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吾妻甚妖(重生) > 第 33 章

第 33 章(1/2)

目录

顾泠月这会儿,虽面上老神在在,却止不住心里打鼓,看来“续弦”的事果然没完。

之前的事明明都落下了,怎么苏家会上门邀着一道进香呢?看来不止是顾老太对于“续弦”一事未死心,恐怕苏家也存着这心思呢。

只她有些想不通,堂堂尚书府想要娶续弦,哪里用得着这般缠着顾家?

满屋的人这会儿心思各异,谁都没发现在另一边站得极远的顾泠萱神色一顿,眸子里的惊慌一闪而过。

实在是她记忆犹新,按照书上的情节,原主就是因为“上香”被人下药失了身才进到尚书府做续弦的。

原本她只想着因为顾泠月同苏笙瑶的事,顾家和苏家起了嫌隙,而且顾泠月那番话说得那般重,顾老太和苏家竟还要这般行事吗?难不成…难不成她还是避不过去…

一时间,屋子里有些安静,却听外头有人小跑着进来通报“老太太,沈家来人了!”

沈家来人了?!

顾老太吓了一跳,那边的苏二夫人也挑了挑眉,就连顾泠月都没想到沈家会在这个时候来人。

等到门里丫头请人进屋后,顾老太和苏二夫人的脸色都变了。

来人是个看不太透年纪的妇人,皮肤稍暗,身体十分结实,穿着暗红的,脚上一双乌皮靴,打扮已与寻常人家的妇人不同。

再看她那满头银丝,十分妥帖利落地盘于头顶,只用一顶银丝髻固定着,再无旁的配饰。

这是当朝女官的打扮!

不等那人走近,顾老太和苏二夫人纷纷起身相迎。

顾泠月也知其中典故,第一时间起身行礼。

髻适用于女官是自赵始宗时期开始的。彼时连年征战,不少女子放下蚕织改用刀枪,期间冒出不少女中豪杰,沈家军就曾有三代主将皆为女子。后来天下逐渐太平,论功行赏,受封的女官不在少数,同后世专侍帝王宫闱的女官不同,那都是凭着战绩受封的官职。等到战事再起同帐议事时,为区别男子的弁帽,始宗便将髻规定为女官的统一冠式。

屋内旁人压根没见过传闻中的“女官”是什么样子的,却看家中地位最长的人都站起来相迎,想必定是贵客,纷纷露出殷切地表情。

顾老太和苏二夫人将那女官硬到罗汉床前,三人倒是不分高低地坐在了一起。

女官坐在中间,腰背挺直,面容肃然,十分有气度。不知情地人怕是乍看之下,会以为她才是这屋中主人。

顾老太和苏二夫人一左一右,彼此的眼神在空中交汇,暗自纳闷起来怎么来了个女官?还是沈家的?

女官倒也干脆,坐下后就介绍起来。

原这位女官姓安,是在沈老太君身边的服侍嬷嬷。

众人一听,暗自皱眉,原来只是个服侍嬷嬷啊,看这架势还以为是什么尊贵人物呢!

安女官面不改色地继续说“年轻时随沈老太君一道上过战场,沾了老太君的光,受封都尉一职…”

众人的表情又变了——都尉,那可是正四品的武将官职!

就算如今的武将不如文臣,官职却是实打实地啊。况且,还比顾家两位爷的官职高!

顾老太只略显惊讶,她原本就知道一个服侍嬷嬷不可能受封女官,却没想到这位女官的官职比自己两个儿子都高。

当下自是继续端着姿态,拉起安都尉客套闲话。

安都尉说她早年在军中,是除了打仗什么也不会的女人,回来后终生未嫁,一直侍奉沈老太君,不想十年前沈老太君搬入灵安寺,她便闲了下来。原想还乡,却发现家乡早就没了亲人,连个傍边的

亲戚后辈也难寻。沈家子孙收留了她,奉她如亲人,她便也以沈家人自居…

顾老太越听,手攥得越紧——

沈家以前的荣光她是知道的,却不知沈老太君早已搬入灵安寺居住。

那可是皇家寺庙,若不是苏二夫人仗着尚书府的面子,她们这等人家怕是一辈子也进不得门去。

人家沈老太君说住就住进去了,同样都是“老太君”辈的,她怎么就没这个命呢?!

在一旁听了许久的苏二夫人面上多了份凝重,偏还得堆起笑来问“不瞒安都尉,我们不日就要去灵安寺上香,届时若能拜访沈老太君乃是荣幸…沈老太君的身子还安康吧?”

不怪苏二夫人如此谦卑之姿,别说是她,就是礼部尚书、顾泠月的外公凤丞相来,都要尊其一句“老太君”才是。

实在是、实在是这沈老太君的身份确非一般人可比——她可不仅仅沈辰风的亲祖奶奶,而是当年随振国将军沈从武四处征战的大赵女将!她身上的一品诰命也不是靠丈夫或儿子挣得,而是用九千敌将的人头换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