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与设定相关《南贺川》】(1/2)
【人物】
千手义光(Yoshimitsu):二十一岁。以罕见的年轻(十七岁)出任千手策士、第十二代“森之狐”。是族长家次子扉间的老师,主要教战史和情报分析。第一次提及名字在第六章,根据第八章宇智波军议会上的讨论可知,是个擅长计谋不擅长战斗的人,目前在京都作为千手的代表参与谈判。
信夫(Shinoubu):千手一族的主将,佛间的心腹。初次提及在在第六章,目前暂未登场。本章被扉间提及的益雄(Ekio)是他的儿子。
.
【原创忍术小注】
『水色隐之术』:辅助,在有水的环境下让自己的外形、气息与水同化,让感知力弱于自己敌人无法察觉。视觉与感知的双重迷惑,远距离可以达到完美隐身的效果,而近距离容易被识破。使用者千手扉间。
.
【考据与设定相关】
除了寝衣,泉奈从单件可以外穿的襦袢到既是礼服又是战服的宇智波族服,甚至是本章可以当做寝衣穿的甚平,背后都有团扇纹,所以才会来找斑的衣服穿。
虽然文中不明显,但本章泉奈所穿的寝衣(寝巻き),和第六章的单件寝衣、第四章提及斑直接把襦袢当睡衣不同,并不是跟襦袢、浴衣一样的单一件,而是可作日常装的甚平(じんべい),也就是上一件及臀的短衣,下一件过膝的短裤,不需要腰带,在左内侧与右侧外侧有系带。甚平除了作睡衣,一般是也夏季清凉时穿着的居家服饰,所以本章也不能算作是穿着睡裤溜出门。一般情况下,甚平的下装是过膝的,但小孩的装束会稍短一点,所以文中以四幅袴作比,指它是跟四幅袴一样不到膝盖的短裤。于是泉奈才会在穿了斑的衣服后能把裤子遮住,不仅是衣服不合身,也跟他裤子短有关。
作者:正太怎么能不穿一次小短裤呢!对吧!为了正义!【握拳高呼】
.
提起日式庭院,经常会联想到石灯笼、石子儿路等等,而其中常见的一个元素就是竹器与石头水钵。这是禅意与茶文化向庭院的一种延伸,经常会出现在茶室的门口,供来客净手,也在庭院中制造出流水的响动。
文中提及的筧是引水的竹管,手水钵是下面盛水的石头器皿。
竹添水指的是惊鹿器,ししおどし(Shishiodoshi,汉字写作鹿威し、獅子脅し),别名そうず(Souzu,僧都、添水),因其声响会惊动林中小动物而得名。就是那种像跷跷板一样倾斜摆放的竹筒,底部稍重。在筧下面接满了水,前端变重,就会因为不平衡而翻倒将其中的水倾倒出来,水空后又倒回去,底部砸在石头上,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动,赋予庭院一声禅意。
还有一种装置叫水琴窟,则是埋在地下的。当石头水钵里的水溢出来后,流到碎石掩埋的水琴窟中,一滴滴落在水面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动,令人心静。
所以,即便是杀人无数的忍者,也会有坐在庭院里静心听禅的时候。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无法选择的事情,但做到尽心尽力,终究是无愧于心。
作者:来!干了咱这碗莫名其妙的鸡汤!
推荐一下网站“おと風景”(otofukei点com,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墙),各种自然之声,里面就有ししおどし跟水琴窟的声音,慢慢听着当码字写作业助睡眠bgm挺好的。
.
木屐,日语为“下駄(げた,geta)”,木底、有齿。
而草屐,即草履,日语为“草履(ぞうり,zouri)”,类似木屐但是足下没有齿,不一定是由草编织的。(小声)就人字拖呗。
草屐后面有系带的,叫草鞋(わらじ,waraji)。
原著623话,斑和柱间是真的穿着人字拖、啊不、草屐切磋呢......有查克拉真是为所欲为,鞋都不会掉呢。而战国时代忍者普遍穿的凉鞋样式的忍者鞋,也就应该是草鞋。
.
筌,汉语音“全”,日语音“うけ(Uke)”,捕鱼用的竹器。用竹枝或竹条扎成,里面放置饵食,因筌口形状如漏斗,鱼一旦游进去就难以再出来。鱼筌又称鱼笱,成语有“得鱼忘筌”,但日常汉语已少用“筌”字。柳条鱼笼一般指的就是这种东西,小学手工课也许会教到用塑料瓶制作同样原理的塑料鱼笼。
汉语中鱼笼多指用饵食诱捕鱼虾的笼子,而日语中魚籠(びく)通常指的是盛放捕上来的鱼的竹编器皿,也就是汉语的鱼篓。文中写作鱼篓。
鱼梁,又作渔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日语写作“簗”、“梁”,音やな(Yana),用此法捕鱼称作为“梁漁(やなりょう)”。在滩涂处架起以木或竹子制成的桥型鱼梁朝流水方向,以卵石或土袋筑梁袖引鱼入梁。待鱼被流水冲上鱼梁时,便能捕获。就像是将竹筛子、竹簸箕斜放进溪流中,靠水流将小鱼网起一样。
.
竹皮,即笋壳,可用来包裹食物。与晒干的荷叶、粽叶一样,是十分环保的包装。
茶碗蒸,日语“茶碗蒸し(ちゃわんむし)”一种日式蒸蛋。
日式炸鸡,日语“から揚げ”、“ 唐揚げ”,不一定是炸鸡,可以唐扬各种食材。
白身鱼,肉质为白色或浅色的鱼,对应红身鱼,不是特指某种鱼。
木鱼花昆布什么的不解释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大晚上考据食材是要作者命......OTZ(顺便喜子这章用到的昆布是上上章作话小剧场提到弥助送过来的XD)
.
文中泉奈从斑那里拿的那柄杖刀,也就是藏刀(日语:仕込み刀)的一种。是一种将刀身藏在常用器物中的武器,一般有手杖、扇子、烟管等等。藏刀因为要藏在物件里,所以一般是直刃,不如普通有刀反的刀方便出刀,也没有其利于切割。是在刀术中少用的武器,一般也是用于出其不意的暗杀或是防身。
荧幕上较为出名的杖刀使用者是盲眼的侠客座头市,同时他也是一位出名的逆手居合刀客。(笑)
原著漫画621、622话中,柱间初遇斑在河边打水漂时,背后的鹅卵石堆上插着一柄伞,伞上搭着一件衣服。本文中,伞藏刀是在“南贺地区当天为晴天”基础上的私设。原著这一幕,对应本文的时间点是第四章上午斑偷溜出去到下午回来这段时间,而当天没有下雨,斑带着伞藏刀只是为了防身。
.
那个苦无缠布平放于地面是“无敌意”的意思,是私设。
《刀》里那个扣门暗号一样,都是私设来着,原著没有的。
因为太过微小了,之前忘了说来着。总之,作者的脑子坑多洞多又喜欢扣扣巴巴磨细节,文中如果出现了很多奇怪的设定,可以留言问咱来着,很可能就是什么私设伏笔之类的......_(:з」∠)_
.
吐槽一下。
原著千手兄弟这什么常服!土就算了,还没有地方放忍具!柱间还好,换了几套衣服,半缠、羽织、襦袢都好歹有地方放东西揣个石头什么的,扉间那个乘马袴随便用腰带一系,上面就一件背心,忍具袋都不带的吗?拿什么放苦无?藏在裤腿里吗?揣在裤裆里也会因为裤管太大掉出来吧!岸本先生!您这样让同人作者很难受啊!
.
原著扉间对柱间有一句台词是“父亲命令我来盯住你。”也就是说,跟踪柱间可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父亲佛间比他先注意到柱间早出晚归的不寻常。
本作采用的设定是,一周目扉间是逐渐注意到大哥频繁往外面跑的举动的,但是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暗中有所调查。至于北线战役结束后,柱斑两人私会被发现是因为大人们早就有所注意,还是因为弟弟们告密,后文会写到。
二周目这里是因为暗云、也就是因为泉奈的关系,扉间歪打误撞提前碰上了私会斑的柱间,才引发了后续一系列跟踪事件。
天生感知力:扉间>柱间>斑=泉奈。
侦查手段:扉间柱间=先天感知力,泉奈=分|身=精神力+观察力,斑=精神力(视线敏感)。
.
关于汉字。
日本小学生要求会认一千多个汉字,忍者战国时代只有家族教育没有系统的义务教育,所以学什么、学多少就因人而异。举个例子就是同样一句文绉绉的诗歌,斑和火核可以顺利读出来,新将就会坑坑巴巴还可能读错。
甚至原著建村后有忍校的普及教育,小孩的学习程度也有所不一——小樱在中忍考试笔试部分就能答出明显超纲的答卷,而吊车尾鸣人在四战斑说“乌合之众”这个词的时候没听懂。(还是带土出声解释的。)
斑毕竟族长家长子,接受的教育水准是很高,就算讨厌处理文书,多少也被长辈们盯梢着学得比同龄人多。泉奈则是偷了“记忆”的便利,才六岁,不说基础读写不成问题,已经能悄咪咪地翻阅各类情报书。不过,一周目的泉奈这个时期也才在坑坑巴巴认字、练刀磨破手心等基础课程折磨中,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哥哥在外头勾搭了小伙伴。相比之下二周目泉奈虽然还是个别别扭扭的臭小孩,实际上已经是相当开挂了。
说到汉字,原著南贺决裂两块石头上,斑刻的那个“にげる(快逃)”字体超可爱。相较之下柱间刻那块“罠アリ、去レ(有陷阱、离开)”用了汉字和片假名有棱有角的倒是方便刻,但是笔画多。
之前有小伙伴玩《疾風乱舞》,说游戏活动剧情里宇智波兄弟台词文绉绉的古语感十足,这......算是半个官设?【皱眉】
但就原著来说,感觉是千手这边比较古风,衣服老气不说,名字是用汉字,还保持着父子兄弟的通字。日常称呼也非常古风,例如扉间叫柱间用的是“兄者(あにじゃ)”、叫父亲用的是“父上(ちちうえ)”。而宇智波那边,名字全都是片假名写的,从有族服到发型都散发着一种“一百年后我们也潮爆了”的气息......到底谁更古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