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他的星心 > 第40章 金

第40章 金(1/2)

目录

位于波城上城区的警署总部经过改造又改造,俨然扩成了一处耸立的地标,几个街区以内都看不到珠宝店的存在,倒是有一家破旧的古董店。

顾悠路过一家卫生站,顺手牵羊拿了点纱布,躲进巷子里,把肿胀的右手腕用几片硬纸板夹住牢牢缠绕起来。

对大部分人来说,自己固定断骨不是一件容易事,她也不例外,况且逼着右撇子完成左撇子才能办好的事,实在是太不不人道了——当然最不人道的还当属那个把她手腕折断的人。

处理完妥,顾悠小心翼翼地放下袖子,单手扯掉脖子上的情趣项圈扔在垃圾桶里,把金项链塞进口袋,裹紧衣服慢慢走出巷口。

巷子深处,一把车钥匙委屈地躺在垃圾桶里,和“不可回收”的瓜皮果壳们挤在一起,也不知是谁扔垃圾的时候把它也丢进去了,若是车主找不到,大概会急得跳脚。

路口绿灯亮起,顾悠随着人流穿过马路,向着斜对街的古董收卖店走去。

古董店老板是个中年罗姆男人,合目躺在摇椅上打盹,腐朽的木格子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他掀起眼皮瞥了一眼,毫无诚意地问了一句:“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

来客是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小女孩,黑曜石般的大眼珠子,风中凌乱过的黑长发,亚洲人的面孔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个样。

店里放着悠扬的爱尔兰轻慢小调,顾悠双手揣着袖子,打量着展示架上形形色色的古玩,一个青金色的瓷器映入眼帘,她探身靠近了些。

老板的声音响起:“那个是Z国清朝时期的青金蓝釉瓶,买不起可别乱动。”

闻言,顾悠弯下腰,透过玻璃隔架向上瞄了一眼,青金瓶底下印着四个靛青小汉字:康熙年制。

假的不要不要的。

她嘴角抽了抽,视若无睹地站起身,走到柜台前抽出左手,将金项链往桌子上轻轻一丢,很快又把手缩回袖子里揣着。

动作很是潇洒,但是放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就略显造作,甚至有些搞笑。

于是老板很给面子地笑起来,边笑边咳咳,像摩托车发动不着似的,还间歇没气儿地喘几声,他从摇椅里坐起来,随手拿过放大镜公事公办地照了一下,然后那发动机失灵般的笑声就卡在嗓子里——熄火了。

男人脸上笑意凝固消失,用意义不明的目光扫了女孩一眼,转身从货架上拿下一个更精密的镜器戴在眼上,查看项链上的纹路。

顾悠面上淡定,其实心里也没底了。

她之前研究链子的时候没发现特别之处,没想到还要用寸镜看。

多瞎啊,人干事?李月白这混蛋……

她侧了一下头,借着长发挡住脸,看向头顶的监控摄像头,再瞥瞥门口的距离,脚跟一转,预备情况不对就跑路。

老板看完项链,把寸镜掀到脑门子上,激动得声音都走了调:“这项链你从哪儿弄来的?不会是偷的吧?”

顾悠懵懂地看着他,满脸不知所谓。

老板心情复杂,仔细打量起面前的小女孩,宽大的牛仔外套下露出黑色渔网袜包裹的小腿,脚上穿着花里胡哨丝带缠绕着的鞋……不伦不类的打扮比他还像罗姆人。

看起来倒也像有钱人家的小孩,光是牛仔外套就价格不菲,听说R国那边很流行这种稀奇古怪的涉谷风穿搭,估计这小鬼头是瞒着父母出来换零花钱的……

老板眼神犀利地打量完,没有再为难女孩,打开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盘子,上面摞着一沓一沓小山似的的绿钞。

顾悠:“……”

老板叼着老烟嘴咂了一口,吐出断断续续的青烟,手上点着钞票,拿下几沓放回保险柜里,把剩余的往女孩面前一推,好心提醒:“出门不退。”

顾悠咳嗽了一声,点点头,举起袖子挥了挥烟雾,回头看了看,从古董架上扯过一个丝巾。

“这个是真丝的,算你便宜点。”老板从那堆钞票里抽回两张,“你看看还需要点什么?”

前后态度判若两人,顾悠终于得到了上帝般应有的款待,但她并不理会,丝巾一抖,将那一盘子钞票全都包起来,三两下打成一个简易的小包袱。

老板被她这番动作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半张着,兜不住的烟杆掉出来。

顾悠左臂挎过丝巾包袱,对老板点头告别,揣手离开了古董店。

出了门她拦了一辆的士,对司机又是比划又是写字,司机终于明白,把她载到附近的一个商场。

顾悠买了衣服帽子和背包,全身焕然一新,带上口罩走出商场,在路边的报亭拿了一张地图,细细地研究起来。

波肯市四通八达,鱼龙混杂,到处都是坏蛋,顾邵京、费丹、李月白,以及那个R国男人,全都扎堆在这,保不齐哪一天就被发现,顾悠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离开波肯。

她坐在公园长阶上,拿着笔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最终在S国最上方的“蔓越市”停顿了一下,轻轻戳了戳。

……

在波城,巴士晚点这种事一点也不稀奇,夕阳西斜时近傍晚,乘客们稀稀拉拉的上车,大部分都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几个打工的外乡客,最后走上来的是一个穿着套头衫的小孩,孤零零一个人,司机留心多看了一眼。

车子开得很慢,行一段,停一下,不一会来了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太太,司机大叔下车帮忙抬了一把。

巴士继续行驶,顾悠收回目光看向窗外,夕阳红色的辉光映在眉间,她将帽沿拉低了些,闭上眼静静养神。

如果说李月白是她人生里阴沟翻船的一抹败笔,那么顾邵京就是贯穿全程的心理阴影,噩梦一样如影随形。

人总会有那么一两段不堪回首的过往,这种感觉就像鸡蛋清里掉进了壳渣,捞不着,吃不下,煮熟了还膈应。

许多问题老早就埋下了祸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