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征和 > 62

62(1/2)

目录

征和帝亲政后,既没大赦天下,也没封赏功臣,甚至没上朝。他下令国丧期间罢朝一月,暂停集议,有事只准递奏折,甚至一连数日,不见众臣。

朝中众人人心惶惶,纷纷试图入宫面圣,但无一人成功。

直到八月十日,征和帝突然下旨宴请北箫的将军褚之恒。

由于尚在国丧期间,宴会并不热闹,也不丰盛。而因为褚之恒要来,廖孝安甚至增加了一倍的侍卫隐藏在西宫长欢殿,生怕出意外。他自己则接替了侍酒宫女的活,单膝跪在征和帝案几边,警惕四周。

这场宴会目的不在庆祝,因而陪客不多,只有赵翼一人。

廖孝安见褚之恒一人空手前来,知道征和帝安全了,便有些走神。事实上,这些日子他心里挂念着出征立功,常常神游天外,多次试图跟征和帝请命出征,可征和帝这段时间常常一人独处,他找不到时间开口。

等廖孝安从自己平乱封将的美梦中清醒过来时,才发现席上三人似乎已经达成了什么约定,征和帝少见的喝醉了,褚之恒则与赵翼推杯换盏,要好起来。

“小小安!送送褚将军回去!”

征和帝醉眼朦胧地起身,又软着身子倒进廖孝安怀中。

廖孝安无奈,只好看向旁人。

“皇上放心,褚某可以自己回去。”褚之恒鞠躬道:“再次谢过皇上放人之恩,褚某这就告退了,眼下城门封锁,褚某可以在外驿馆借宿一晚吗?”

征和帝挥挥衣袖,权当做应允,他还想要起身相送,不料已经没了力气,便只好由廖孝安带着先回了寝殿。

赵翼顺势与褚之恒一同告退,亲自领他出宫。

走出禁宫宫门后,褚之恒才松了一口气,转向赵翼:“多谢王爷适才出言相助。”

原本褚之恒此次带兵前来,是来送聘礼,顺道迎接苑珏回国准备大婚的,他借道北四郡驿站时,南衍众多守将也没为难他们,可刚才在宴上,褚之恒提出要带回苑珏时,竟然被征和帝婉拒了。

好在赵翼从中斡旋,双方这才达成一致,尽快启程。

赵翼摆摆手,不甚在意:“皇上只是舍不得长公主,因此借故拖延。”

褚之恒颔首同意,望了望赵翼,又道:“褚某记得那日广平王似乎受伤了,今日没见到他,他伤势好些了吗?”

霍锦城自从知道檀灯失踪后,就一直带伤奔波于城中各处,调动明兵暗线,试图找到檀灯的下落,好几次旧伤复发,不得不回府修养,但不到一日又会爬起来搜查。昨日他搜到外城时,不慎被正在修补城墙的工人失手砸到,眼下正被强制躺在家里养伤。

但褚之恒是不知道这些的,他说的“受伤”大概是决战那日。

赵翼敷衍道:“好些了,只是需要静养,所以今晚没有赴宴。”

褚之恒听出了赵翼的敷衍,不甚在意地又道:“刚才光谈正事了,褚某酒还没喝够呢。听说南衍盛产名酒秋露酿,王爷可愿指路,让褚某见识一番?”

赵翼原本的任务就是陪好褚之恒,正在头疼怎么招待,听他提到秋露酿,顿时灵机一动,连步伐也加快了许多,边走边道:“这秋露酿也分三等,最上等的秋露酿一开坛便浓香四溢,越陈越香,超过二十年的甚至可以做到‘一滴入水,满杯皆酒’,前人还特地给这样的极品另起了个名字,叫秋露白。”

他指着城南方向道:“秋露白十分难得,一般是作为御酒收藏在宫中,或是赏赐给功臣,民间的窖藏极为稀少,基本上是喝一坛少一坛。不过本王知道一个地方,那里估计还藏着一点儿。”

褚之恒嗜酒,闻言一阵欣喜,跟着赵翼左转又绕的,来到一座三层高、带后院的木楼前。

“悦、笙、楼”褚之恒抬头,一字一顿地念着匾额上的字。

赵翼打趣道:“进去之前,本王得先问问褚将军,可曾婚配啊?”

褚之恒初始有些不明所以,低头一看,门口招徕客人的女子轻纱裹身,风情万种,心里顿悟:“褚某常年身在军中,为我皇大业奔走,哪有时间?”

“有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悦笙楼可是晟京久负盛名的青楼,若有哪位姑娘入了褚将军的眼,尽管开口,本王牵线,美人赠英雄!”

褚之恒笑道:“褚某今夜只想一尝秋露白芬芳,多谢王爷美意。”

赵翼也笑,与褚之恒并肩走进悦笙楼。

两人都不是这里的常客,但都衣着华丽,气度非凡,小侍女不敢怠慢,将两人引上二楼雅间后,叫了老鸨亲自来伺候。

老鸨自然见多识广,一眼认出赵翼穿的是夹银线暗绣的蟒袍,登时心内一惊,忙凑到近前陪笑道:“不知两位贵客前来,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赵翼摆摆手,不甚在意,直奔主题:“废话少说,先上一坛秋露白!”

老鸨笑道:“贵客请先细听小的说,小的楼里藏的秋露白只有四五坛了,年份不一,未知贵客想要几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