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2)
这夜因瞿云修引道雨为各宗门小辈洗灵,四下除矢山宗与仙古道场以外的所有小辈皆各寻了僻静处修炼,夜里本将举行的奇珍异宝会也因此止歇。道雨淅淅沥沥,四下俱静。而这一代的年轻修士过半人修炼瞿云修的储元诀培基固本,此时众人一起吐息入定,灵气无形纠缠融合,在上空汇成一片颜色略淡的雷云,其中隐隐得闻一丝龙鸣,不时有雷光闪动,满山草木山石皆漆黑如墨。
山中却有一道身影缓缓向瞿云修的洞府步行而去。雨大如豆却在近他身时蒸发消散,远看他黑发黑衣只用一根金色发带束住一半的发丝,但雷光闪过时,衣上金线银绒绘出的山河图与他的金色双眼一同散出微弱的金芒。他渐行至洞府脚下,还未开口,便听瞿云修传音:
“进来”
来人眼中诧异一闪而过,随即是遮掩不住的欣喜,连带脚步也不由自主的加快,周围的空气似乎也感受到他的急切供他御使,竟在没有任何法诀催动的情况下自成一股气旋将他托起,飞快进入了瞿云修的结界之中。
洞府内无雨无晴,天光明亮如白昼,不过眨了下眼,半息间瞿云修已站在他面前。
瞿云修看着眼前还未长成人的少年修士,看见少年人金眼雷瞳中殷切的期望,略点了点头,“你很用功”
少年脸上抑制不住的现出笑容,下意识想伸出手,到一半又立马止住了,随后小心翼翼的开口:“父亲,我想见见他”
瞿云修眉头微蹙,少年见此模样,垂眼小声开口:“孩儿近日一直心神不宁,迟迟无法进入道圆期……”
沉默半晌后,瞿云修转身,示意他跟过来。
瞿云修的道界内,万物皆为他所用,他轻拂长袖,便幻出一尊玉棺,周身散发淡淡微白光芒,其中灵气浓郁到化作粘稠液体,在玉棺中流动四溢。若有第三人在必定会为此咋舌,拳头大的灵玉已是罕见,这样大的一块灵玉若流落在外已是百家必争之法宝,如今却打造成棺椁模样,让一个死人独占享受。
而金眼少年见到此棺,即刻幻出本体,变为儿臂粗的一尾金色小龙,在瞿云修的默许下穿璧而入,盘在棺中那人身旁,将龙首轻轻放在他胸口。
小龙忍不住轻轻蹭着这人的胸口,然后满足的闭上眼睛。耳边随即哗啦哗啦,似有新雨初降,梦里出现的声音此时再次出现了,问他,若以后得封正化形,愿不愿跟自己颠沛流离。
他那个时候已有灵识,却无法开口,只记得这个人总是把自己握在手心里,那个人的灵气包裹着他,他全身都因此暖暖和和的,比在海里的时候舒服多了。后来他能开口的时候,这个人消失了,自己每天与草木说话,问他们知不知道那个人的去向。过了很久,久到他的记忆全数消散,久到他的灵识都快消失在这天地间……
小龙熟睡了。如初生稚儿重回母体,像是回到海底,也像回到那个人温暖的掌心。他在梦里都怕这相处太短太难。
瞿云修在一旁盘坐,见棺中小龙睡梦中无意识落下泪来,他伸手以指腹拂去泪水,再轻轻拂上棺中人的脸颊。玉棺落地,瞿云修学着小龙的模样,轻轻侧身靠在棺上闭上了眼睛,手探进棺中,握住了那人冰凉的手。
易继仙一夜无梦。他在凡尘时,雨天就会分外嗜睡,来了培灵宗后,有一甲子的时间不曾见过雨。后来去外界云游,在海外找到一种螺,名为萍,里面自带一界,常年雨声不歇,但因为螺身易碎,功能就显得十分鸡肋,只有易继仙当个宝贝,后来几乎都在螺里歇息。他上辈子身负重伤在山中躲避追杀,身上除了佩剑以外其他的法器几乎都已破碎,只有它还完好无损。于他而言,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栖身之地。
他醒来的时候,雨还没停
。但天光大亮,恍恍惚惚的,和当年周游列国的情景有些类似。但只几息,便反应过来翻身下床,沿着石廊往外,一路呼喊着丑男的名字。此时胡平银一道传音:“那个凡人还睡着,你来练功台见我”
易继仙沿着记忆里的路往练功台去,不想千余年过去,矢山宗的随行洞府早已换了洞天,若他还是修士,还可催动破障的法术,可惜此时他凡人一个,在同一处走廊绕了两三圈,明明练功台的嘈杂之声就近在耳边,却无论如何不得接近,路遇几位小修士想要让他们指点一二,却发现他们似乎看不见自己,他叹口气,想来是胡平银给他身上使了个障眼法,此等情景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找。
胡平银那头从入定中醒来,发现已过去大半个时辰,正要起身去寻易继仙,就听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由前方传过来,抬头看易继仙满头是汗,疲累的弓着腰以手支着膝盖喘气,随后抬起头,看向自己的那双眼睛好似穿越了中间千余年的时光,与生前的易继仙如出一辙缀满带点苦涩的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