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2)
孙珍珍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这些天她心里头默默的统计了一下,舒苒给大哥家两个娃儿每过三片鸡蛋花,给自家的小花也夹过三回,可她怎么看怎么觉得给小花的那蛋白花片儿比给小虎小龙的要小了许多。
还不是故意的吗,觉得丫头不用吃男娃娃那么多!
孙珍珍越想心里头越来气,越看舒苒越是不顺眼。
“二嫂,什么时候说是给我煮的啊,放在桌子上大家一块儿吃。”舒苒笑着指了指那碗鸡蛋汤“大嫂二嫂你们吃呗。”
“我哪里敢吃你的东西啊。”孙珍珍白了她一眼“咱们别说那么多假话,你有鸡蛋吃我不嘴馋,只不过你给小花夹蛋花的时候注意给她块大一点的就行,别每次就夹那么一小片。”
舒苒听了只觉好笑,点了点头“行,二嫂,我明白了。”
有些人心眼小可真是小,比那针尖还小,连一块鸡蛋花都被计较上了,舒苒觉得自己真是无话可说。
吃过饭以后,一钩弯弯的月亮已经从山坳那边升了起来,淡淡的银色月光铺在地上,将这三月末的乡村笼罩在一层朦朦胧胧的轻纱里。
舒苒抹了抹嘴走出了屋子。
这么美的月色,她想到外边溜达溜达。
“红英,带上马灯,外边有些暗。”黄秀梅追过来,把一盏灯笼塞到她手里。
她第一次见到这种款式的灯,有个手柄可以提着,玻璃罩子,里边搁着煤油和一根灯芯,煤油灯上有个铁盖,上头有两条缝隙,应该是留着出气之用,揭开盖子,划根火柴把灯芯点着了,一团小小的光亮就在她手下跳跃。
黄秀梅将瓶盖拧上,将火柴塞到了舒苒手里“到外边走走就回来,别走远了。”
“知道啦。”舒苒冲她笑了笑“娘,您劳累一整天,快去休息吧。”
“好嘞,好嘞。”黄秀梅站在门口,看着舒苒的身影慢慢越走越远,心里头有些感慨,她的宝贝女儿最近越发懂事了,除了看书还尽量帮着家里干活,每次回来屋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东西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舒苒拎着马灯朝前边走,那盏灯火照亮她脚下的路,暖黄的一团影子。
她沿着小溪屯子朝前边走过去,温柔的春风吹起她的头发,不住的在她脸侧擦了过去,蹭来蹭去的有些发痒。
走在乡间小径上,踩着泥土和砂石咕咕的响着,池塘和田间已经有阵阵蛙鸣,偶尔能听
到一声“布谷布谷”,有黑影从她头顶飞快的滑了过去。
她拎着马灯站在那里,看到了小溪屯子那边有一个人影。
舒苒心里一阵紧张,旋即又放松了下来,这个年头还算安全,没有什么抢劫的案件——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年代大家都没钱,抢了也白抢。
“宁崇才!”
走近一点点,这才发现那个人自己竟然认识,舒苒不由得脱口喊了一声。
宁崇才抬起头,看了看朝自己走过来的少女,有些困惑。
银色的月光里,她拎着一盏马灯,姗姗前行,清新得不像原来的那个刘红英。
“你怎么在这里呢?”舒苒笑吟吟的走过去,看到了他手里拿着的东西“呀,你想到这边拉二胡么?”
宁崇才点了点头。
最近他的心情有些烦躁,特别想拉二胡解解闷,而知青们都不希望他拉二胡,只想听他吹笛子。
“二胡有什么好拉的,那调子太悲了,还不如吹笛子呢。”
“是啊是啊,吹一曲吧,来啊来啊!”
宁崇才提着二胡默默的走了出去。
他一点也不想吹笛子,他现在没有那种欢快的心情,而且他也不想为他们吹奏——那些人表面上和他笑嘻嘻的,可背地里都在嘲弄他的出身,他最近甚至还听到过他们在议论他给袁小艺写信的事情。
“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些暗戳戳的评价让宁崇才觉得很受伤,他必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的拉上一曲二胡,让自己的伤口慢慢愈合。
刚刚来到小溪旁边,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坐下来,他就看到了刘红英。
看着她朝自己走过来,宁崇才心里头忽然有一丝丝不平静。
她走路的身姿真好看,一点也不会比袁小艺差。
昂首挺胸,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