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相公说他是魂穿者 > 第70章 第七十话

第70章 第七十话(1/2)

目录

春和的心里充满了各种好奇。

同坐车中的杨梦笛也颇有些疑问。

纪初霖说起他的abc计划。

a是庞氏骗局,b是中奖骗局,c就是今天玩的这个全称为“把最便宜的东西用最贵的价钱卖出去的骗局思密达”。

春和知道。

c计划是遭遇最大麻烦时使用的。

她却不明白怎么就无端冒个火灵珠出来,在设定计划的时候纪初霖从未提过此物。

春和不明白为何自己全然不知晓的事朱三姐为何会知道。

纪初霖说故事得从他从搬至天波门后就让那群孩子散播天波门住了一个人傻钱多的小公子的故事将朱三姐一行人引诱出来开始。

他一开始设计了两个计划。a和b。

但对方毕竟是职业骗子,他和春和不过是外行,极容易被发现。

那若在计划的进行中出了纰漏该如何?

纪初霖便补充了一个c计划。

那“火灵珠”自然是他随口胡诌的。从一开始设定下计划他就让那帮平日和自己在一起踢球的孩子将最近汴京有了奇物火灵珠的故事散播了去。

火灵珠,无柴、无油也能燃烧。

春和不知道只因为此事纪初霖只让人在朱三姐生活的那个片区传播。

这种话从成人的嘴里说出显得像欺骗,从幼儿的口中说出像是呓语,在半大不小的孩子的话语中听见像是在说笑。

但若是三种人都这般说,就成了真实。

“三人成虎。”

“那火灵珠是假的?”

“就是个铜球。街上没有卖的。我找了个城外的匠人连夜赶制乐了三个。那个匠人要去钱塘看女儿和才生的外孙,这段时间都不在汴京。”

纪初霖没有告诉春和这件事。

因为春和的一脸惊诧更会让那伙人深信有火灵珠的存在。

“我一开始就同小春和说过,那伙人越贪,越容易中计。”纪初霖才会在最后装作舍不得,也不过是为了迷惑那两人让他们快些离开。“他们跑,我们也跑,以免他二人脑子太过于灵活忽然发现自己受骗。”

房子自然是临时租的,只简单修缮了需要使用的前厅。

侍卫们是一群聋哑人,他们四处游历表演以赚取支撑生活的财物,今日就会去临安。

“但若是朱三姐他们也去临安?”

“我家小春和终于会思考了!”纪初霖抹去一把辛酸泪,却又冷笑道那两群人绝不会撞上。汴京比临安多了很多富豪贵胄,那两人定会在汴京将“火灵珠”妥善出手。

“不定,还有献给官家求取高官厚禄的可能。”

杨梦笛摇着扇子赞同。

“那种身份的人自然不能面见官家,他二人定会寻一个高官先将那珠子售卖。届时就能发现这一切不过是骗局。”

春和紧张了。

若是那二人报官——

“他们若是忍声吞气也就罢了,若是想报官更好。”

纪初霖笑道自己已经收集了不少证据,那两人只要敢报官。“我就倒打一耙。”

杨梦笛问何为倒打一耙。

纪初霖一声长叹,决定再也不说成语,省得一个不小心就说了个这个年代还未出现的。

打开盒子,“这些钱,五五分!”

“三七吧,纪雨你拖家带口。看见那么多钱,纪雨你这个穷鬼居然一点儿都不惊讶。”

“又不是手机、平板、肯德基,不就是

钱,有什么可惊异的?”

“何物?”

“咳——那个,杨商啊,我们还是先把钱分了。士为给钱者死。”

摇着扇子,杨梦笛微微翻了个白眼。

春和还是不解,即便如此,几十万贯钱!那两人怎么这般容易就上了当?

“因为你的为夫我对外宣称那玩意儿值两百万贯。我说了,他们越贪就越容易受骗。何况这些钱都是他们骗来的,从未付出太多血汗,又如何知晓事物的珍贵?”

春和问起为何那个球可以燃烧。“是上次瓦罐中装的那个吗?”

“差不多。在这个年代磷相对容易一些。其实你的为夫我本来想用钠做个水球什么的,把钠放在水里又冒白烟又化得噼里啪啦的,可比白磷起火刺激多了。可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可能提取钠,我以前做的提取钠的试验全依靠电解。电解要发电机。可发电机的原理我是真的不知道——除非是用电脑代码做一个图形。

“继续说磷。这个季节不干不燥还不热,磷不能自燃,这种情况下反而更好用。那个姘头说得没错,球是用铜做的。铜不活泼,不和白磷反应。而且铜导热性极好,可以很快升温帮助白磷自燃。”

春和听得迷迷糊糊。

杨梦笛摇着扇子看着车外。

见春和听烦了,纪初霖不再絮叨那些复杂的原理,他笑问春和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火灵珠呢?”

“那是我曾经玩过的一个游戏里面的装备,但这么多年了,具体是哪个游戏里的我也不记得了。”

“咒语呢?”

“网络用语大拼盘。你的为夫我有那设计牛逼哄哄的咒语的本事?”

“那发沙特、发沙特……嗯?”

“fast,fast,biu,biu。慢慢来,你的为夫我会慢慢教你。”

“那这个呢?”

春和拿出之前她匍匐在纪初霖身上时纪初霖塞在她手心的小纸条。纸条上说让春和将桌上的小球收进小兰抱来的瓦罐中。底部有一块木板将瓦罐底部隔开成两半。他叮嘱春和下一次拿小球的时候那木板缺口对着的那边的小球。

白磷烧过一次就没有了,又不能临时装。只能换一个。

春和完成的很好。

“那字不是相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