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美人恩(重生) > 卜算子(2)

卜算子(2)(1/2)

目录

虞兰舟赶到的时候,重明已经在清宁宫中候了有一阵了。

先帝大行之前,除了下令让虞瑶殉葬,第二条便是让太子即位之后尊虞兰舟为太后。

虞兰舟原本该住到历代太后所居的仁寿宫去,但因为仁寿宫在先帝之母邝太后去世后便遭了灾,之后又连着几年各地旱涝兵匪不绝,仁寿宫迟迟没有修缮,虞兰舟便住到了清宁宫来。

北地十月的晚间,凉意一阵一阵的,打脚底往头上冒。虞兰舟出门的时候并没有带着披风,被迎面而来的晚风一吹,只觉得两条胳膊上都冒出了鸡皮疙瘩,不由加快脚步走进了宫室里头。

重明坐在罗汉床上,正偏着头专注地盯着旁边从白玉瓶里探出头来的两枝秋百合,乍然听见动静抬起头来,就见到虞兰舟打起珠帘走了进来。

他笑起来,唤了她一声“娘娘。”

重明十岁到虞兰舟身边,和虞兰舟不过相差了八岁的年纪,虽然感情亲近,却到底不像是真正的母子。

他生得风流俊美,这一笑,殿中侍奉在侧的宫人都不觉有些耳热。虞兰舟也笑着看他,走到罗汉床另一侧坐下。

照制,父母丧,子女为之服斩衰三年。但天子毕竟不是寻常民间百姓,因而以日代月,二十七日便除服。因而他今日到清宁宫来,也只是穿了一身常服。

两代天子更迭,如今宫里头还记得先帝的,估计只有外头高悬的白幔。

而虞兰舟等这一日,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宫人奉上两杯茉莉香片,虞兰舟伸手轻轻摩梭茶盏上的暗纹,朝一旁的重明不经意道“我听说,晏翀在大朝会上上书催着你早些立后?”

重明不意她突然提起这件事,脸上神色突然有些不大自然,半晌才道“谁又在你跟前胡说。”

虞兰舟一愣,以为他年少抹不开脸,先是笑了笑,而后才正色道“子嗣乃是国本,皇爷已经十八了,早些有嫡子,也好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早日绝了心思。晏阁老的提议皇爷正该好好斟酌着才是。”

重明却迟迟没有回答她,像是被她的这句话拉进了内心深潭,无法自拔。

虞兰舟也没有催他。

琉璃罩下,灯花“轰”的一声爆了,重明的神思也才仿佛终于回到了人世,只是再开口,声音里不知怎的带了几分滞涩“娘娘觉得该立谁呢?”

虞兰舟微微一笑,不假思索道“选妃自有祖制,照着规矩,京畿六品官以下清白人家的女儿都可为后。不过,先帝时这规矩便已然形同虚设,皇爷也不必拘泥于此。”

她看了重明一眼,又笑起来“到时候,皇爷选个自己喜欢的便是了。”

重明正伸手要去端起面前的茶盏,听到她的话,不知怎的,手上的动作一顿。

直至两杯香片饮尽,虞兰舟侧过脸问他“皇爷夜深还到我这儿来,是朝事上有什么不决的地方么?”

重明笑了笑“并无,娘娘不必挂心。”

他身边站着的小宦官忙不迭呈上一个制作精美、纹饰华丽的紫檀木匣。

虞兰舟不明所以,伸手打开,原来竟是一只玲珑玉枕,用整玉雕刻,竟还是难得的暖玉,叫人触手生温。

她抬眼去看重明,重明抿嘴一笑,“听娘娘宫中的女官说,娘娘近来劳顿却不能安眠。此物又名‘一梦黄粱’,听闻枕之能忘忧。”

虞兰舟略一颔首,微笑道“皇爷有心了。”

话音刚落,少陵上前,接过宦官手中的玉枕。

重明又逗留了片刻,临出门,忽然回过身,朝虞兰舟道“娘娘不必总是以‘皇爷’称我,仍像从前那般称我‘重明

’就可以了。”

虞兰舟一笑,拒绝了“君臣有别,便是孤,也不该直呼皇爷名讳。”

……

少陵抱着玉枕上前,问她怎么处置。

虞兰舟盯着玉枕看了片刻,“……收到库房里头去吧。”

纵然一枕黄粱梦,难道真能忘却十年忧?

她顺心如意地长到了十六岁,生平从不知烦忧为何物,却在十六岁的夏夜骤逢巨变。

虞兰舟靠在床榻旁,闭上了眼。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很小的时候,她和母亲一同到杭州去吃酒。江南的春天和北地的秋天是世间最迥异的风景,而她却在京畿肃杀的秋风里想起了杭州的春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