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无量心经(1/2)
(《琴剑英雄传》50集仙武言情小说连载,【彭世通著】)
第06集:雀山亭无量心经,达摩院佛前三试
卷贰◎无量心经
☆☆黑衣人道:“令尊大人虽侥幸胜了秦问天,但他却输给了另外一人。”上官雁南放下酒杯道:“胡说八道!家父生前乃天下第二十九届武林盟主,仙武之高,未有敌手。”
黑衣人道:“我没有胡说。”
“那好。诚如所言,就算家父输了,为何这十几年来,不曾见此高人行走于江湖?”
“因为那个高人也圆寂了。”
上官雁南哈哈大笑道:“圆寂?我看阁下简直在危言耸听。敝庄《绝情剑法》所向披靡,遇佛杀佛。”
黑衣人道:“不错,《绝情剑法》当属天下第一。但万物相生相克,不知护国公听过《无量心经》没有?”上官雁南不屑道:“从未听说过,想来也是浪得虚名。”黑衣人又道:“那你听过《不灭如来掌》没有?”
上官雁南脸上抽搐不已,说道:“当然知之。”
黑衣人道:“断崖决战之后不久,令尊大人便就仙逝,你不觉得奇怪?”
上官雁南也想过此事,以为是老父年事已高,不疾而终。但仔细思之,却又没那般简单。只听黑衣人接着道:“那是因为你父亲受了极重的内伤,不治而亡的,而伤他的人就是少林方丈无悔禅师。”
心通闻言惊愕:“无悔禅师乃是自己师祖。听师父曾经说过,师祖已于十九年前圆寂。”思讫,只听黑衣人续道:“无悔禅师错手伤了令尊之后,悔疚难当,在少林寺自断经脉而亡。无悔乃金刚之躯,常人难以辨明其死因,他是瞒着整个江湖圆寂的。”
上官雁南森然冷冷道:“那他在隐瞒什么?”
黑衣人答道:“为了名剑山庄的声誉,同样也是为了少林寺的安危。如果东窗事发,名剑山庄为报杀父之仇,定会与少林寺交恶。江湖名言,“上有少林寺,下有名剑庄”。两派仙武都在伯仲之间,该怎么收场,难以想像。”
上官雁南不屑道:“阁下散播此等谣言,企图打击少林、名剑清誉,居心何在?”
黑衣人道:“这是事实,在下绝无半点虚言。想当年,邙山、少林、名剑、泰山四大门派齐聚玉龙雪山,与明月宫大战了一日,双方死伤惨重。战至后来,明月宫抵挡不住,教主秦问天宁死不降,失足堕崖身亡。他的夫人张慕汐由于正坐月子,劳气伤神。九霄环佩,终成绝响。”
黑衣人接着道:“张慕汐的九霄环佩琴乃无上绝学,恐怕连令尊的《绝情剑法》尚不能胜。后来,令尊大人忽施暗手,乘张慕汐弥留之际,秘派杀手屠戮明月宫满门,非君子所为。倘若是光明正大,令尊大人根本就胜不过张慕汐的《天弦八音》。呵呵!”
心通隔远偷听甚紧,知道最后两个“呵“字,语气尽显轻蔑之意。
黑衣人又道:“秦问天、张慕汐夫妇遗有一幼女,那时正处襁褓。令尊大人为报杀子之仇,居然连她也不放过。正欲施毒手时,无悔大师上前阻道:上官施主,得饶人处且饶人。但令尊大人杀意已决,说道:斩草不除根,必留祸害。无悔大师乃有德高僧,说道:明月宫虽有过,但与这秦氏女婴何干?两人为此起了争执。令尊大人仗着绝情剑之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结果被无悔大师的《无量心经》震伤。”
上官雁南道:“这么些私事,你是从何听来的?”
那黑衣人悠悠道:“当时只有几个人在场,所以雪山往事,知之者甚少。令尊大人斗败,不得不放过那名女婴。而上官宏为保全盟主颜面,对那次比武之事,只字不提。”
上官雁南道:“你直呼敝庄老庄主姓名,已然不敬。你到底是何方妖孽?”说完转念思之,醍醐笑道:“哦,我终于明白了,我看你八成是玄武使,故意在此挑唆名剑、少林之谊。”
玄武使道:“护国公别介。我只是就事论事,别无他意。”
只见上官雁南从凉亭座位上站起,啐道:“简直一派胡言!当年我与家父一起攻打明月宫,没听说过少林派藏有甚么《无量心经》。”
话到中间,心通寻思:“咦,我从小在少林长大,也不曾听闻本寺有甚么《无量心经》,这玄武使胡诌乱语的本事比我还要高,不禁让小僧五体佩服。”
只听玄武使道:“《无量心经》就藏于少林寺!至于在谁手中,老夫也茫无头绪。护国公,你我何不联手合作,将心经占为己有。”
上官雁南怒道:“阁下如此挑拨离间,颠倒黑白,其心可诛。”
玄武使身子稍稍变的有点僵硬,随后又笑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在下只是实陈此事而已,奈何护国公却迷惘不知。”
上官雁南道:“玄武使,当年你用计打败我的岳丈大人,武功甚高,鄙人十分佩服。不过道不同,不相与谋。适才污蔑家父这笔账,恐怕你要留对眼珠子才行。”
玄武使道:“好说,那要看护国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在下也正想领教一下贵庄的几手高招。”
上官雁南轻哼了声,似有蔑视之意,两指运气,将身前一酒杯劲射而去。玄武使坐着毫不躲闪,伸出右手,食指搭在中指上,一股内力从“中冲穴″涌出。只听″铛“的一声,酒杯劈成两瓣,其中一瓣嗖嗖有音,直飞二十丈,正落在心通的额前。
心通躲在灌木丛中,丝毫不敢支声,看那酒杯时,闪闪似纯金铸造。心通只是在想:“酒杯碎裂之时,已化解他们二人指力的□□成,余下一二成居然能让酒杯飞出二十丈,可见这两人的内力非同小可。乖乖隆地咚,我这次出寺,本想和上官盟主品评剑法,看来我的武功和他老人家比起来,相去甚远。还是不比为妥,不比为妥啊。”
思未绝,只听上官雁南惊道:“你所耍的是少林《摩诃指》三入地狱?阁下难道不是玄武使,而是少林寺的”
玄武使淡淡一笑,不置是否。
心通听后一怔,暗忖:“《摩诃指》乃本寺达摩院上乘武学,学成者极少。除了法澈师伯精通此道以外,寺里更无几人会使。”
忽然,心通想起明日寺里将举行比武大会,考入达摩院是平生夙愿。可惜自己武功平平,毫无胜算,没想自己居然躲在雀山亭前,已将达摩院的精要武学《摩诃指》先睹为快,比考进去更为欣喜。
这时,只见上官雁南不再说话,平平推出一掌,一股劲风从袖管处拂出,直逼那黑衣人面门。玄武使从座位上借势后退了两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接着左脚猛踏地面,倏地右掌掌力吐出,直斫上官雁南的“气海穴“。
心通不知玄武使使的是什么掌法,看步态身形与少林《韦陀掌》有些神似。
上官雁南向后退了两步道:“好一招《般若金刚掌》,好一掌“恒河入海“。”
玄武使笑道:“护国公,你猜的一点没错,正是《般若金刚掌》的恒河入海。”
却说“恒河入海“是少林《般若金刚掌》的最后一式,掌力如恒河般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心通暗暗叫苦道:“我简直是个猪脑子,连本寺的《韦陀掌》和《般若金刚掌》都傻傻地分不清。”接着自我安慰道:“不过,小僧确实没见过《般若金刚掌》的招式,不知者不怪。再说自己的武学修为,还不到学般若掌的进境火候。这次猜测失准,情有可原。”
未几,心通目不转睛的盯着凉亭看,只见上官雁南也不示弱,匆忙使出一记名剑山庄的《大擒拿手》,直取玄武使那对眼珠。玄武使不急不躁,右手横亘在自己和上官雁南之间,左手已绕在上官雁南的背心,直点他后背的“大椎穴“。
说时迟,那时快。上官雁南单臂推开玄武使的右手,旋身绕开他的左手。
心通见玄武使所使这招,应该是少林寺证道殿的《波罗蜜手》。
果不其然,上官雁南对那玄武使笑道:“哈哈,阁下的《波罗蜜手》带着几分邪气,你根本不是少林寺的,我更加能肯定你就是明月宫的玄武尊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