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
十月初五一早,龙骧军士兵便在梨凉关外叫阵,试图攻城。
梨凉关建在两座小山之间,是音车勒齐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建在城外十里处,只要攻破梨凉关,音车勒齐唾手可得。但也就是这道小小关隘,耗了霍锦城整整两个月,害得霍锦城七月底就到了王都,九月底才班师回朝。
不过霍锦城去年班师时下令毁了梨凉关,眼下的关墙只有部分是从前用糯米和膏泥砌的旧墙,大部分是近段时间才急匆匆补好的,没用膏泥,墙体脆弱得不堪一击。
沈雁栖领五千龙骧军在关外叫阵吸引注意力,朱宣和廖孝安各领三千人马,分左右两军,去往不同的新墙体。梨凉关驻守的日戎士兵不足五千人,绝对没有反抗能力。但他们的目的却不仅是占领此处,而是掩护霍锦城潜入城中。
霍锦城只带了十名亲兵。
日戎人没料到送了停战和谈书,还会被袭击,三路人马更是让他们应对艰难,沈雁栖好几次冲进关门,为了拖延时间又退了出来,引得日戎人无暇顾及是否有人趁乱绕过梨凉关,去了音车勒齐。
十里路并不算长,不过片刻,一行十一人便到了音车勒齐。
站在城门口,抬头仰望那完全由白色卵石与白膏泥砌成的城墙,那座据说是由砗磲打磨而成的城门,还有城门上雕刻的一轮硕月,众人都忍不住感叹,正准备推门进去,却意外地听到后方似有异动。
霍锦城看了看身后,无人跟来,便命人迅速开城门进去。
音车勒齐是座空城。
因为攻下梨凉关太过费时费力,霍锦城一怒之下曾下令空城,将住在城中的所有人都一并迁往达阔台草原的东边,王族则一律押回晟京,由月戎的平民决定是否赎人,没被赎回的都就地卖了。
但不知为何,月戎当地盛传音车勒齐被霍锦城屠城,血将白色的街道与房屋染成红色,尸体堆起来比王宫的鎏金神塔还高,自城破之日起,夜夜皆有鬼哭声,离得很远都可以听见。
也正因如此,日戎士兵虽然踏着月戎的国土跟南衍打仗,却只守在梨凉关,根本不敢进音车勒齐。
入冬以来达阔台草原雪就没停过,城中无人清扫,积雪深至小腿中部,万幸众人都穿了鹿皮长靴,十名亲兵交替着开路,后面的人踩着前人的脚印走,雪地上只留下一行极深的脚印。
他们的目的地是王宫后面的栈道。
音车勒齐坐西北朝东南,王宫就在最北端。据说有条栈道一直延伸到山上的一处温泉行宫,温泉行宫往上五百余丈,是库尔车山最低的山口,翻过这座山口就是日戎的库里坦草原。
霍锦城等人在雪地里跋涉着,没有人说话,只有脚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声音,以及剧烈劳动带来的粗喘。他们每人都带了五天的干粮,但霍锦城没有亲自走过那条山道,并不确定会耗费多少时间,只好让众人尽量节约干粮。他们中途没有停下来,等到了王宫的栈道入口,才席地而坐,就着牛皮水壶中的烈酒咽下干冷的馒头。
等一行十一人全部吃完,已经入夜了。
月戎王宫不同于南衍的建筑,它有挑高五丈的天井和幽深的长廊,通体呈白色,绘着各种各样的神明,白天看来格外神圣庄严,夜晚被积雪莹莹的光一照,十分诡异,仿佛下一瞬间形状怪异的神明们便会破墙而出,严惩闯入者。
一名亲兵有些尿急,但打量了四周,发现除北面是栈道外,其余三面都是幽深的长廊,尽头一片黑暗,便挑了来时那条长廊说要去方便一下。
霍锦城准他去了,坐着等了片刻,陡然间听到一声尖叫。
“啊!”
众人警觉地
将手伸向各自腰间,迅速摆好阵型,将霍锦城护在中心。
长廊尽头传来略显沉重的脚步声,听起来不像刚刚去方便的那名亲兵,众人心里一沉,猜测对面来者不善。
但脚步声突然停住,紧接着传来几声时缓时急的敲击声。
众人听出暗号,放下心来,一名亲兵敲着地面回应了暗号。
对面的脚步声立刻急促起来,不过片刻,脚步声便停在跟前,对方摸出火折子凑到面前,低声道:“属下失职,刚刚才发现这里还有人。”
他蹲**子,发出“咚”的一声,众人这才注意到他背上还有个人。
霍锦城摸出火折子,点燃,凑到地上,揭开对方的斗篷兜帽。
暖色火光照亮了对方的脸,是熟悉的眉眼,只是比记忆中更消瘦。
檀灯。
霍锦城手一颤,心里涌起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他将火折子递给旁边的人,坐在地上将檀灯揽进怀中仔细查看,确认他并未受伤,只是瘦了一些,这才转向那名亲兵:“你在哪发现他的?”
那亲兵见霍锦城似乎很在乎地上这人,心下一惊,磕磕巴巴地道:“属下......属下本来要去小解,裤子还没脱,就看见......看见拐角处过来一道白影,属下害怕是......是日戎人,就趁他不备将他......打晕了。”
霍锦城颔首,一边伸手去掐檀灯的人中,一边淡淡地道:“嗯,不是日戎人,是我夫人。”
众人一惊,那打晕檀灯的亲兵更是立刻跪下道:“属下该死!”
“无事,不知者不罪。”
霍锦城话音刚落,檀灯便悠悠醒转。
“走错了,郎君......”檀灯的眼睛里跳动着火折子的光,声音低哑:“郎君要去日戎......走错了。”
霍锦城不答话,默默地望着他。
没找到檀灯时,霍锦城有一肚子话想问,有一大堆事想做,但眼下人就在他怀中,他却又什么都问不出,只想抱着他,抱久一些,再久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