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1/2)
两桌素席上都摆放好了八个凉菜,它们分别是,一盘粉丝;一盘黄瓜;一盘鹌鹑蛋;一盘变蛋;一盘油杂花生米;一盘豆腐皮;一盘苦菊;一盘凉粉。他们桌上没有酒水,东家特意给他们上了两瓶橙黄色的橘子汁。庙里的和尚及唐僧师徒两桌没能够坐下,有的和尚因不想等到下一番用餐,就坐在其他席上不分荤素地吃了起来,这主持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由他们去吧。
就餐的场面情趣浓重,轻松畅快。人们在觥筹交错中忘掉忧愁、烦恼,尽情地享受这美味佳肴给人带来口福的快乐。
唐僧慢慢地吃着,早已进礼回来坐下的主持也细嚼慢咽着,八戒可能是饿极了便狼吞虎咽起来。悟空见状劝说道:“师弟,慢些吃,一会还有好的呢。”八戒一听便放慢了速度。沙僧拿起桌上的果汁瓶分别给唐僧、主持的杯里添满了,然后又把自己杯也添满了。
忽然唐僧停下筷子脸一扭问:“主持,婴儿过满月啥时候兴起待客了?以前可不兴这个呀。”
主持想了一会说:“我也不知道呀!”
“过去女人生了小孩,邻居们端块豆腐或买包红糖去瞧瞧月子婆娘表示祝贺和对人家的尊重。孩子满月时,东家炸点油饼挨家挨户给每家送两个算是对人们的回敬。”唐僧继续说。
主持接着补充道:“随后逐渐发展成,人们给生小孩家送毛线或小衣服。小孩满月时还是送油饼只不过多了两个成四个了,有的是送四包方便面或一包鸡蛋糕,那时也不待客吃桌。后来变成了人们进现金礼由10元20元逐年上涨到现在的50、100元,有些有钱人或有身份的人为了讲排场要面子就开始摆桌待客,这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孩过满月就逐渐兴开摆桌待客了。而且桌是越来越丰盛,烟越来越好,酒越来越高档。”
唐僧感慨地说:“这不是在攀比吗?”
主持深有同感:“谁说不是呢!你定230元的桌,我就定260元的桌,他再定330元的桌。你定本地的,我就定百里外城里的桌。你过事吸十元的红旗渠烟;我就吸十五元的洛阳牡丹烟;他就吸二十多元的玉溪烟。你喝一瓶三十元的宋河酒;我就喝四十元的洋河酒;他就喝五十多元的杜康酒。否则你就低人一等,就会没面子让人看不起。不管你过是啥事,只要过得气派、冒梢,在人们面前那就很有脸面高人一等。”说到这里,住持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然后把杯往桌上一放又说:“不仅如此,现在的农村人,你看他在城里面买房了,我也跟着在城里买。你看他买车了,他也跟着买。钱不够,就去借,向银行贷款或者抓高利贷。楼房住不着就让它空着;小车平时烧不起油,不咋开就停在家里。这种不自量力盲目的攀比是为了面子呀!”
唐僧用所见所闻证实着:“怪不得,一路走来,许多家里都停放着小车呢!”接着他话题一转又问:“每生一个孩子都待客吗?”
主持介绍道:“起初,头一胎都待客,第二个就不待了。后来又是有钱的人和有势的人生了二胎为了显摆自己有点钱和地位,也是为了面子、身份和讲排场,小孩满月时就收礼待客了。在这些人的带动下,现在人们生了二、三胎也都兴起待客了,面对不断给他们进礼沉甸甸的无形压力,人们虽然也不情愿,甚至嘟嘟囔囔还多有怨言,但也毫无办法呀!”接着主持又抱怨说:“现在这赴宴的风俗也瞎着呢,有人进了区区50元礼金,一家四、五口都来吃桌。酒菜稍微次一点,他们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说菜的质量不好,味道也不鲜美,酒也不好喝,把东家说的一无是处,让你在乡邻面前抬不起头。于是逼迫着人们待客酒菜越来越高级。”
唐僧望望四周众多进餐的人们问主持:“这家人经济条件不错吧?”
主持惋惜地说:“圣僧,以前这家家境是不错的,现在可困难啦!”
唐僧好奇地问:“咋困难啦?”
主持同情地说:“前两年小峰的爷爷患癌症做了手术,花了□□万。欠的账还没还完,接着他爸又患心肌梗塞放了三个支架,又花了九万多元,又欠了一屁股外债。债主时常来要账,把小峰他爸愁的一晚觉都睡不好。”
唐僧也难为情地问:“这么困难了,小孩满月那就不过了呗?”
主持也无奈起来,他告诉唐僧:“我和小峰他爸平时关系不错,前几天他告诉我,三孙子的满月不想过了,他去给他哥说家庭困难孙子的满月就算了,他哥一听当即说:这样你不怕村里的人笑话吗?再难也要过。他让小峰去给老丈人说不过了。亲家一听坚决反对说:过,而且还要说得过去。小峰当即表态既然你和我伯都主张过满月,那就过好,过派场点。为了过好这场事,小峰去抓了一万元三分息的高利贷,还请了城里的流动餐厅。”
看着众人大吃大喝热闹的场面,唐僧也不好评判该种风俗优劣,于是他就问:“你说这种风气是好还是坏呢?”
主持肯定道:“这当然不好了,要我说待不待客,要量力而行。不过眼下的风俗逼迫人们必须这样做啊。”他接着说:“不说这些啦。吃菜,吃菜。”
开始上热菜了。流动餐厅的年轻女服务员先给每桌端上了一盘油炸鱼,端走了桌上的几个空盘子。依次上的是;蒜薹肉丝;炖老鳖;大虾;排骨;卤猪肉;红烧肉;蜂蜜饭;小青菜;银耳汤;鸡蛋汤。人们边吃、边喝、边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