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2)
之后的莫川过上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家,医院,学校,来回跑。等出租车的发票堆成了厚厚的一叠,学生们被逼着穿上长袖校服的时候,这个城市终于迈入了秋天。
六点下了课,学生刚背上书包准备走,班主任恰好推门走进来,又收了一耳朵的鬼哭狼嚎。
“安静点,就几分钟,”她手上什么也没拿,底下的学生终于安了点心,“信息员把电脑打开。”
本来管电脑的人是戚铭,他请了那么久的假,久到老师都忘了要指定一个临时信息员了——她有些头疼地扫了一眼,下面,指了个人:“莫川你来。”
莫川走上去,把电脑开开,听着她的要求打开了一个网址,那是一个新闻网站,他点开最上面的一条,新闻主持人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昨日,X市十一中学失踪女孩已经找到……”
虽然入了秋,但天还没有完全冷下来,老旧的风扇依旧顽强地“嘎啦嘎啦”地转着,但没有人有心情去管这烦人的噪音,都专心致志地看着大屏幕上触目惊心的文字,血管都凉了半截。
新闻主要内容播了一半,班主任看了一眼大屏幕,便直入主题:“这件事大家都听过说了吧?”
讲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教室里沉默了三秒,就听班主任继续说:“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学校已经在每个大门都多安排了一名保安,大家上下学路上都注意安全,顺路的尽量结伴同行……”
班主任继续像是叮嘱小学生一样嘱咐着学生们,末了补了一句:“大家都大了,有些同学已经十八岁了,但有些东西我还是不得不说,生命是你们自己的,不要仗着年轻力壮就为所欲为,伤的不只是你自己,还有家人朋友——好了,多的我也不说了,希望大家心里有数。班长跟我来一趟。”
“哦对了,”她补充道,“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了,这个礼拜过后就会有晚自习,八点半下课,路远的最好让家长来接一下,家长没空的,找几个顺路的一起走。”
她话音刚落,新闻主持人终于进入了尾声:
“……希望我市同学们上下学能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主持人念完最后一句新闻稿,节目结束音乐一响,大屏幕也应声变灰。
十一中高二女生被人杀害,尸体在离学校不远的小吃街垃圾桶被发现,嫌疑人尚未逮捕。
听完这则消息,莫川想了想谁和自己顺路,于是他回头看了一眼,刚好撞见肖晓楠在底下偷吃完东西抬起头的目光。他还没开口,后者快速地对他说了个“滚”字。他一摇头,想着事情应该不会这么巧,就背上书包去医院了。
可事情偏偏就是那么巧。
晚自习下课太晚,杨君婷不让莫川晚上去医院了,他只好趁着午休的功夫跑去医院,再踩着打铃声回来。那天晚自习是英语老师在管,拖了半个小时堂,下课已经九点了,学校门口都是七七八八的小吃摊,每个摊位面前都排了七八个人。
教导主任从里头急急忙忙地冲出来,和赶鸡似的一挥手:“去去去!垃圾食品不要吃!都有营业执照吗?!”
几个学生找钱都来不及收,一步三米远地跑了。
莫川和顾惊宁慢吞吞地走出来,顾惊宁听着莫川的抱怨,说什么“英语也太难”啦、“数学公式背不下来”啊、“公式配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终于把他所有不擅长的科目抱怨了个遍,他双手背在脑后,一转身,肚子恰到好处地发出“咕”的一声哀鸣:“我饿了。”
顾惊宁很平静,早就已经习惯了:“吃什么?”
莫川:“撸串!”
自从他开始好好学习之后,胃口比之前疯长了一倍,吃完了午饭还要跑到小卖部买两个面包才算饱了,下了课的点心更不用说,路上先喝完一杯奶茶,回家再扒两碗饭。
而他成绩进步空间大,稍微努力了一点年级排名就涨了五十多名,虽然还是倒数,但总没有以前那么难看了。
顾惊宁拿着他的成绩单一本正经地给他分析说:“照你这个势头努力下去,每次月考都进步50名,用不了几个月你就可以上清华了。”
莫川一开始听了这话还沾沾自喜,后面才发现顾惊宁才嘲讽他——当即扔了书本跑过去要掐死他。
莫川买完了串,又多打包了一份,美其名曰“给萧萧带回去的”,但顾惊宁知道,路上肯定被他自己吃完了,能留给妹妹一两串都算不错的了。
买串的地方离家有点远,但是能抄个小道过去——平常他们是不走的,但是今天太晚了,破了个例。
“我说你打什么手电筒啊,男人就应该冒险,胆子那么小……”莫川正絮絮叨叨地念着,突然顾惊宁的脚步一顿,拉住了他的手,往后退了一步。
莫川:“干什么……”
握在他手腕的手紧了紧,顾惊宁说:“走。”
莫川:“什么?!”
顾惊宁没时间和他解释,把他往后一扯就要走,可就在那一刹那,巷子里突然传来了一个女孩儿的哭声——莫川敏锐地一回头,不等顾惊宁阻拦,冲了进去。
那个声音他很熟悉——是他们班长,林如许的。
小巷子里,三个人站着。肖晓楠正搂着林如许的肩膀安慰着,她们旁边站了一个更高的人,巷子太黑了,站得太远,莫川看不清。顾惊宁把他护在身后,慢慢的走了过去。
等走进了,莫川突然说话了:“戚铭?”
顾惊宁把手机抬高了一点,照亮了脸——真的是戚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