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今天太傅上位了吗(重生) >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七章(1/2)

目录

无尽的大雪从空中落下, 隔绝了司马瑾与陆清绝的视线。

没有人知道这里死了多少人, 也没有人在乎这里死了多少人。

整个战场上仿佛只剩下了他们两个。

刀尖与枪尖对撞, 火星四溅。

而每一次的交手, 都让司马瑾想起在冀州求学的当年。

彼时的他们,仍是少年——

“这匹马爷要了,多少金?”年少的陆清绝恣意飞扬, 眼角眉梢都是高傲。

“我出五千金。”

“是哪个不长眼的,这匹马是我先看上的!”陆清绝看见他,眼前一亮, “我当是谁, 原来是清河王,那这样, 我们打一场,若是你赢了这马我就让你,若是你输了……”

“若是我输了,那当如何?”

“这马,自然就归我了!”

枪尖斜着劈了过来,司马瑾偏过头, 但枪锋还是在他的脸上擦出一道血痕。

一片雪花落下,记忆里, 又到了隆冬时节。

他披着厚实的大氅, 大氅下不着寸缕, 牢牢绑上了好几层纱布。

屋檐上传来一道清脆的咔擦声。

“师兄, 这次我可救了你一命, 到时候你可想好了如何报答我?”陆清绝坐在覆着一层雪的屋檐上,嘴里咬着一个黑不溜秋的果子。

他伸手,接住了一枚雪花:“日后,我若为君,定封你为骠骑大将军,驰骋黄沙万里。”

“再……赐你一群的大宛马。”

“如何?”

“当——”枪尖与刀锋再一次相撞,锋刃后,那人的语调依旧,只是嗓音不复了少年飞扬。

“师兄,都这个时候了,你可别走神啊!”

“你当真……”司马瑾挥刀横斩,还是没有忍住,问道,“不能回头?”

“呵呵……”

陆清绝挡住了这一刀,往后退了两步卸力。

“回头?”

“师兄,回不去了!”

陆清绝将枪花一挽,嗓音沙哑得可怕:“如今,挡着我复仇的人,都得死!”

司马瑾手中的刀缓缓垂落。

他看着陆清绝,寒声质问:

“若挡在你面前的人,是我呢?!”

陆清绝端起枪,整个人像是被拉满弦的弓,而那把枪就是弓弦上蓄势待发的箭矢。

他的目光落在了司马瑾身后,极其遥远的地方——

“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司马瑾握紧了手中的刀。

眼前人与昔日里的白衣少年渐渐重合又分开,变作了两个人。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了刀柄,沉重的大刀被举过头。

与此同时,陆清绝发动了最暴烈的一枪。

四年前,陆清曜手握摧龙枪,也使出过这样的招式——

极爆极烈的,摧龙之枪。

昔年他们也曾在演武场比试,这是陆清绝第一次对他用出这样的招式。

这只代表了一件事——这一回,陆清绝的枪,是真的想要他的命。

乌金色的枪化为一条咆哮的毒龙,朝司马瑾扑来。

同时,开天辟地的一刀也落了下来。

刀锋迎上枪尖,迸发出了此生最为嘹亮的锋镝之声。

朔风转了一圈,将记忆里那个少年说的那句话送到了司马瑾的耳边——

“我要个马群作甚?师兄你为皇子,我为世家子,来日定免不了战场相见,若是真到了那一日,你可要放我一马才是。”

电光火石间,温热的血溅上了他的脸。

陆清绝手中的枪穿过了司马瑾的胸膛,同时,一道巨大的刀伤从他的肩头划到腰腹。

血涌了出来,染红了司马瑾的视线。

刀被抛在了一边,司马瑾甚至顾不上自己心口的伤,下意识地走上前了两步,接住了那具缓缓滑落的身体。

同时,自己也支撑不住,缓缓跪在了地上。

“师……兄……”陆清绝没说一句话,嘴里涌出了大量的鲜血,止都止不住。

他们保持着这个动作,血落了一地。

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

“抱歉……”司马瑾刚想开口说话,血就从嘴里涌了出来。

大滴大滴的血落在了陆清绝的脸上,很快汇集成了水泽。

我终究还是……没能放你一马……

陆清绝听出了他话里的未尽之意,朝他露出了一个笑。

年少轻狂,一如往昔。

“无妨……”陆清绝吃力地摇了摇头,颤抖地伸出了手,司马瑾也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我还记得……你说过……若……”

陆清绝的话还未说完,便缓缓阖上了眼睛。

紧握的手也失去了力气。

司马瑾使出最后的力气,缓缓将他放下,自己也没能站起来,挣扎着躺在了他的身边。

他的眼睛缓缓闭上。

雪下得更大了。

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恍惚间,耳畔有两个少年的声音缓缓响起,一个冷肃沉静,一个飞扬轻狂——

“若有一日,能与先烈们一同葬身沙场,便是我司马瑾的荣耀。”

“师兄,到时候,我陪你一道!”

-

北楚,平城。

点着炭的火炉驱散了些许寒冷,高座上,北楚皇帝拓跋康泰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了。

按照他们鲜卑氏的惯例,他已经是个可以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男人了,可如今,他明面上是北楚的皇帝,可所有的权利都被后宫中的谢太后把持……

他不过是个傀儡!

这个认知让拓跋康泰很不满,但年幼的他并无反抗的力量。

但他一直在暗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反攻的那一天。

近些日子,谢长乐终于将自己的心腹给了出去,不顾贵族们的反对执意攻打荆州。

如今的平城中,只有隶属于谢太后一派的汉人们,其中大多数都是文人。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趁着谢长乐的势力对他的监视松懈之际,拓跋康泰在她安排监视他的人中安插了内线,同时,秘密招来皇后的父亲,原鲜卑氏大部落的首领——独孤天成以及其他对谢长乐有所不满的贵族们,前来商议。

“昔日我父皇定下杀母留子一计,便是为了在他百年之后,不让朕联合生母取了那谢氏的性命!”密室中,拓跋康泰慷慨激昂,将一个饱受太后欺辱的小可怜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

“殊不知父皇早逝,朕仍年幼,谢氏趁机而入,把控北楚朝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