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8(1/2)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起看了屏江路的晨景。
屏江路也是一片街区,也有沿河的步行街。我们到时晨光熹微,路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和昨晚的山唐街形成鲜明对比。河上有环卫工人在打捞水草和垃圾。有几个摄影爱好者扛着机子站在桥头取景。
如周密昨晚所言,平江路确实有很多苏绣的店。
周密看我昨天晚上为了买那把苏绣的扇子讨价还价,特地跟我说屏江路有很多绣品店。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因为我其实对苏绣还没有这么感兴趣,着实是昨天那把扇子太鹤立鸡群,被我一眼看中。但我也不好拂了周密的好意,就应允了一定去看看。
到了屏江路,我一头就扎进苏绣的大坑难以自拔。我第一次发现女性穿旗袍原来真的可以这么有韵味。之前,我觉得穿旗袍有韵味的大概是像《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那样仪态万千,或者是《色、戒》里的汤唯那样憨态天真,又或者是《金陵十三钗》里的倪妮那样风情万种。而我到了这些绣品店里,许多导购都穿着旗袍。尽管她们也许不够漂亮,身材也没有那么好,但是穿上旗袍就有一种江南烟雨的温婉气质。
我自认不是一个性格温婉的人,身材也分不出前后。但看到那件复古立领旗袍时我就下定决心要买。
这是一件底色有些像白族扎染那样深青、上头又带暗红色花纹的旗袍,两种颜色本身就都很耐看且高级,搭配起来又莫名协调。旗袍的出芽宽窄均匀,颜色与整体相呼应,显得十分精巧。立领优雅大气,盘扣也编得精美。裙摆开衩到膝盖上方一些,走起来足够摇曳生姿,又不会显得轻浮。
下决心要买,当然不是我穿,我要送给林杪。看见这件旗袍的瞬间,我就觉得如果是林杪来穿,那么别说男人,就连我这样的女性,怕是也要拜倒在她的裙下。
我问了周密和沈必的意见,周密直夸我眼光好,倒是沈必提出了质疑。
“这个颜色会不会太暗了?显得老气。”
“你明明都和周密……”我瞥了沈必一眼,“怎么审美还这么直男。”
“林杪长得白啊,怕什么。说实话她长得那张脸,就连披个编织蛇皮袋都好看。”
沈必被我的眼刀所震慑,连忙改口。
“好好,我以后一定好好塑造他的审美,”周密在一旁看得好笑,转向沈必,“你啊,也就是仗着一张脸乱穿。”
“是吗??”沈必低头看看自己,疑惑道。
虽然其实沈必的衣品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还挺清爽的,但是跟周密就完全不能比了。周密的搭配总会有特别亮眼的地方,非常有灵性。
我买下来旗袍,又在屏江路随便逛了逛,去了一趟耦园。耦园不大,半个小时就能逛完。
我们又尝了一家网红店的奶酪,觉得味道很是一般。我都这么认为,更别说立志想要成为厨子的沈必了。沈必的嘴刁得很,这样有名气却不尽人意的奶酪让他很是感叹。
“果然网红店和网红店也是不一样的啊。”
“?”
“快吃,然后陪我去干件正事。唔,也是去一家网红店,不过可比这家有个性多了。每天定量销售,售完即止,开店时间也不一定,吃不吃得到全靠运气。”
“好!”沈必都这么说了,想必是家很好吃的店,才有底气这么做。
***
我们三人打了一辆车,在车上,沈必开始给我科普起要去的网红店。
“苏市不是嗜甜嘛,所以就满大街有糖粥店,咱们要去的这一家啊,是传统潘氏糖粥的第三代继承人的。虽说是从中午十二点营业到下午五点,可是他的糖粥如今都依旧保持着用石臼打粉、用煤炉熬粥,豆沙桂花酱也都是自己做的,每天最多两百碗吧,要是去晚了,连人影儿也见不着。”
“而且这老爷子呀,天冷不出摊,天热也不出摊,刮风下雨不出摊,身子不好不出摊,兴致不高也不出摊,吃不吃得到真的全凭运气。”
这听着就厉害,我脑中不由浮现一家老字号该有的模样:一家小铺子,只卖糖粥,所以不大,也没几张桌子,但里头聚满了食客老饕。几位中老年服务员穿梭其中,从狭小的后厨端出一碗碗糖粥。
很快我们就到那边的路口,司机说再往前开路窄车多,容易堵,让我们稍稍往前走一点就是了。
我还没见着店,先看见了长长的队,排出了巷子,一直漫到主路上。再靠近一些一瞧,嚯,这队伍歪歪扭扭怕是排了七八十号人。这些人聊着天,听口音天南海北哪儿都有,甚至还有几位外国友人。我们乖乖站到队末,我沿着队伍张了一望,却没有见到想象中的小店。
“店在哪儿呢?”
“你瞧,看见那边花鸟市场的牌子了么?”
“嗯,不会在花鸟市场里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