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2)
裴隽宁为把悲伤装的真切些,晚间同折花谷的人吃饭时,只是吃了两口便放下了筷子。才过了两个时辰,只觉腹中饥饿,想要出去找家隐蔽的食肆,大肆吃一顿。不愿被旃蒙和摄提格跟着,便悄悄从自己屋中翻窗踏瓦而出。到了街上,便见那青衫女子手中端着盛满饭菜的碗,正弯腰给酒肆墙角下一老一少的两个乞丐。听见动静,转身看向裴隽宁,皱眉道:“裴郎君何故放着大门不走,要翻窗而出?”
裴隽宁将手指比在唇上,叫她不要声张。扫视四下无折花谷其他弟子时,才走上前去。黯然道:“裴某心情不佳,想一个人出来走走,不愿惊动其他人。”
青衫女子觉她虽偶尔言辞轻浮,却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何况能被赵五侠收为弟子,自然人品不会有差。便劝道:“裴少侠节哀,夜里转凉,裴少侠衣衫单薄,莫要受凉。”
裴隽宁道了声谢,正欲再说什么。就听墙角的小乞丐呼吸急促,似乎十分痛苦。方才就觉他无精打采,想来是患了重病。
小乞丐不过**岁,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脸上尽是污垢,隔着几步便闻到了酸臭的味道。青衫女子也不嫌弃,伸手去摸小乞丐的额头,小乞丐耷拉着眼皮,已然意识不清。
青衫女子抱起小乞丐,对老乞婆道:“婆婆,我们带他去找郎中。”老乞婆颤颤巍巍站起来,裴隽宁本想上去搭把手,但她一向爱干净,犹豫了一番还是没有上手,只得跟在后面。
青衫女子心急之下步速极快,老乞婆吃力追赶,怎奈腿脚不便跌倒在地。青衫女子闻声停下回头去看,她一人不能兼顾二人,正要折回去看老乞婆,见几步之外的裴隽宁慢慢悠悠上前扶起老乞婆。
青衫女子长望了裴隽宁一眼,颔首低眉轻轻一笑。裴隽宁见此,俯身在前,将老乞婆背在背上。
二人一人怀中抱一幼童,一人背上负一老妪,在无人的街巷中一前一后行走。裴隽宁在后问道:“不知女侠高姓大名?”前方传来青衫女子轻柔的声音:“在下周夷楣,谢裴郎君今日相助。”
“是裴某该谢周女侠才是。”裴隽宁脆若银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夷楣不明所以,问道:“裴郎君谢我什么?”
“方才周女侠望裴某那一眼,解了裴某多年的疑惑。”裴隽宁语气带着欣喜,仿佛真是豁然开朗。
周夷楣猜想她是要油嘴滑舌恭维自己些什么,却仍忍不住问道:“是什么疑惑?”
裴隽宁笑道:“裴某曾听家中奴仆说,我阿爷年轻之时不满家中管束,立志要仗剑行遍天涯,瞒着我阿翁溜出家门。到了个小渔村遇上了我阿娘,我阿娘无意望了他一眼,他便失了魂似的,将什么天涯江湖统统都抛在了脑后。找人打听了我阿娘的名姓,灰溜溜的跑回家去叫我阿翁派人去提亲。我过去常怀疑此事真假,却又不好去问我阿爷阿娘。方才周女侠那一望,让裴某觉得此事定然是真的。世上会有美人一望,可以让人息了名利之心,消了壮志豪情。”裴隽宁说完这话时,已赶上周夷楣,二人并排而行。
周夷楣听她这番恭维,心中不胜欣喜,面上却仍是淡漠的神色,说道:“裴郎君与夷楣已是第二次相遇,目光相接也不知有过多少回,此时才令裴郎君有此感想。想来夷楣是远不及令堂的了。”
这话从周夷楣口中说出,让裴隽宁既觉意外,又感意料之中,那日赠簪一事上,已觉这女子善于伪装,借着那张楚楚可怜的脸,瞒过了无数人。虽平日处事柔弱顺从,实则性子硬若磐石,浑身带着尖刺。
裴隽宁道:“裴某笨嘴拙舌,说错了话。阿爷和阿娘一眼之缘,有了后来近二十年的夫妻情深。裴某与周女侠这不知多少眼的缘分,要几世朝夕相对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