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北京相会(1/2)
第 121 章
既然要参加高考了, 杨瑾和鲁盼儿就开始准备。
他们先把家里高中的书本都找了出来:鲁盼儿高中第一学期的课本;跃进全套的高中课本;杨瑾还在北京时停课自学的高中课本;又有一些零散的习题集……加起来居然也有高高的一摞。
课本按考试科目分了类,刚刚师兄告诉他们, 数学、语文、政治各自一张试卷,每科一百分;理科物理和化学一张试卷,共一百分;文科历史和地理一张卷,共一百分;另外英语为加试,也一百分。报名时就要分文理两科,每人可以报三个志愿。
鲁盼儿就问:“你考文科还是理科呢?”
杨瑾没有犹豫,“我想报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文科。”公公就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 杨瑾从小就接触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对这方面很感兴趣, 看似他想也没想,但历史系其实却是他多少年的梦想, 鲁盼儿知道,“你一定能考上北大历史系!”
只是对于自己,她却是迷茫的,“我学文学是学理呢?”
鲁盼儿只读了两年的初中, 半年的高中, 虽然又自学了些, 但知识底蕴还是不足, 杨瑾想了想, “你文科比理科好一些,也学文科吧, 第一志愿也报燕京大学。”
夫妻俩人在一起,互相都是了解的,鲁盼儿明白自己与杨瑾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我可不敢报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可是中国最好有大学,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考生都会报,她没有一点儿信心。
杨瑾对自己要选的学校和专业都有相当的把握,便把所有的心思都用来替鲁盼儿分析,“考燕京大学的确很难,但是你要报英语专业——从全国来看,系统学过英语的年青人很少,估计参加英语加试的人也不会多,你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即使通考的成绩不是顶尖的,但只要英语加试名列前茅,进燕京大学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鲁盼儿眼睛一亮,“这是另辟蹊径呀——让你这么一说,我就试试,争取我们成为大学校友!”
“是啊,到时候我们一起在未名湖畔散步,读书……”杨瑾及时收回了想象,“能上燕京大学最好,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我再帮你选了两个志愿,都是北京的大学,你一定能考上的!”
能一起进燕京大学当然最好,但一同到北京读书也很不错,鲁盼儿看了那两所大学,觉得自己果然信心满满,“将来我们在北京相会!。”
这也正是杨瑾的想法,夫妻就是不能同校,也要同一个城市,他转头看看睡熟的梓恒,帮他把被子重新掖好,又说:“语文的知识要靠日常积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大幅提高,我们认真读课本,再把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背熟就行了;考政治除了要看书,还要报纸,了解时事;至于英语,刚好我们最近一直在学,倒是能省一些工夫;你现在最需要投入时间的是数学,这是你的弱项,也是最能在短期提高分数的科目。”
“我知道了。”鲁盼儿郑重地点点头,突然又笑了起来,“突然觉得我们又回到了过去——我要上高中了,你过来嘱咐我怎么学习……”
杨瑾也笑了,抬起手拍了拍妻子的头,“你还是像过去一样可爱。”
鲁盼儿看着杨瑾,她依旧仰慕着他,但又多了一种别样的亲昵,便将手肘放在桌上托着下巴笑,“可是你倒是不一样了呢。”
“怎么不一样?”杨瑾探过身在她脸上轻吻一下,又笑着问。
鲁盼儿红一脸,“你变坏了呀!”急忙放下手坐直,严肃地说:“我们做一个时间表,从今晚就开始复习。”
这样的鲁盼儿其实更可爱,杨瑾笑意加深了,“好,就从今晚开始。
”可是随手却将灯熄了。
“说好学习的!”
“
是要学,不过等一会儿。”无限好文,尽在()网
灯果然又亮了,一直到半夜才再熄灭。
张县长带来消息之后,鲁盼儿并没有瞒着大家,第二天学校中午放学时便与宋老师说了,“这个机会很难得,不知道你和建国是不是想参加?”
“居然可以考试上大学?”宋春妮有些吃惊,然后她就抬头招手,“建国,鲁老师问我们是不是参加高考呢?”
原来建国来接春妮了,鲁盼儿就笑了,“毕竟是新婚第二天,还真甜蜜呢。”无限好文,尽在()网
建国一笑,“我是跟杨老师学的。”
先前杨瑾没有到公社中学上班时,每天都来接自己,鲁盼儿不好意思了,便赶紧板起脸,“我正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便将恢复高考的消息说了,又道:“我和杨老师分析这次高考时间很紧,大家都没有充足的准备,如果基础可以的话,经过努力还是很有希望的。”
自己和建国几个都是杨瑾带出来的第一批学生,基础都不错,不论在公社中学还是在襄平高中,老师们也都这样说。
陈建国自然知道,他成绩虽然不如鲁盼儿好,但一直也不差,而且,那时他不懂事又贪玩,并没有全力以赴地学习。可是,只经过短暂的犹豫,他就已经决定了,“我不参加了——家里负担重,我还是做木匠挣钱吧。”
鲁盼儿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这两年建国负担着一大家子,就连他结婚也选在秋后,也是为了能在春节前出门打家具挣钱,便笑着说:“以后让建党他们几个参加高考吧。”
“我也这么想,”陈建国就又想起了好朋友,“如果跃进没有参军,这次一定能考上。”
跃进不能参加高考的确很可惜,但是,“世上的路多着呢,也不只高考一条。他很喜欢军队的生活,在那里也学会了许多技术。”
“正是这样,他写信告诉我,说他是第一个独立画出电气原理图的地勤兵,得到机务大队的表扬呢。”建国点点头,却向妻子笑着说:“你要是想考大学,可以跟着鲁老师一起学习,如果考上了,我供你读书!”
宋春妮就笑了,“我学习没有你们好,考不上呢,再说,我要陪着你一起养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