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暂且结案(1/2)
谢非面露苦色,“父亲虽然对我多有照顾,但一直未曾告知过他人,就连我母亲病死的那一天他都没有出现过。殿下……我若不是王爷的亲生儿子,又何德何能年纪轻轻就进了王爷的亲兵营?”
说着,他将自己的双手伸了出来,“长年舞刀弄枪的军人虎口处都会有着一层厚厚地茧子,殿下明鉴,我的手上却没有,只是平日里握笔的地方会有一层老茧。父亲虽然不不承认我的存在,却从没有亏待过我,经常私下找先生来叫我读书识字。少时进了军屯,也是做一些轻巧的活,大多都是做饭刷锅罢了。”
谢非站起身来,把自己的右手手腕露给沈双看,“殿下请看,这是我在做饭时不小心被锅壁烫到的印记,就是因为这一次,父亲才动了把我调去身边的念头。殿下也可以看看我的后背,普通的辅兵每日都要被长官训斥,检查劳作进度,若是滞后或是偷懒耍滑的人,被鞭打几下也是常见的事。可是我除了在十三岁时被军屯长官被鞭打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被人打骂过,从那次以后去当了伙夫。”
这么说着,谢非就要开始脱自己的衣服。
沈双立刻阻止了他,右手拦住了谢非的动作,他的视线在谢非的脸上滚动了片刻,半晌发出了一声叹息,“你的母亲姓谢?”
谢非点点头,他是单亲家庭,自小跟着母亲姓,这也不算是在骗人。
沉闷的氛围包裹着谢非,几乎让他无法呼吸。谢非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转不动了,这些日子以来的惊慌和疲劳似乎在这个临界点要爆发出来一般。书房的门紧紧关闭着,外面的起了风,似乎过一会又要下雪了。
明明昨晚才下过,谢非在心中轻叹道,清醒一点,还不能睡。
“你竟然亲眼看着安定王殉国的……”沈双发出了一声感慨,接着又试图用一种轻快地语气劝慰谢非道,“安定王以死明志,又对你悉心栽培,想必是对谢兄你寄予了一定的厚望,你不妨先在我这里住下,修养身息一段时间,等春暖花开了转去找于将军也不迟。“
沈双口中的于将军,于流进是赵三元所在的己省乙州的守将,属于安定王嫡系。于流进原名于六斤,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六斤,他娘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本来还担心这个瘦小的孩子不好养活,没想到日后越长越壮,甚至还做了一方参将。于流进还是个小兵的时候就跟着安定王东征西讨,等做到千户的时候自己改了现在这个名字,按照他当时长官的话就是,你总不能让手下的人笑话你是六斤肉吧?
这个角色的剧情谢非也做过,所以对他还算是熟悉,于是摇了摇头说道;“王爷让我追随殿下,我岂能违背了他的意思。”
沈双完全没有表现出一副胸怀大志的模样,而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道:“此事不妨日后再说,你且现在我这里歇下,只是粗茶淡饭,谢兄弟不要介意才是。”
谢非睁大了眼睛,他想着那个自己来这里一个礼拜了才见到的大棒骨,咽了咽口水心想主角你又骗人。
虽然心里这么想着,谢非还是在嘴上跟着沈双客套寒暄了几句,心里话是怎么都不敢说出来的。
沈双把谢非送到门外,李满儿在外面冻得不轻,鼻子通红,他看着沈双的表情,又听沈双说把他带回厢房,就知道这事算是暂且结案了。
谢非却推脱道:“不劳烦李兄弟送了,我自己走回去就好。”
李满儿听他还这么称呼自己,吓了一跳,心想我少爷跟你称兄道弟的你都不拒绝,怎么还敢这么叫我?那我岂不是也要做少爷的兄弟了?
他略微转头扫过沈双未有变动的表情,刚欲开口,却听沈双同意了,谢非再次不伦不类的抱了个拳,转身走了。
沈双偏头对李满儿说道:“你去给他买身厚一点的衣服,别心疼银子。”
郎中是不可能请的,他府上从此以后突然多出来一个人就已经有些突兀了,若是还被人知道这人身上有着箭伤,恐怕会引起周边一些心存反志之人的注意。
李满儿知道,少爷八成是消除了对这人的疑虑,那也就意味着,少爷的第一个投奔者,或者是伙伴来了。他低着头称了一声:“是。“
李满儿出门的时候正巧遇上了买米回来的周宝树,周宝树比他足足高出了一个头,肩膀也极其宽阔,虽然人穷了一些,但是因为这副踏实的好模样让不少父母都拖媒人找上了门。即使这样,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周宝树也依旧没有成家。
他看到李满儿后奇怪地问道:“你出来做什么?少爷让你出来办事了?”
李满儿见他肩膀上扛着一斗的米,脚步依旧沉稳有力,面色甚至比走的时候还要红润了一些,心里有些羡慕的同时点了点头,“是,府上来了个客人,不过衣服实在是太破了,少爷让我去替他买身衣服。“
周宝树第一反应是少爷又请那些读书人进门吃饭了,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给排除了,因为李满儿用的是“客人“这个称呼,他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时声音带了些严肃之意,“是他们?”
这个“他们”指的就是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