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于沧澜处听雨 > 第二章 水穷,云起,下山

第二章 水穷,云起,下山(2/2)

目录

锁妖!

笔力苍劲,剔透。

宛若狂风下的浮萍,无依无靠,却独自起舞。

一股无敌的气势油然而生。

武道重势!

无敌人物交手间往往气势决定一切。

一招间了结生死。

“缥缈山,锁妖碑!”

孟玄策喉咙间轻声说道。

看着像是白玉光泽般的双眸神采飞扬。

此时的他,周身光辉飞舞,恍若神人。

他才入道,周身光华还未敛去。

就像是天地间的灵物,带着独特的光芒。

他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石碑。

身后茅庐,黄袍老者看着孟玄策的身姿,胸腔雷音渐止,眼神中不再是那种世界过客般的眼神,神色有种慈祥光辉。

青袍老者坐在草铺上,闭眼沉默,脑海中思绪沉淀,恍若深渊,不动间便极具威势,身旁空气都有些凝聚。

内力外放。

精神投影。

无敌人物的气势展露无疑。

“坐!”

青袍与黄袍坐在一侧,两人都闭着眼,气势恍若瀚海,深不可测。

孟玄策抚平白袍,盘腿坐下。

以棋盘为界。

他一袭黑发,平顺至极。

恍若仙人,遗世独立。

眼神中有着温润。

“道意,如何?”

黄袍老者沉声说道。

孟玄策闻言,脑海中道意起。

白色银炼从天灵盖内喷涌而出,恍若瀑布。

万丝银炼,如银河。

“不错。”

青袍出声,“随心意而行,观世间万雨!”

“道意通透!”

刀光闪烁,刀意在黄袍老者睁眼的瞬间爆发,压在孟玄策身上。

他只感到脑海中如寒芒在刺,背后银炼有些震荡。

黄袍闭眼间,威势消散不见。

他微微出声,“小孟,你要观世间万雨,便不得懈怠。”

“既以道成,便下山吧!”

既要观世间万雨,必要下山。

必要游历天下。

孟玄策微微点头,银炼灌入天灵盖,收敛光华,平淡无奇中见其不凡。

“剑无名,刀亦无名!”

“此后,为你所有!”

黄袍闭眼后便不再出声,青袍便出声示意。

孟玄策看向棋盘上。

刀与剑分开。

左刀,右剑。

刀身三尺三寸,剔透无比,白日烟火冉冉升腾。

剑长三尺五寸,湛蓝龙纹蜿蜒,剑柄上层层纹路盘旋,剑尾青铜龙头微微抬起。

他伸手握住刀柄,另一只手轻轻划过刀身,敛去白日烟火,变得平淡无奇,收入刀鞘,挂在右腰间。

而后再伸手握住剑柄,另一只手同样划过剑身,湛蓝龙纹归于无奇,收入剑鞘,挂于左腰。

他双手交叉放在剑柄,刀柄上。

嘴角挂着微笑,“剑名听雨!”

“刀名沧澜!”

听雨,沧澜。

不说喜欢,不代表不喜欢。

他已然很喜欢,便不会出声。

他从来如此,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从不出声。

那种由内而外的情绪,足矣。

至少,他现在是这样想。

“意境不错。”

青袍老者出声,“你诸葛世叔已经派人在山下等你。”

“下山吧!”

孟玄策昨夜便以知晓。

眼神中没有留恋,世间之事,不外乎聚集与分别。

他起身,一步向后。

双膝跪下,神态庄重。

不留恋,不代表他心中无情。

极于情者极于道。

他从小便知。

不过,于平淡处才见他真性情。

三个响头。

“多谢两位师父十八年来教导!”

“弟子,感激不尽。”

青袍嘴角有笑,黄袍嘴角微弯。

十八载春秋,述说了多少温暖时光。

嗷嗷婴儿,白袍少年。

顽皮嬉戏,温润如玉。

这其间,又需多少心血!

“这是他给你鞋子!”

青袍老者随手一挥,一双白玉锦鞋放在棋盘上。

孟玄策难得的挑眉看向黄袍老者,眼中有着肆意的笑意。

红尘动人。

动彻心扉。

黄袍沉默不语,喉咙中一声咳嗽。

他伸出手一弹,浩瀚的光芒以他为中心四散而开。

白昼中那是太阳的温暖。

雨水尽皆消散。

孟玄策原本湿漉漉的身躯以及白袍彻底烘干。

一袭柳丝般细柔的黑发随风飘荡。

出尘之致,谪仙尔。

黄袍收回手,在度归为沉默。

孟玄策取下鞋子,穿在无垢般的双脚上。

起身,抚平白袍以及长发。

一袭躬身,转身而去。

黄袍与青袍盘坐茅庐内,不动不闻不语。

孟玄策运转身法,在山间飞掠,肆意潇洒。

宛若林间飞鸟。

自在至极。

缥缈山颠,再次归于平静。

山间无岁月,红尘多扰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