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献礼佳人(1/2)
朱靖言只是一脸谦和道:“依我看,大战不可避免,总不能干看着倭寇在我中原版图上横行吧。既然五弟说我的想法行不通,那愿闻其详!”
皇帝挑了挑浓眉,支起身子看向老五。
老五见父皇注目,心头一喜,躬身道:“父皇!真不用打,直接把城围起来,困住他们,他们一是害怕,看不懂咱们的意思,二是城里的物资维持不了太久,等他们支撑不住自己坐船就回去了。”
三皇子朱一阳微皱起眉毛来,将头埋了下去。
而朱靖言只是淡淡看着老五:“五弟,你尚且年幼,还是先听四哥的意见吧。”话虽如此,朱靖言却继续任他发话。
老五憧憬地看向父皇:“儿臣也算是汲取老子无为而治的内髓,形势动荡,或许我们静观其变,形势也就稳定下来了。”
皇帝面色沉静,随即含笑道:“你虽年少,但想法不少。”
老五欠身,气定神闲道:“儿臣是思虑过的。朝野上下,谁不想免除刀兵之灾。打起仗来粮饷、物资,是一大笔银子!给倭寇一笔钱打发他们滚,不也同样是银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百姓赋税已属不易,打起仗一定得加赋的。”
皇帝定定看着老五,目光如箭扫过来,众人屏气凝息,无人言语。
朱靖言说:“父皇,儿臣觉得小五之说,欠缺考虑。”
皇帝不怒反笑,拍案道:“小五,正是因为天下民赋有限,岁贡难支,朕才不让你们成年后去封地就蕃。你们可知道朕怎么想的?因为你们到了封地,朝廷每月给你们的开支远比在京中多。朕想着你们是皇子,不是别人,晚一点放你们出去也无妨,正是为了给百姓减压。”
朱一阳乌瞳一转,蹙眉打量着身边的老五,暗暗摇头。
皇帝笑了笑,欣然道:“小五为朕著想,也在为社稷百姓想办法,朕该奖励你!”皇帝扭头看向另一位许久未曾发言的大臣。此人捋着一把白须,看起来德高望重,眼神犀利令人生了几分不敢怠慢的敬重。他便是位极人臣的内阁首辅韩大人。
“韩卿家。朕决定赐封小五藩王的位份,即刻让小五去封地就任,卿来拟旨吧。”皇帝大手一挥。
五皇子张大了嘴,“扑通”跪地已吓得怔愣:“不可啊,儿臣还想留在父皇身边多孝顺您几年!”
“伺候朕的人多得是,不必你孝顺了。”皇帝往椅子上一靠,给了内阁首辅一个眼色。
“是。”韩首辅答应道。
“等一下,父皇三思!”三皇子朱一阳环视一圈,迟疑着跪了下来,“藩王不得进京,不准擅自离开封地,若真让五弟就蕃,这辈子恐怕没机会见面了。我们兄弟一起长大……”
皇帝拍案怒喝:“生在天家,普通皇子注定要去往各地拱卫京师。好在藩王不必忧心政务,小五你再也不用为这些复杂的国事所困了。去吧。”
老五吓得惊呼一声:“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吧!刚才说的策略不是儿臣本意,只因……”
二哥朱俊瀚作为庶长子,嘴巴早已经止不住颤抖,见父皇话说得绝,赶紧重重替他跪下来,刚欲膝行上前,却被身后朱靖言用膝盖死死碾住了衣角。
皇帝冷冷一笑,慢悠悠道:“回去收拾,旨意马上就下,谁都别再烦朕!再提此事者,就是联合藩王抗旨叛乱之罪。”
武英殿的赶珠龙纹铜炉吐着龙涎香雾,凝固在冰冷的空气里。平日觉得香气醇厚,此刻却闷得人喘不上一口清新空气。
三哥朱一阳双拳紧握,几乎攥破了手心,膝盖关节硬生生杵在地上,硌得他生疼。朱靖言眼睁睁看着,不发一言。
老五吓得不敢动弹,硬是被几个锦衣卫拉着才站起来。
皇帝对着空落落的殿宇,食指颤颤地指了指剩下的兄弟三人,额角青筋伴着呼呼的怒气一鼓一张道:“三个皇子,明日来乾清宫,朕还有事要问!”
三人面面相觑,惟有朱靖言脸上多了一分云淡风轻。
“是,父皇。”
皇帝深吸一口气,勉强压抑住满脸的震怒,复而缓声道:“武平世,卿乃兵部侍郎,今天朕就让你担任兵部的尚书。日后有问题,朕会随时找你解决。”
武平世登时愣住了,尚书是六卿之一,兵部的尚书则调配天下兵马。他赶紧跪地高呼道:“陛下万岁!”
“嗯,今天罢了,都走罢。”皇帝闭起眼睛,细细沉思起来,良久沉默。
翌日,春花细柳掩映之间,悦来酒楼的天台上,一男一女凭栏而立,微风载着酒香四处飘荡。
男子衣冠楚楚,自是气质超脱,哄着那妙龄女子道,“倩水,我的武倩水,你爹刚升了兵部尚书,看来我父皇越来越看中你们武家的中立不结党了。”
女子昂起头冷冷道:“我爹接下来就是往内阁发展,如果你有意娶我,可要把握好时机。不然被人抢先提了亲,我可不等你。”
“我朱一阳对你可是实打实的真心,只是怕父皇嘛,”随即他拿出一个精致锦囊,内有一颗光滑无纹的东海珍珠,在阳光下有层层迷人的淡粉色光晕袭来,“我对你是珍而重之啊。”
“真是破天荒,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武倩水白了他一眼,笑眯眯摩挲一把宝珠,揣进了袖子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