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马新亭赈灾,马湘竹溺水(1/2)
自我记事起,从没见过这样的大雨,铺天盖地,几个月没有停息。幼儿老者不敢出门,看外面只是模糊一片,无处不是哗啦啦的流水声和噼里啪啦的雨声。
河岸都冲垮了,整个澧州变成一片泽国。数十万良田全都冲毁,全县百姓失去经济来源,家中没有粮食,房屋轻则漏水掉瓦,重则垮塌伤人。
成千上万的灾民坐以待毙,奄奄一息,每一个人都像是从泥水里捞出来的,每个人都饿到脸色青黄,家家有淹死的人、饿死的人、被坍塌的房屋砸死的人,全县上下,除了雨声就是哭声,还有哭的力气都没有的叹息声。
那些房子也没了的人,在雨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一丝丝生机,哪怕一片菜叶,一个屋檐。逃亡,也是需要肚子里有东西的。树叶吃光了,树皮也吃了,野菜杂草也吃了,砖能吃吗?瓦能吃吗?
父亲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每天询问各处灾情,指挥官兵去修河道,救治伤员,接待上门的灾民,接连写奏折上报朝廷,请求救济和减免赋税。
眼看着沿途都是倒地的百姓,父亲等不及朝廷的批准了,他问师爷:“粮仓有多少米,如果给全县放粮,可以维持几天的伙食?”师爷叹息一声道:“放粮是行不通了,顶多三天就扛不住了,我看还是搭雨棚去施粥吧,这样或许可以撑半个月。”父亲点头:“好,现在我们就去办!”
他亲自和衙役们一起沿路搭粥棚,尚有一丝力气的百姓都纷纷搭把手,漫天的雨水倾倒在他们的脸上、脖子里、身上,像是无声的哭泣。
听说县令老爷搭粥棚,阖县百姓无不欢喜,暗暗称他“马青天”。
我还小,父亲怕我在大雨里生病,又怕人多杂乱不安全,把我留在家里,带着三姐湘竹出去了。湘竹姐姐站在粥棚的粥桶边,父亲和衙役们维持秩序,长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湘竹姐姐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她往每个人的碗里都装得满满的,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手肘酸痛难耐。
那些饥民有的拿到粥就往家里跑,有的妻儿老小就等在旁边,看到粥一窝蜂围过来,有的人拿到粥的一瞬间就埋头喝光。
这时候,人群里闯进一个精瘦的汉子,冲到湘竹姐姐面前抢过大勺就往碗里盛,迅速喝光又去盛,动作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湘竹姐姐大喊:“还给我!你不能一个人要这么多!”那个汉子一面抢着盛粥,一面用手肘推湘竹姐姐,这时候队伍也骚乱起来,一拥而上,湘竹姐姐几乎要被挤到粥桶里,被父亲一把拽住了。
父亲大声喊着:“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很饿,一碗粥根本不够,但是为了更多人能吃到,请大家不要抢,下一餐还有,快排队!没吃够的从后面继续排队!”
但是没有人听见他的话,雨声混合着人群的争吵声,一片喧哗。
片刻而已,剩下的半桶粥被哄抢殆尽。
父亲叹了口气,对那些还没有吃到粥的百姓大喊:“早上的没有了,中午和晚上还有,会加大分量,尽量让人人能吃到!大家也不要都挤在一处,粥棚每条街都有!”
人群推推搡搡,没吃到的人一个个饿红了眼,质问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师爷赶紧催父亲回衙门,湘竹姐姐频频回头,看着这些满脸泥垢、瘦骨嶙峋的父老乡亲,感到心里一阵酸痛。
回到衙门,父亲立即下令:“从下一顿起,施粥量翻倍!早上还有很多人没吃到!”师爷小声说:“这样就撑不到半个月了,朝廷的救济还没有影子呢!”父亲无奈地说:“那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百姓活活饿死啊,到时候就是要治我的罪,也没有多大过错。我这几个月连连上书,应该马上有回音了,等到救济粮来了,就可以渡过这个难关。”
师爷道:“这都几个月了,上面一点动静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父亲斥道:“脑袋你不要了?”师爷赶紧闭嘴,出去张罗施粥的事。
自从施粥看见民间惨象,父亲自觉心里有愧,也不再吃饭,命厨房一切从简,举家食粥。我苦劝道:“爹爹想和乡亲们一起受苦,可是爹爹和他们不一样,爹爹倒下了,这些人谁来管呢?爹爹还是要努力多吃饭,才有力气去抗灾啊!”父亲道:“兰儿,你不知道,爹爹看到百姓们连粥也没有,树叶野草都吃光了,爹爹怎么咽得下饭菜?”说罢,两行清泪滴进碗里。
眼看粮仓米不多了,突然接到消息:救济粮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