回去。如果是包裹或者挂号信,邮局便要求本人或者家人才能取,旁人不能代签。

其实,也没人冒领,这时代,乡下人大都淳朴。

阿姨便是邮局的工作人员。直到后世很多年之后,向蔚回家发现这个邮局存在,并且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就是阿姨变老了,这个阿姨在这里守了一辈子。

当然,阿姨也很幸福,她儿女双全,去城里买了房子,阿姨舍不得离开这里,老一辈的话说是“根”在这里,“叶落归根”,和老伴儿一起,直到向蔚重生前,两人都还在这。

此刻阿姨笑眯眯的:“我看是杂志社来的,挺厚实,你家儿子不是又干了什么大事吧?”

向蔚上了电视,加上小镇不大,十里八乡人人都知道向蔚,当然,向建波和马巧娥也算是名人了,反正,他们走在路上,隔壁村、隔壁的隔壁村人人都认识他们。

向建波下了自行车,架好:“哪个儿子噢?”

他现在对外嘚瑟的是自家有大小两儿子,把夏一冉的地位抬的高高的,甚至更加偏爱夏一冉,因为冉冉小,也懂事,让人忍不住心疼,百姓爱幺儿,每场集市下市回来都会给小儿子带点好吃的,甚至向蔚还没有。

倒不是父母不给买,一是向蔚大了,跟自家父母说过不爱那些,买回来儿子也不一定要;二其实他们心知肚明向蔚比他们两口子护冉冉还护得紧;三就是向建波和马巧娥曾经被儿子的消费观给震惊过,知道儿子不会亏待自己,舍得花钱,眼光比自己还好,然而冉冉就不一样了,这孩子很节约,不贪嘴。

这那能行?家里有钱了,给家里小孩子买点零嘴那才有成就感,大儿子说的,钱赚来就是花的,虽然两口子喜欢看存折,但更喜欢给儿子们花钱啊。

反正,眼红死朱家那些人。

邮局阿姨用手在嘴巴粘了点口水,一边在一堆平信中翻向蔚的名字一边道:“你大儿子。”

“向老哥啊,你和巧娥好福气啊,儿子们真有出息,瞧见没,这知音杂志,就是这本。”阿姨这里算整个小镇唯一的可以买到杂志的地方,《知音》《故事会》《月刊》《人民日报》等等,邮局属于体制内国有,这些书刊不管能不能卖掉,都必须有,这是规定。

《知音》在这个时代火爆异常,且是周刊,这很难得,所以,它和《故事会》一样,就算在小镇上,销量也是非常不错的。

向建疑惑道:“仲家大嫂,你莫不是搞错了,杂志社咋个会给我儿子发挂号?”

“没错,你看这里,”阿姨指着封面来信的戳:“瞧见没,知音杂志卖得最好,我还能认不出它们吗?”

“哟,行。”向建波眯着眼睛看了看,又把挂号信举过头顶对着太阳光线照了照,试图看看里面是什么,然而看不出来,他咧嘴笑了笑:“谢了,我买一本知音吧,说不准我儿子有用,哦,这个《故事会》是昨天来的哇,新刊?也来一本,我小儿子喜欢。”

邮局阿姨顺手把两封平信也递过去,好奇问道:“你看出来里面是啥子没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