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后宫B超机 > 入宫

入宫(1/2)

目录

车队在紫微城的边门外停住了。作为从六品宝林,知意是不够资格坐车进紫微城的,坐轿子也不行,只能下车后自己走进去。

知意下了车,扶着弦歌的手打量着晨光熹微中的紫微城,这个她日后可能要呆一辈子的地方,心中感慨:也不知下次再出来,是什么时候。

紫微城的名字来源于天上的紫微垣,象征天帝居住的地方,此名据说是前朝女皇则天大帝所取。紫微城的正门叫应天门,是皇城的正南门,因这是大魏朝的国门,也被民间称为大魏门。应天门轻易不开,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的车辇或梓宫进出宫时,才会打开。除此之外,每年殿试后,状元、榜眼、探花也会被赏赐走御道、过国门出宫,以表现皇家对天下读书人的敬重。

今日不过是几个偏妃入宫,应天门自然是不会开的。

挨着应天门的昭德门、贞度门也紧闭着,这两扇门是王公大臣们上朝、退朝时走的,知意也不够资格从那里进宫。知意能走的,是更边上的熙和门、景运门。因知意被赐住的平乐宫在紫微城西侧,因此应走熙和门。

知意缓步走到熙和门,教引姑姑与门口守着的几个内监打过招呼,随后对知意道:“申宝林请进去吧,我们也该回尚仪局了。”

知意谢过两位教引姑姑这几日的悉心教导,又道:“姑姑们的教诲,知意定会铭记于心,不会给两位姑姑丢人的。”

戚姑姑笑道:“申宝林是我教过的最聪慧的小主,日后还要仰赖小主提携。”

洪姑姑亦道:“小主福泽深厚,日后必能青云直上。”

于是几人便就此告别了。知意带着弦歌、雅音进了门,一路往北走去,至于马车里的箱笼,随后会由直殿监派人送到她的宫室。

* * *

平乐宫紧挨着上林苑,看上去并不算富丽,起码比知意刚刚望见的重华宫和麟趾宫差了许多,但进门之后,却会发现这是一座极有生活气息的小宫苑:院子里的槐树上挂着个小秋千,石桌上摆着下了一半的弹棋,角落里搁着几把金制投壶,正殿门口还丢着个布娃娃。任谁看上一眼,都会知道,这里住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

知意回忆起教引姑姑的话:平乐宫的主位,也就是自己日后的顶头上司,乃是顺婕妤冯颐莹,这位是皇上身边的老人了,一路从太子孺人过来的。顺婕妤在东宫时并不得宠,皇上继位之后也只被封了个正五品嫔,连赐号都没轮上。谁知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是宫里第一个怀上龙胎的,运气还那么好,生的不是皇子,因此保住了性命。

大公主是皇上第一个孩子,很受重视,刚满月便被赐了封号:闻喜公主。作为大公主生母,冯嫔也母凭女贵,生女后晋承徽,公主周岁时进婕妤,赐号顺。知意估计,这位顺婕妤再熬上几年,靠着每年公主做生日,都能熬到九嫔。

论理,知意进了平乐宫后,首先便该去向顺婕妤请安。可事有凑巧,顺婕妤此刻不在平乐宫里,非但她不在,连闻喜公主与掌事大宫女也不在。于是知意只能先对着悦心堂屈膝行了个礼,然后直接去了自己要住的行云轩。

行云轩果然里已有人等着。不过人数上,比知意想象中多了两个。

知意是从六品宝林,按宫规可以有四个宫女、两个内监伺候,其中陪嫁丫鬟弦歌、雅音已经占了两个名额,那么内廷司应该会安排两个宫女、两个内监在行云轩候着。可此时屋内的内监数,竟是翻了一番,有四个。

见知意进门,屋内六个人纷纷跪下请安,口中齐道:“宝林吉祥。”

知意扶着弦歌的手在黄梨木雕梅花扶手椅上坐下,端起桌上已经摆好的茶,也不喊起,只问道:“我数着似乎多了两个人,可是哪位娘娘派来的?”

内监中唯一穿着丝绸的应道:“小主!这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盼来了!奴才吴安,这三个都是我的徒弟,小福子、小禄子、小喜子。我们四人原是结音阁伺候小主的姐姐,温慈夫人的。主子薨了后,我们本应由内廷司再行分配,可姝夫人特意求了陛下恩典,怕初来宫里住不惯,便把我们四人都派来伺候小主了!”

知意皱眉道:“这……恐怕不合规矩。”

吴安道:“陛下都允了,怎么会不合规矩,小主不用担心。”

以知意资深宫斗爱好者的经验,这入宫当天、第一次合宫觐见、第一次侍寝分别是三个宫斗初期小关卡,这其中又以入宫当天最难,盖因这一关各方试探最多,而自己手中信息量却最少。譬如此刻,她就判断不出,姝夫人郭灵然是想拉拢自己,还是想害自己,还是单纯展示一下宠妃可以蔑视宫规的特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